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ǎiWèiShēn
【別名】小棕皮
【來源】百合科肺筋草屬植物百味參AletrislanuginosaBur.etFranch.,以全草入藥。秋季采收,洗凈曬幹。
【性味】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補虛斂汗,止血。用於體虛多汗,神經衰弱,肺結核咯血,盜汗。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百味參《*辭典》
【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BǎiWèiShēn
【別名】小棕皮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味參的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30厘米。根叢生,稍肉質,紡錘形,葉基生;線狀披針形,長10~16厘米,寬4~10毫米,平行脈明顯,上面被毛茸,下面稀疏;莖生葉狹細,線狀。花莖圓柱形,表面被有白色長綿毛;小花多數,肉紅色,排成穗式的總狀花序,花軸波狀扭曲使花成螺旋排列,花梗短,花下線狀苞片1枚;花被6裂。蒴果卵形,熟後3裂,包藏幹殘留的花被內;種子小,多數,呈不規則卵形,種皮成紅棕色。
【生境分布】生於山野路旁。分布雲南、貴州等地。
【性味】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補氣血,止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煆存性研末。
【附方】
①治體虛出虛汗:百味參根水煎服。
②治吐血下血:百味參全草燒灰存性,內服。
【摘錄】《*辭典》
百味參《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BǎiWèiShēn
【英文名】all-grassofKhasAletris
【別名】虎須草、綿毛肺筋草、白花痢疾草、麂子草、盜汗草、鹿吃草、小棕皮、夏生草、母復生、偏竹參、一柱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穗花粉條兒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etrispauciflora(Klotz.)Franch.var.khasiana(Hllk.f)WangetTang[A.lanuginlsaBur.etFranch.;A.khasianaHook.f.]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曬幹。
【原形態】穗花粉條兒菜,多年生草本,高23-35cm。根莖極短,叢生多數纖維狀細根,外皮淡褐色,肉質,中具細木質髓心一縷。葉自基部叢生,外面具纖維狀殘基;葉片線形,堅挺似虎須,長4-20cm,寬1-4mm,先端尖,基部對折,白綠色而具膜質邊緣,上部淡綠,平行脈明顯於下面凸出,自中部以上沿邊緣凸出的平行脈上密被細短毛。穗狀花序或總狀花序自葉叢中抽出;苞片較花短,斜卵形;花小形,花梗長1-2mm;花被片6,白鐸,長倒卵形,長2.5-4mm;雄蕊6,著生於花被基部,與花被對生,較花被稍短;花絲絲狀,基部較寬,花藥橢圓形,熟後3裂,種子多數,細小。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300-4800m的山間的草地或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昧辛;微苦;性溫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補虛斂汗;止血。主體虛多汗;盜汗;神經衰弱;吐血;便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炒炭存性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