首頁 > 中華本草 > 茯苓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FúLínɡ

【英文名】PORIA

【別名】茯苓個、茯苓皮、茯苓塊、赤茯苓、白茯苓

【來源】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幹燥菌核。多於7~9月采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幹燥,再“發汗”,反復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幹,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幹,分別稱為“茯苓皮”及“茯苓塊”。

【性狀】

茯苓個: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無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狀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內面白色或淡棕色。質較松軟,略具彈性。

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塊片狀,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將棕紅色或淡紅色部分切成塊狀或片狀。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鑒別】

(1)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規則顆粒狀團塊及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漸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細長,稍彎曲,有分枝,直徑3~8μm,少數至16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熱回流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顯淡紅色,後變為淡褐色。

(3)取茯苓片或粉末少量,加碘化鉀碘試液1滴,顯深紅色。

【炮制】取茯苓個,浸泡,洗凈,潤後稍蒸,及時切取皮和塊或切厚片,曬幹。

【性味】甘、淡,平。

【歸經】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用法用量】9~15g。

【貯藏】置幹燥處,防潮。

【備註】(1)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朮、山藥等配伍。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誌、酸棗仁等配伍。

【摘錄】《中國藥典》

茯苓《*辭典》

【出處】《本經》

【拼音名】FúLínɡ

【別名】茯菟(《本經》),茯靈(《史記》),茯蕶(《廣雅》),伏苓、伏菟(《唐本草》),松腴(《記事珠》),絳晨伏胎(《酉陽雜俎》),雲苓(《滇海虞衡誌》),茯兔(《綱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廣西中藥誌》)。

【來源】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幹燥菌核。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間到馬尾松林中采取。生有茯苓的地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㈠松林中樹樁周圍地面有裂隙,敲之發出空響;㈡松樹附近地面有白色菌絲(呈粉白膜或粉白灰狀);㈢樹樁頭爛後,有黑紅色的橫線裂口;㈣小雨後樹樁周圍幹燥得快,或有不長草的地方。栽培的茯苓一般在接種後第二、三年采收,以立秋後采收的質量最好,過早則影響質量和產量。加工:茯苓出土後洗凈泥土,堆置於屋角不通風處,亦可貯放於瓦缸內,下面先鋪襯松毛或稻草一層,並將茯苓與稻草逐層鋪叠,最上蓋以厚麻袋,使其"發汗",析出水分。然後取出,將水珠擦去,攤放陰涼處,待表面幹燥後再行發汗。如此反復3~4次,至表面皺縮,皮色變為褐色,再置陰涼幹燥處晾至全幹,即為"茯苓個"。切制:於發汗後趁濕切制,亦可取幹燥茯苓以水浸潤後切制。將茯苓菌核內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塊,即為白茯苓;削下來的黑色外皮部即為茯苓皮;茯苓皮層下的赤色部分,即為赤茯苓;帶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為茯神。切制後的各種成品,均需陰幹,不可炕曬,並宜放置陰涼處,不能過於幹燥或通風.以免失去粘性或發生裂隙。

【原形態】常見者為其菌核體。多為不規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徑達20~30厘米,或更大。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狀皺縮,內部白色稍帶粉紅,由無數菌絲組成。子實體傘形,直徑0.5~2毫米,口緣稍有齒;有性世代不易見到,蜂窩狀,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後逐漸轉變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擔子棒狀,擔孢子橢圓形至圓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無色。有特殊臭氣。

【生境分布】

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分布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山西等地。

主產安徽、湖北、河南、雲南。此外貴州、四川、廣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產。以雲南所產品質較佳,安徽、湖北產量較大。

【性狀】茯苓個呈球形,扁圓形或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重量由數兩至十斤以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顯隆起的皺紋,常附有泥土。體重,質堅硬,不易破開;斷面不平坦,呈顆粒狀或粉狀,外層淡棕色或淡紅色,內層全部為白色,少數為淡棕色,細膩,並可見裂隙或棕色松根與白色絨狀塊片嵌鑲在中間。氣味無,嚼之粘牙。以體重堅實、外皮呈褐色而略帶光澤、皺紋深、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塊,色白細膩而有粉滑感。質松脆,易折斷破碎,有時邊緣呈黃棕色。

