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捆仙絲功效和作用

【出處】《陜西中草藥》

【拼音名】KǔnXiānSī

【別名】青龍筋

【來源】為蘿草科植物青龍藤的帶根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纏繞藤本。莖細弱,多分枝,綠色。葉對生;狹披針形,長3~4.5厘米,寬5~10毫米,全緣;葉柄短,長2~3毫米。傘形花序腋生,具少數花朵;花冠鐘形,5裂,淡綠色。蓇葖果紡錘形,長4~5厘米。種子先端有冠毛。

【生境分布】生於林下、崖邊或石隙中。分布陜西、四川。

【性味】淡,溫。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理氣祛風。治跌打損傷,下肢冷痛麻木,風濕手足麻木,牙痛。

【附方】

①治風濕手足麻木,筋骨損傷:捆仙絲一兩。燉豬蹄服。

⑦治牙痛:捆仙絲幹根半寸,研粉,含在痛牙處。

【摘錄】《*辭典》

捆仙絲《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拼音名】KǔnXiānSī

【別名】青龍筋、九龍香、還陽草、藤葉細辛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蘿摩科植物青龍藤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iondiahnryi(Warb.ExSchltr.EtDiels)TsiangetP.T.Li[CynanchumhenryiWarb.ExSchltr.EtDiels]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纏繞藤本。莖柔弱,無毛或幼枝上有微毛。葉對生;葉柄長約3mm,被微毛,頂端具絲狀小腺體;葉片薄紙質;窄披針形,長3-4.5cm,寬5-10mm,無毛,中脈在下面隆起,側脈不明顯。聚傘花序腋生,長1-2cm;花萼5深裂,裂片披針形,外面被短柔毛,內面基部有5個腺體;花冠近鐘狀,花冠裂片5,展開,比花冠筒長,內面被疏微毛;副花冠5裂,著生於合蕊冠基部,裂片三角形;花藥先端有圓形薄膜附屬物;花粉塊長圓形,下垂,花粉決柄彎曲向上升;子房無毛,柱頭盤狀五角形。蓇葖果單生,狹披針形,長5-6cm。種子先端具白絹質的種毛。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1700m的山地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地。

【性味】微辛;性溫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活血止痛。主風寒濕痹;四肢麻木冷痛;牙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

【附方】①治風濕手足麻木,筋骨損傷:捆仙絲一兩。燉豬蹄服。②治牙痛:捆仙絲幹根半寸,研粉,含在痛牙處。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捆仙絲相關圖片

捆仙絲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昆明水金鳳  下一个:栝樓>>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