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土荊芥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TǔJīnɡJiè

【別名】臭草[福建、江西、貴州]、臭藜藿、殺蟲芥、鉤蟲草、鵝腳草、狗咬癀

【來源】為藜科藜屬植物土荊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L.,以全草入藥。播種當年8~9月果實成熟時,割取全草,放通風處陰幹。

【原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直立,多分枝,有棱,無毛或有腺毛,揉之有強烈的氣味。單葉互生,具短柄。夏、秋之間開綠色小花,穗狀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苞片葉狀,花束細小。胞果膜質,扁球形,包藏於花被內。種子細小,紅棕色、光亮。

【性味】辛、苦,微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殺蟲,止癢。用於蛔蟲病,鉤蟲病,蟯蟲病;外用治皮膚濕疹,瘙癢,並殺蛆蟲。

【用法用量】1~3錢,研粉或制成丸劑,或制成土荊芥油;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註意】孕婦忌服。

【備註】(1)土荊芥油有劇烈刺激性。大劑量時引起惡心、嘔吐,吸收後能麻痹腸肌而引起便秘,還能引起耳鳴和時覺障礙。中毒劑量則產生昏迷、呼吸遲緩,偶發驚厥。對肝腎也有毒性。雖可用於蛔蟲病、鉤蟲病和鉤蛔混合感染。但毒性較大,用時必須嚴格掌握劑量。成人常用量為0.8~1.2毫升,不可超過極量(1.5毫升);兒童每歲0.05毫升。服藥時不宜空腹,亦不宜先用瀉藥,因能增加吸收。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土荊芥《*辭典》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TǔJīnɡJiè

【別名】紅澤蘭、天仙草、臭草(《福建民間草藥》),鉤蟲草(《廣西藥植圖誌》),火油根(《南寧市藥物誌》),香藜草、臭蒿(《廣西中藥誌》),殺蟲芥,藜荊芥、臭藜藿(《廣東中藥》,虎骨香、虱子草(《湖南藥物誌》),狗咬癀、鵝腳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藜科植物土荊芥的帶有果穗的全草。8月下旬至9月下旬采收全草,攤放通風處,或捆束懸掛陰幹,避免日曬及雨淋。

【原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約1米。莖有棱,分枝,被腺毛或無毛。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3~16厘米,先端短尖或鈍,下部的葉邊緣有不規則鈍齒殘呈波浪形,上部的葉較小,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全緣,先端鈍;上面綠色,下面有腺點,揉之有一種特異的香氣。花小,綠色,簇生或單生於苞腋內;苞片極小,呈葉狀而長於花束;花束為腋生及頂生,分枝成不分枝的穗狀花序;此等花序再形成碩大具葉的圓錐花序,占全植株的大部;萼片5,有時僅3;雄蕊與萼片同數,花絲分離,花藥內向;子房1室。胞果,長不及1毫米,包藏於萼內,胚環形。花期夏,秋間。

【生境分布】生於村旁、曠地、路旁,亦有栽培。分布福建、廣東、廣西及西南各地。產於廣西、廣東、福建、貴州等地。

【性狀】幹燥帶有果穗的莖枝。莖下部圓柱形,粗壯,光滑;上部方形有縱溝,具毛茸。下部葉大多脫落,僅留有莖梢線狀披針形的苞片;果穗成束,簇生於枝腋及莖梢,觸之即落,淡綠色或黃綠色;剝除宿萼,內有1棕黑色的果實。有強烈的特殊香氣,味辣而微苦。

【炮制】除去雜質及根,切細。

【性味】

辛,溫,有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辛,性溫。"

②《江西中藥》:"辛涼,有小毒。"

③《廣西藥植圖誌》:"味苦辛烈,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

祛風,殺蟲,通經,止痛。治皮膚風濕痹痛,鉤蟲,蛔蟲,痛經,經閉,皮膚濕疹,蛇蟲咬傷。

①《生草藥性備要》:"祛風止痛,宜煎水洗,小兒麻痘脫靨後洗之,勝過蜆水。"

②《嶺南采藥錄》:"能除風熱,殺蟲,健胃,止痛。煎水洗皮膚疥癩。"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可驅腸中寄生蟲。外用治蛇蟲咬傷。"

④《江西中藥》:"適用於鉤蟲病,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月經閉止,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鮮者5~8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註意】《福建民間草藥》:"凡患神經衰弱,心臟病、腎病及孕婦等忌服。"

【附方】

①治鉤蟲、蛔蟲、蟯蟲:土荊芥葉、莖、子陰幹研末,酌加糖和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次用開水送下一錢,早晚各一次。(《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鉤蟲、蛔蟲、絳蟲病:土荊芥全草一至二錢,水煎服。