【化學成份】菌核含β-茯苓聚糖約占幹重93%和三萜類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羥基羊毛甾三烯酸。此外,尚含樹膠、甲殼質、蛋白質、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組氨酸、膽堿、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藥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茯苓煎劑3克或臨床常用量對健康人並無利尿作用,犬靜脈註射煎劑0.048克/公斤亦不使尿量增加,對大白鼠亦無效或很弱,兔口服煎劑(接近臨床人的用量)亦不增加尿量。但有用其醇提取液註射於家兔腹腔,或用水提取物於兔慢性實驗,謂有利尿作用,煎劑對切除腎上腺大鼠單用或與脫氧皮質酮合用能促進鈉排泄,因此茯苓的利尿作用還值得進一步研究。茯苓含鉀97.5毫克%,以30%水煎劑計算,含鈉0.186毫克/毫升、鉀11.2毫克/毫升,故茯苓促進鈉排泄與其中含鈉量無關(因鈉含量太低),而增加鉀排泄則與其所含大量鉀鹽有關。

五苓散在慢性輸尿管瘺犬(靜脈註射)、健康人及兔(口服煎劑),大鼠口服醇提溶液均表現明顯的利尿作用,在犬的實驗中可使鈉、鉀、氯排出增加,但五苓散中主要利尿藥物為桂枝、澤瀉、白術。也有報道,五苓散煎劑給大鼠口服,劑量增至1克/100克亦未能證明有利尿作用。

②抗菌作用

試管內未發現茯苓有抑菌作用。乙醇提取物體外能殺死鉤端螺旋體,水煎劑則無效。

③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紮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並能降低胃酸。

④其他作用

茯苓能降低血糖,酊劑、浸劑能抑制蟾蜍離體心臟,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則能使心收縮加強。對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無鎮吐作用。

【炮制】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後,切片,曬幹。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後晾幹。(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性味】

甘淡,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性溫,味淡。"

【歸經】

入心、脾、肺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大陰,足大陽、少陽經。"

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腎、肺。"

③《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小腸三經。"

④《本草經疏》:"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

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

①《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

②《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③《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④《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⑤《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⑥《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訣》雲,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⑧《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

【註意】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馬藺為之使。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②《藥性論》:"忌米醋。"

③張元素:"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損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損元氣。"

④《本草經疏》:"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得配本草》:"氣虛下陷、水涸口幹俱禁用。"

【附方】

①治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幹,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傷寒論》五苓散)

②治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幹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幹)。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服之。(《儒門事親》)

③治水腫:白水(凈)二錢,茯苓三錢,郁李仁(杵)一錢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醫必要》茯苓湯)

④治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防己茯苓湯)

⑤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茯苓四兩,桂枝,白術各三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金匱要略》苓桂術甘湯)

⑥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⑦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兩,南木香半兩(紙裹炮)。上二味,為細末,煎紫蘇木瓜湯調下二錢匕。(《百一選方》)

⑧治濕瀉:白術一兩,茯苓(去皮)七錢半。上細切,水煎一兩,食前服。(《原病式》獲苓湯)

⑨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術三兩,生姜四兩。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金匱要略》茯苓澤瀉湯)

⑩治丈夫元陽虛憊,精氣不固,余瀝常流,小便白濁,夢寐頻泄,及婦人血海久冷,白帶、白漏、白淫,下部常濕,小便如米泔,或無子息(不育):黃蠟四兩,白茯苓四兩(去皮、作塊,用豬苓一分,同於瓷器內煮二十余沸,出,日幹,不用豬苓)。上以茯苓為末,熔黃蠟為丸,如彈子大。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為度。(《局方》威喜丸)

⑾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白茯苓末二錢。米湯調下,日二服。(《仁齋直指方》)

⑿治心汗,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用心,宜養心血: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證治要訣》)

⒀治下虛消渴,上盛下虛,心火炎爍,腎水枯涸,不能交濟而成渴證:白茯苓一斤,黃連一斤。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溫湯下五十丸。(《德生堂經驗方》)

⒁治頭風虛眩,暖腰膝,主五勞七傷:茯苓粉同曲米釀酒飲。(《綱目》茯苓酒)

⒂治皯:白蜜和茯苓塗上,滿七日。(《補缺肘後方》)

【各家論述】

①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

②《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

③《用藥心法》:"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④《湯液本草》:"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⑤《本草衍義補遺》:"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

⑥《綱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腎邪,至東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澀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陰虛者不宜用,義似相反,何哉?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胺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素問》雲,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觀此,則知淡滲之藥,俱皆上行而後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異。《素問》雲,肺氣盛則便數而欠,虛則欠咳小便遺數,心虛則少氣遺溺,下焦虛則遺溺,胞移熱於膀胱則遺溺,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厥陰病則遺溺閉癃。所謂肺氣盛者,實熱也,其人必氣壯脈強,宜用茯苓甘淡以滲其熱,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虛、心虛、胞熱、厥陰病者,皆虛熱也,其人必上熱下寒,脈虛而弱,法當用升陽之藥,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約,下焦虛者,乃火投於水,水泉不藏,脫陽之癥,其人必肢冷脈遲,法當用溫熱之藥,峻補其下,交濟坎離,二證皆非茯苓輩淡滲之藥所可治,故曰陰虛者不宜用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瀉、白補,李杲復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發前入之秘者;時珍則謂茯苓、茯神,只當雲赤入血分,白入氣分,各從其類,如牡丹、芍藥之義,不當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則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張元素不分赤白之說,於理欠通。"

