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鸛骨功效和作用

【出處】《別錄》

【拼音名】GuànGǔ

【來源】為鸛科動物白鸛的骨胳。

【原形態】

白鸛(陶弘景),又名:冠雀(《後漢書》),鸛雀、負釜、黑尻、背竈、皂裙(陸璣《詩疏》),鸛(《別錄》),老鸛、撈魚鸛。

體長約120厘米。嘴形粗健,長直而略側扁,角黑色,先端漸形尖細,色亦較淡。虹膜淡粉紅而外圈黑色;眼周及頦囊的裸出部朱紅。全體大多白色;肩羽、翼上覆羽、初級和次級飛羽均呈光輝黑色,大部分外翈呈銀輝色。腳長,暗紅色,脛下部裸出;趾長居中,向前三趾的基部有蹼相連著,後趾位置不較他趾為高,爪短鈍。

【生境分布】活動於開闊沼澤和潮濕草地上,夜宿高樹,常集群生活。繁殖於我國北方地區,至長江流域及長江以南地區越冬。

【性味】

①《別錄》:"味甘,無毒。"

②《藥性論》:"大寒。"

【功能主治】

治癆瘵,胸腹痛,喉痹,蛇咬。

①《別錄》:"主鬼蠱諸疰毒,五屍心腹疾。"

②《藥性論》:"治屍疰、鬼疰腹痛。炙令黃,末,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③《本草拾遺》:"腳骨及嘴主喉痹,蛇虺咬,及小兒閃癖,大腹痞滿,並煮汁服之,亦燒為黑灰飲服。"

【附方】治積聚,胸痛連背,走無常處,或在藏,或腫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鸛骨三寸,雄黃、莽草、丹砂(一作’丹參’)、牡蠣(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蘆、桂心、野葛各二分,斑貓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芫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為度。(《千金方》鸛骨丸)

【摘錄】《*辭典》

鸛骨《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1.陸璣《詩疏》:鸛,鸛雀也,似鴻而大,長頸赤喙,白身黑尾翅,樹上作巢,大如車輪,卵如三升杯。

2.陶弘景:鸛亦有兩種,似鵠而巢樹者為白鸛,黑色,曲頸者為烏鸛,今宜用白者。

【拼音名】GuànGǔ

【英文名】Storkbone

【別名】原動物白鸛、冠雀、鸛雀、負釜、黑尻、背竈、皂裙、鶴、老鸛、撈魚鸛

【來源】

藥材基源:為鸛科動物白鸛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coniaciconia(Linnaeus)

【原形態】白鸛,大型鳥類。全身大都白色,翅上大覆羽黑褐;小翼羽外黑翈黑色,內翈黑褐,在翼緣處綴以白色;初級覆羽黑色,位於內側者的外翈散綴以銀灰色;肩羽較長,呈黑而金屬光澤,為紫銅色。飛羽大多黑色而內著銅綠光澤,初級飛羽基部白色,人側初級飛羽以及大部分飛羽的外翈,除邊緣和先端以外,均呈銀灰色,頸下羽毛形長而呈矛狀。嘴角黑色而先端稍淡;眼周及頦囊裸出部分朱紅色;腳暗朱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性寧靜而機警。常單個或小群溫遊在開闊平原的池塘、沼澤的淺水中覓食或靜等餌物。休息時常一腳站立。有時棲止於大樹幹上。飛時頸和腳呈一直線,飛行強健和緩慢。以魚、蛙、昆蟲及小型鼠類為食。營巢於高大松樹或橡樹上。

資源分布:國內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但數量較少。

【性味】味甘;性寒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癆瘵;腹痛;喉痹;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炙黃或燒灰存性,研末,每次6-10g。

【註意】《本草拾遺》“禿人毛發,沐湯中不少許,發盡脫,亦不更生。”

【附方】鸛骨丸(《千金方》):治積聚,胸痛連背,走無常處,或在藏,或腫在腹,或奄奄然而痛:鸛骨三寸,雄黃、莽草。丹砂(一作‘丹參’)、牡蠣(一作‘牡丹’)各四分,藜蘆、桂心、野葛各二分。斑貓十四枚,巴豆四十枚,蜈蚣一枚,蕪菁十四枚。上十二味,末之,蜜丸,服如小豆大二丸,日三,以知為度。

【各家論述】

1.《別錄》:主心腹疾。

2.《藥性論》:洽腹痛。炙令黃,未,空心暖酒服方寸匕。

3.《本草拾遺》:腳骨及嘴主喉痹,蛇咬,及小兒閃廦。大腹痞滿,並煮汁服之,亦燒為黑灰飲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鸛骨相關圖片

鸛骨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灌木蒲桃  下一个:鸛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