⑦《本草經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則無毒,入手足少陰,手大陽,足太陰、陽明經,陽中之陰也。胸脅逆氣,邪在手少陰也;憂恚驚邪,皆心氣不足也;恐悸者,腎誌不足也;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亦手少陰受邪也。甘能補中,淡而利竅,補中則心脾實,利竅則邪熱解,心脾實則憂恚驚邪自止,邪熱解則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自除,中焦受濕熱,則口發渴,濕在脾,脾氣弱則好睡,大腹者,脾土虛不能利水,故腹脹大也。淋瀝者,脾受濕邪,則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腫,皆緣脾虛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見斯病,利水實脾,則其證自退矣。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濕,解熱散結之功也。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補心益脾,白優於赤,通利小腸,專除濕熱,赤亦勝白。"

⑧《本草正》:"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祛驚癇,厚腸藏,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久弱極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妙。"

⑨《藥品化義》:"白茯苓,味獨甘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甘淡屬土,用補脾陰,土旺生金,兼益肺氣。主治脾胃不和,泄瀉腹脹,胸脅逆氣,憂思煩滿,胎氣少安,魂魄驚跳,膈間痰氣。蓋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自生,口焦舌於煩渴亦解。又治下部濕熱,淋瀝水腫。便溺黃赤,腰臍不利,停蓄邪水。蓋淡滲則膀胱得養,腎氣既旺,則腰臍間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於上源,補脾於中部,令脾肺之氣從上順下,通調水道,以輸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澀而能利。"

⑩《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則佐參術以滲脾家之濕,入六味,則使澤瀉以行腎邪之余,最為利水除濕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謂也。……且水既去,則小便自開,安有癃閉之慮乎,水去則內濕已消,安有小便多見之謂乎。故水去則胸膈自寬而結痛煩滿不作,水去則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幹悉去。"

⑾《本經疏證》:"夫氣以潤而行,水以氣而運,水停即氣阻,氣阻則水淤。茯苓者,純以氣為用,故其治鹹以水為事,觀於仲景書,其顯然可識者,如隨氣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湯);隨水之淤而化氣(五苓散);氣以水而逆,則冠以導水而下氣隨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水以氣而湧,則首以下氣而導水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諸加減湯);水與氣並壅於上,則從旁泄而慮傷無過(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氣與水偕溢於外,則從內挽而防脫其陽(防己茯苓湯);氣外耗則水內迫,故為君於啟陽之劑(茯苓四逆湯);氣下阻則水中停,故見功於妊娠之屙(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皆起陰以從陽,布陽以化陰,使請者條鬯,濁者自然退聽,或從下行,或從外達,是用茯苓之旨,在補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補矣。"

【摘錄】《*辭典》

茯苓《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別錄》: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幹。

2.陶弘景: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3.《本草圖經》:茯苓,今東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為人斬伐者,其枯折搓卉,枝葉不復上生者,謂之茯苓撥,見之,即於四面丈余地內,

【拼音名】FúLínɡ

【英文名】IndianBuead,Tuckahoe

【別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riacocos(Schw.)Wolf.[PavhymacocosFr.]

采收和儲藏:通常栽後8-10個月茯苓成熟,其成熟標誌為苓場再次出現龜裂紋,扒開觀察菌核表皮顏色呈黃褐色,未出現白色裂縫,即可收獲。選晴天挖出後去泥砂,堆在室內蓋稻草發汗,等水氣幹了,苓皮起皺後削去外皮,幹燥。

【原形態】菌核球形、卵形、橢圓形至不規則形,長10-30cm或者更長,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皺褶的皮殼,深褐色,新鮮時軟幹後變硬;內部白色或淡粉紅色,粉粒狀。子實體生於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質,老後或幹後變為淺褐色。菌管密長2-3mm管壁薄,管口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徑0.5-1.5cm,口緣裂為齒狀。孢子長方形至近圓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松樹根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吉林、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栽培】

1.生物學特性獲苓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m山區的幹燥、向陽山坡上的馬尾松、黃山松、赤松、雲南松、黑松等樹種的根際。孢子22-28℃萌發,菌絲18-35℃生長,於25-30℃生長迅速,子實體18-26℃分化生長並能產生孢子。段木含水量以50%-60%、土壤以含水量20%、pH3-7、坡度10°-35°的山地砂性土較適宜生長。在晝夜溫差大的條件下有利獲等的生長。

2.栽培技術茯苓可用段木、樹蔸及松針栽培,但目前仍以段木栽培為主。選直徑10-45cm的中齡松樹,砍伐後每隔3-7cm相間縱削3cm寬的樹皮,深入木質部.5cm,稱“剝皮留筋”,當松木斷口停止排脂,敲之有聲時鋸料,截成長65-85cm的節段,放通風向陽處,按“井”字形堆垛備用。選背風向陽、微酸偏砂的緩坡地,挖直徑90cm、深50-65cm的窖,窖距上下為33cm,左右17cm,四周挖好排水溝。取木段3-5根,粗細搭配,分層放置於窖中。菌種也稱引子,有菌絲引、肉引、木引三種,現多用菌絲引。用PDA培養基從菌核組織中分離出純菌種,栽培種培養基用松木屑76%、麩皮22%、石膏和蔗糖各1%,含水量65%,裝入廣口瓶,滅菌後接入純菌種,在25-28℃條件下培養半月,翻轉瓶在22-24℃下再培養半月,即為菌絲引。肉引在接種前半月內采挖鮮菌核為引。木引是在接種前兩個月選直徑4-10cm的梢部無節筒木,鋸成長50cm的木段,每5根為一堆,分二層堆疊,將新鮮菌核250g貼在木段上靠皮處,覆土3cm,60d左右菌絲可長滿筒木。早春3-4月份接種,用菌絲引接種,宜選晴天將窖中細木段削尖,插入栽培瓶中,粗木段靠在周圍,覆土厚3cm。肉引接種時用刀剖開苓種,將苓肉面貼在簡料的上端截面或側面,苓皮朝外。木引可鋸成5-6cm長,靠在料筒的上端截面或將引木鋸成二段、三段,夾在料筒中間。

3.田間管理結苓期常在地面出現裂縫,應及時補土填縫。黑翅白蟻常蛀食松木段,防治方法:選苓場時應避開蟻源,挖地時註意清除腐爛樹根,或在苓場周圍設誘殺坑,埋入松木或蔗渣,誘白蟻集中於坑中,即可捕殺之。同時可引進白蟻天敵-蝕蟻菌,蟻群只要有一只染病,全巢無一幸免,滅蟻率達100%。

【性狀】

1.性狀鑒別完整的茯苓呈類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皺紋和縊縮,有時部分剝落。質堅實,破碎面顆粒狀,近邊緣淡紅色,有細小蜂窩樣孔洞,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習稱“獲神塊”。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2.顯微鑒別粉末特征:灰白色。①用斯氏液裝片,可見無色不規則形顆粒團塊、末端鈍圓的分技狀團塊及細長菌絲;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加熱團塊物溶化。②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細長的菌絲,稍彎曲,有分枝,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長短不一,直徑3-8(-16)μm,橫隔偶見。

[商品規格]1.茯苓一等:體堅實、皮細,斷面白色,無雜質、黴變。二等:體軟泡,質粗,斷面白色至黃赤色,間有皮沙、水銹、破塊、破傷。

2.白茯苓為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2.1.白苓片一等:白色或灰白色,厚度每cm7片,長寬不小於3cm,毛邊(不修邊),質細。二等:厚度每厘米5片。

2.2.白苓塊赤黃色,厚4-6mm,長寬4-5cm,邊緣苓塊可不成方形,間有長寬1.5cm以上的碎塊。

2.3.骰方白色,長、寬、厚1cm以內,均勻整齊,質堅實,不無則碎塊不超過10%。

2.4.白碎苓為加工茯苓時白色或灰白色的大小碎塊或碎屑。

3.赤茯苓除去茯苓皮後,再切下周邊或內部淡紅色的部分。

3.1.赤苓塊扁方形,赤黃色,厚4-6mm,長寬4-5cm。邊緣苓塊可不成方形,間有1.5cm以上的碎塊。

3.2.赤碎苓為加工茯苓時的赤黃色大小碎塊或碎屑。

4.茯神塊為茯苓塊中穿有堅實細松根者,長寬4-5cm,厚4-6mm,松根直徑不超過1.5cm,邊緣苓塊可不成方形。

5.茯神木為茯苓中間生長的松木,多為彎曲的松根,似朽木狀,質松體輕,每根直徑不超過2.5cm,周圍帶有2/3的茯苓肉。

6.茯神木為剝下的中間生長的松木,多為不規則片狀,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內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質脆,略具彈性。出口品有排苓、大楝苓、中楝苓、小楝苓,每個重800-600g,外皮棕紅色,內部粉白。又有一、二、三、四、五等平片,桶裝凈重60kg。

【化學成份】菌核含多種成分:①三萜類:茯苓酸(pachymicacid),16α-羥基齒孔酸(tumulosicacid)3β-羥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acidmethylester),16α-羥基齒孔酸甲酯(tumulosicacidmethylester),7,9(11)-去氫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acidmethylester],3β,16α-二羥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acidmethyl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acidCmethylester),3-氫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acid),齒孔酸(eburicoicacid),去氫齒孔酸(dehy-droeburicoicacid),茯苓新酸(poricoicacid)A、B、C、D、DM、AM,β香樹醇乙酸(β-羥基-16α-乙酰氧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16α-acetylos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acid]及7,9(11)去氫茯苓酸[7,9(11)-dehydropachymicacid]。②多糖:茯苓聚糖(pachy-man)、茯苓次聚(Pachymaran)及高度(1,3)、(1,6)、分支的β-D-葡聚糖H11(gluanH11)。其他尚含麥角甾醇(ergo-sterol),辛酸(caprylicaid),十一烷酸(undecanoic),月桂酸(lauricacid),十二碳酸酯(dodeceno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十二碳烯酸酯(dodecenoate),辛酸酸(caprylate)以及無元素。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1.1.將茯苓生藥用70%酒精冷浸,使用時將浸得液的酒精蒸發,加蒸餾水稀釋,至一定濃度,然後選擇健康兔按體重註射給藥,慢性實驗結果表明,用藥後尿量有明顯增加。

1.2.給犬靜脈註射茯苓煎劑(0.048g/kg),結果尿量並未增加,對大白鼠亦無效或功效很弱;以尿排量和氯排泄量為觀察指標,用茯苓煎劑給大白鼠(禁食12小時)灌胃,結果在此實驗條件下,茯苓也不能表現其利尿排氯作用。

1.3.茯苓不具有抗脫氧皮質酮的作用。

2.抗菌作用: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對用試管法的抑菌試驗結果是無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體外能殺死鉤端螺旋體,但水煎液無效。

3.對消化系統的影響: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紮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並能降胃酸。另對CCl4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使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

4.抗腫瘤作用:茯苓中的主要成分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很高。茯苓聚糖本身無抗腫瘤活性,若切斷其所含的β-(1→6)吡喃葡萄糖支鏈,成為單純的β-(1→3)葡萄糖聚糖[稱為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則對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可達96.88%。

茯苓多糖體在動物試驗中呈現了強烈的抗腫瘤作用,把肉瘤180細胞接種在ICR/JCL小鼠皮下,24小時以後腹腔註射各種茯苓多糖體,5mg/kg劑量每日1次,連用10天,5周後處死小鼠,剖取腫瘤稱重,計算抑瘤率。結果表明,茯苓聚糖未能呈現抗腫瘤作用,而茯苓多糖抑瘤率為95%;羧甲基茯苓多糖抑瘤率為73%;羥乙基茯苓多糖-1抑瘤率為9%;羥乙基茯苓多糖-2抑瘤率為61%;羥乙基茯苓多糖-3抑瘤率為99%;羥乙基茯苓多糖-4抑瘤率為100%。新型竣甲基茯苓多糖註射液在ICR/JCL小鼠上試驗,發現100mg/kg劑量連續給藥10天,對腫瘤U一14抑制率92.7%。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與艾氏腹水癌培養液混合均勻後溫育4小時,用臺盼蘭染色觀察艾氏腹水癌細胞的死亡率(>50%時表示有效)。當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濃度為0.25%及0.50%時,死亡率分別為54.7%和61.7%。給接種艾氏腹水癌小鼠連續腹腔註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天)10天,生存期較對照組延長23.49%,腹水量減少71.53%,癌細胞總數減少139.20%。給小鼠腹腔註射茯苓多糖5-200mg/kg.天,連續10天,10mg/kg以上組均對S180有明顯抑制作用。茯苓多糖體腹膜內給藥,明顯抑制小鼠S180和ED移植性皮下腫瘤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延長皮下荷IMC癌瘤和S180小鼠的生長期。給小鼠灌胃羧甲基茯苓多糖(250mg/kg/天)25天,對子宮頸癌U一14肺轉移有明顯抑制作用。在進行茯苓多糖體抗腫瘤的試驗中,發現茯苓多糖體同其它多糖體一樣,對生長遲緩型的移植性腫瘤才能達到強烈的抑制作用,並具有下列幾種特點:4.1.最佳劑量:茯苓多糖體的抑瘤作用與劑量有關,劑量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其抑癌效果,在摸索最佳劑量的試驗中,各學者得到的結果有所差別。如Hamuro等(1971)做羧甲基茯苓多糖抑瘤試驗,采用100mg/kg、50mg/kg、5mg/kg三種不同劑量,結果抑瘤率分別為92.3%、96.1%、53.4%,其中以50mg/kg劑量最佳。趙大明(1982)做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抑瘤試驗,采用500mg/kg、100mg/kg、50mg/kg、25mg/kg劑量進行試驗,結果抑瘤率分別為75.5%、92.7%、78.8%、79.4%,其中以100mg/kg劑量最佳。呂蘇成等(1989)采取灌胃法將茯苓多糖配成250mg/kg/天,500mg/kg/天、1000mg/kg/天三種濃度進行試驗,連續用藥7天、第8天檢測以250mg/kg/天劑量最佳。

4.2.不同給藥途徑:茯苓多糖體系用各種不同的給藥途徑,抑瘤效果也不盡相同。用羧甲基茯苓多糖對肉瘤180的抑瘤試驗,給瑞士小鼠5mg/kg劑量連用10天,腹腔註射抑瘤率為99.1%;肌肉註射抑瘤率為96.5%;靜脈註射抑瘤率為99.6%;皮下註射抑瘤率為86.3%;口服抑瘤率為8.8%。

4.3.不同品系的小鼠:真菌多糖體用不同品系的小鼠或雜種鼠做試驗,其抑瘤效果差別很大。如香菇多糖(Lentinan)用ICR/TCL、ddys、SWM/MS、C57BL/6品系的小鼠做試驗,則出現強烈的抑瘤作用,其抑瘤為85-99%;用C3H/He品系的小鼠做實驗,其抑瘤率則為37-48%,而用BALB/C及DBA/2品系的小鼠做試驗,方法按1978年全國統一的抗腫瘤藥物體內篩選規程(草案)進行,結果對肉瘤180曾出現過大於30%的抑瘤率,也出現過29.6%、18.9%的抑瘤率及無抑瘤現象;對小鼠腫瘤U一14的抑制作用也不明顯。而用同樣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註射液,用500mg/kg、100mg/kg、50mg/kg、25mg/kg劑量進行試驗,結果ICR/JCL小鼠腫瘤U一14均有抑瘤作用,其抑瘤率為75.5-92.7%。

5.茯苓多糖體對免疫功能的影響:5.1.增加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茯苓多糖、羥乙基茯苓多糖-3、羥乙基茯苓多糖-4、腹腔註射可以明顯增強小鼠腹膜滲出細胞(PEC)的細胞毒性作用;茯苓聚糖、羥乙基茯苓多糖-1、羥乙基茯苓多糖-2也有一定的作用。用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進行試驗,結果表明能增強PEC細胞毒性作用,使吞噬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明顯增加。皮下連續註射5天,50mg/kg劑量使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增加35.5%,吞噬指數增加58.O%;皮下連續註射10天,50mg/kg劑量使吞噬率增加66.1%,吞噬指數增加121%。新型甲基茯苓多糖還能拮抗免疫抑制劑醋酸可的松對巨噬細胞功能的抑制。給小鼠連續皮下註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10天(50mg/kg.天),自第8天起可的松對照組及羧甲基茯苓多糖加可的松試驗組均皮下註射醋酸可的松(100mg/kg/天)3天,可的松對照組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為18.86±3.40%和0.41±0.09;試驗組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34.81±1.75%和0.86±0.07。新型羥甲基茯苓多糖能使Lewis肺癌C57純系小鼠及荷肉瘤180瑞士小鼠的巨噬細胞吞噬功能低下恢復正常。C57純系小鼠皮下接種Lewis肺癌細胞24分鐘後,連續皮下註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50mg/kg/天)10天,結果吞噬率和吞噬指數分別為:(1)正常小鼠組:39.60±4.86%和0.99±0.20;(2)帶Lewis肺癌組:24.44±3.38%和0.55±0.10;帶Lewis肺癌加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組:59.26±6.50%和1.30±0.21。瑞士小鼠皮下接種肉瘤180細胞24小時後,皮下連續註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50mg/kg/天)10天,結果吞噬率和吞噬指數分別為:(1)荷瘤組:26.88±4.57%和0.74±0.11;(2)荷瘤加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組:45.92±4.13%和1.57±0.12。另有藥理實驗表明,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明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給小鼠腹腔註射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300mg/kg/天)7天,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率為38±2.46%,吞噬指數為0.67±0.04;對照組的吞噬率為19.4±1.27%,吞噬指數為0.32±0.02。

5.2.羥甲基茯苓多糖能明顯增強小鼠脾抗體分泌細胞數(PFC)以及特異的抗原結合細胞數(SRFC)。羥甲基茯苓多糖對PFC及SPFC的增強作用以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加;能明顯增強小鼠對BSA誘導的遲發型超敏反應性。羥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天經腹腔註射4天後,小鼠BSA誘導的DTH反應明顯增強與對照組相比,P<0.01差別顯著;羥甲基茯苓多糖能明顯增強小鼠脾T細胞生長因子(TCGF)的生長。羥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天經腹腔連續用藥4天後,小鼠脾細胞受ConA刺激生成的TCGF量明顯較對照組高,用藥組小鼠TCGF的生成量較正常小鼠增加3.5倍。

5.3.增加酸性非特異酯酶(ANAE)陽性淋巴細胞數。采取灌胃法將茯苓多糖配成250mg/kg/天、500mg/kg/天、1000mg/kg/天三種濃度進行試驗,連續用藥7天,第8天檢測酸性非特異酯酶(ANAD)陽性淋巴細胞數、溶血空斑(PFC)、巨噬細胞吞噬等,同時進行了胸腺,脾臟和腫瘤重量的測定,結果證明茯苓多糖能增強M吞噬功能(P<0.01),增加ANAE陽性淋巴細胞數(P<0.05)。還能使小鼠脾臟抗體分泌細胞數明顯增多(P<0.01),並具有抗胸腺萎縮及抗脾臟增大和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

5.4.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茯苓多糖體能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即增強細胞免疫反應,並因此而激活機體對腫瘤的免疫監督系統,這與其抗腫瘤活性密切相關。

5.4.1.管內試驗:用51Cr標記靶細胞,將培養5天的淋巴細胞與標記靶細胞以1:1混合,用51Cr釋放數做為靶細胞損傷的指標。

據此來觀察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試驗時加入不同劑量的多糖體,觀察對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的影響。結果表明,茯苓多糖和羥乙基茯苓多糖在管內可使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增強20-28倍,茯苓聚糖和羧甲基茯苓多糖可增強4-7倍。

5.4.2.體內試驗:用CBA小鼠做試驗,開始用P815瘤細胞作為淋巴細胞激活劑,使之致敏,並於不同天數腹腔註射各種茯苓多糖體。第10天將小鼠處死,取出脾細胞和腸系膜淋巴細胞(MLNC)。用51Cr標記的P815瘤細胞作為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的靶細胞,與已配好的脾細胞及MLNC以一定比例混合(l:100),培養3小時,觀察51Cr釋放率。結果證明各種茯苓多糖體在體內均能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此外,100μg/ml的羥甲基茯苓多糖對NK細胞活性有促進作用。

6.對血液系統的影響:6.1.能使環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細胞減少加速回升。

6.2.含水溶性小分子多糖的茯苓水提液能使離體健康人紅細胞2,3一DPG水平上升約25%,並能有效地延緩溫育過程中2,3一DPG的耗竭;靜脈給藥小鼠整體2,3一DPG水平顯著上升。

6.3.茯苓水煎劑皮下註射給藥和灌胃給藥均可使小鼠血漿皮質酮明顯升高。

7.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茯苓煎劑按5-10g/kg腹腔註射,對預先給與咖啡因或未給與咖啡因的小鼠,均有鎮靜作用。茯苓與戊巴比妥鈉的協同作用。茯苓煎劑(10g/kg)未能明顯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用40g/kg的劑量則使麻醉時間較對照組更顯著延長,隨著劑量的加大,鎮靜指數也隨之增加。這種協同作用,可能是由於它們的中樞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礙了戊巴比妥的分解與排泄而致麻醉時間延長。

8.其它作用8.1.乙醇提取物有使兔血糖先升高後下降的作用。

8.2.茯苓的水,乙醇及乙醚提取物對離體蛙心都有增強心臟收縮以及加速心率的作用。

8.3.茯苓體內外均明顯抑制MAO-B活性。

8.4.羧甲基茯苓多糖(100mg/kg/天)腹腔註射、12天,可對抗60Cor射線對小鼠末稍白細胞的抑制作用,使肝勻漿細胞色素P一450含量減少,硫噴妥鈉的中樞抑制作用加強。

【毒性】羧甲基茯苓多糖毒性低,給小鼠皮下註射的半數致死量為3.13g/kg。對犬的急性、亞急性毒性試驗未見到明顯的毒性反應。但大劑量(人常用量的500倍)給藥後的開始2周,小鼠體重有明顯抑制,可使末梢血中白細胞總數增加,GPT亦輕度增加。

【鑒別】理化鑒別(1)粉末少許加碘化鉀試液1滴,顯深紅色,如加α-萘酚及濃硫酸,顯橙紅色至淡紅色。(檢查多糖類)(2)取粉末0.5g加丙酮10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顯淡紅色,後變淡褐色。(檢查麥角甾醇)(3)薄層色譜取粉末2g,加乙醚4ml,冷浸24h,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樣於中性氧化鋁板上,用苯-95%乙醇(9:1)上行展開,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有黃綠色及紫色兩個熒光斑點。

【炮制】茯苓: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後,切片,曬幹。朱茯苓:取茯苓塊以清水噴淋,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撒布均勻,反復翻動,使其外表粘滿朱砂粉末,然後晾幹,(每茯苓塊100斤,用朱砂粉30兩)

【性味】甘;淡;平

【歸經】心;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寧心安神用朱砂拌。

【註意】陰虛而無濕熱、虛寒滑精、氣虛下陷者慎服。

【各家論述】

1.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

2.《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鬧也。

3.《用藥心法》: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4.《湯液本草》: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5.《本草衍義補遺》: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藥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

6.《綱目》: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腎邪,至東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上,澀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陰虛者不宜用,義似相反,何哉?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素問》雲,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觀此,則知淡滲之藥,俱皆上行而後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異。《素問》雲,肺氣盛則便數而欠,虛則欠咳小便遺數,心虛則少氣遺溺,下焦虛則遺溺,胞遺熱於膀胱則遺溺,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厥陰病則遺溺閉癃。所謂肺氣盛者,實熱也,其人必氣壯脈強,宜用茯苓甘淡以滲其熱,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虛、心虛、胞熱、厥陰病者,皆虛熱也,其人必上熱下寒,脈虛而弱,法當用升陽之藥,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約,下焦虛者,乃火投於水,水泉不藏,脫陽之癥,其人必肢冷脈遲,法當用溫熱之藥,峻補其下,交濟坎離,二證皆非茯苓輩淡滲之藥所可治,故曰陰虛者不宜用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瀉、白補,李杲復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發前人之秘者;時珍則謂茯苓、茯神,只當雲赤入血分,白入氣分,各從其類,如牡丹、芍藥之義,不當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王癸分,則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人膀胱矣。張元素不分赤白之說,於理欠通。

7.《本草經疏》:茯苓,其味甘平,性則無毒,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陽中之陰也。胸脅逆氣,邪在手少陰也;憂恚驚邪,皆心氣不足也;恐悸者,腎誌不足也;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亦手少陰受邪也。甘能補中,淡而利竅,補中則心脾實,利竅則邪熱解,心脾實則憂恚驚邪自止,邪熱解則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自除,中焦受濕熱,則口發渴,濕在脾,脾氣弱則好睡,大腹者,脾土虛不能利水,故腹脹大也。淋瀝者,脾受濕邪,則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腫,皆緣脾虛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見斯病,利水實脾,則其證自退矣。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濕,解熱散結之功也。白者入氣分,赤者入血分,補心益脾,白優於赤,通利小腸,專除濕熱,赤亦勝白。

8.《本草正》: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祛驚癇,厚腸藏,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損目,久弱極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妙。

9.《藥品化義》:白茯苓,味獨甘淡,甘則能補,淡則能滲,甘淡屬土,用補脾陰,土旺生金,兼益肺氣。主治脾胃不和,泄瀉腹脹,胸脅逆氣,憂思煩滿,胎氣少安,魂魄驚跳,膈問痰氣。蓋甘補則脾臟受益,中氣既和,則津液白生,口焦舌幹煩渴亦解。又治下部濕熱,淋癧水腫,便溺黃赤,腰臍不利,停蓄邪水。蓋淡滲則膀胱得養,腎氣既旺,則腰臍間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於上源,補脾於中部,令脾肺之氣從上順下,通調水道,以輸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澀而能利。

10.《本草求真》:茯苓入四君,則佐參術以滲脾家之濕,入六味,則使澤瀉以行腎邪之余,最為利水除濕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謂也。且水既去,則小便自開,安有癃閉之慮乎,水去則內濕已消,安有小便多見之謂乎。故水去則胸膈自寬而結痛煩滿不作,水去則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幹悉去。

11.《本經疏證》:夫氣以潤而行,水以氣而運,水停即氣阻,氣阻則水淤。茯苓者,純以氣為用,故其治鹹以水為事,觀於仲景書,其顯然可識者,如隨氣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湯);隨水之淤而化氣(五苓散);氣以水而逆,則冠以導水而下氣隨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水以氣而湧,則首以下氣而導水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諸加減湯);水與氣並壅於上,則從旁泄而慮傷無過(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戎鹽湯、茯苓澤瀉湯);氣與水偕溢於外,則從內挽而防脫其陽(防己茯苓湯);氣外耗則水內迫,故為君於啟陽之劑(茯苓四逆湯);氣下阻則水中停,故見功於妊娠之屙(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皆起陰以從陽,布陽以化陰,使清者條鬯,濁者自然退聽,或從下行,或從外達,是用茯苓之旨,在補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補矣。

12.《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

13.《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14.《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雍。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15.《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16.《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17.《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訣》雲,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18.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19.《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茯苓相關圖片

茯苓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芙蓉葉  下一个:茯苓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