③治頭虱:土荊芥搗爛加茶油敷。

④治脫肛、子宮脫垂:土荊芥鮮草五錢。水煎,日服二次。(②方以下出《湖南藥物誌》)

⑤治關節風濕痛:土荊芥鮮根五錢。水燉服。

⑥治濕疹:土荊芥鮮全草適量。水煎,洗患處。

⑦治創傷出血:土荊芥幹葉。研束,敷患處。

⑧治毒蛇咬傷:土荊芥鮮葉。搗爛,敷患處。(⑤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鉤蟲病

采用丸劑及土法提取的土荊芥油內服。根據治療後大便蟲卵復查結果,丸劑的治愈率自45~82%不等,土荊芥油為72.6~83.3%。用法:㈠丸劑系取土荊芥的子,葉及莖(亦有只用葉與子,或只用莖的)曬幹研粉,和入少量澱粉或面粉,水泛為丸。一般采用1日療法,早晚飯前各服5錢。亦有采用2日或3日療法的,每日服2~3次,每次2~4錢。㈡土荊芥油系按土法用蒸酒木甑蒸餾而成。每lOO斤土荊芥可提取土荊芥油200~250毫升。用量成人2毫升,60歲以上者酌減;1~3歲小兒0.2~O.5毫升,4~7歲0.6~0.8毫升,8~12歲0.9~1.2毫升,13~16歲1.3~1.6毫升。服土荊芥油的部分病例有較輕微的副作用,如頭昏、頭痛、惡心、嘔吐等。

又謂用土荊芥粉2~6分早晨空腹服,連服2天,治療蛔蟲病亦有效果。

【摘錄】《*辭典》

土荊芥《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TǔJīnɡJiè

【別名】鵝腳草、紅澤蘭、天仙草、臭草、鉤蟲草、鴨腳草、香藜草、臭蒿、殺蟲芥、藜荊芥、臭藜霍、洋螞蟻草、虎骨香、虱子草、狗咬(疒黃)、火油草、痱子草、殺蟲草、大本馬齒莧

【來源】

藥材基源:為藜科植物土荊芥的帶果穗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enopodiumambrosioidesL·

采收和儲藏:8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割全草,攤放在通風處,或捆束懸掛陰幹,避免日曬及雨淋。

【原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80cm,有強烈氣味。莖直立,有棱,多分枝,被腺毛或無毛。單葉互生,具短柄;葉片披針形至長圓狀披外形,長3-16cm,寬達5cm,先端短尖或鈍,下部的葉邊緣有不規則鈍齒或呈波浪形,上部的葉較小,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有腺點,揉之有一種特殊的香氣。穗狀花序腋生,分枝或不分枝。花小,綠色,兩性或雌性,3-5朵簇生於上部葉腋;花被5裂,果時常閉合;雄蕊5;花柱不明顯,柱頭通常3,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完全包於花被內。種子橫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紅色,平滑,有光澤。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曠野、路旁、河岸和溪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北方各地常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幹燥氣候,在高溫高濕地方,藥材質量較差,揮發油含量較低。對土壤要求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宜選向陽幹燥地區栽培。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3月中旬將地翻松耙平作畦,寬1~1.4m,每1hm2施堆肥或廄肥750~900kg作基肥。種子繁殖,春播於3月中旬至4月上旬。直播:按行距30cm在畦上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插入溝內,薄覆細土,以蓋沒種子為度。約經10~15d即可發芽。苗齊後間苗1-2次。每窩留苗1~2株,保持株行距0.5m。育苗移栽:在苗床內按行距10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入,蓋細土一層,灌水濕潤。出苗後,待幼苗高至12~16cm時,即可移植,按株、行距各30-36cm開穴,每穴栽植1~2株,覆土鎮壓後,灌水。

田間管理在幼苗生長期中宜勤除雜草,並須間苗1~2次。定植成活後宜松土除草2~3次。施追肥1~2次,以人糞尿或硫酸銨為宜。

【性狀】

性狀鑒別全草黃綠色,莖上有柔毛。葉皺縮破碎,葉緣常具稀疏不整齊的鈍鋸齒;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可見散生油點;葉脈有毛。花著生於葉腋。胞果扁球形,外被一薄層囊狀而具腺毛的宿萼。種子黑色或暗紅色,平滑,直徑約0.7mm。具強烈而特殊的香氣。味辣而微苦。

顯微鑒別葉表面觀:①上、下表皮均有囊狀腺毛,頭部單細胞,略呈矩圓形,長100-140μm,直徑40-56μm,柄1-4細胞。②氣孔甚密,不定式,副衛細胞3-4個。③非腺毛1-7個細胞,頂端細胞長而鈍圓,壁薄多扭曲,基部細胞膨大,有縱向角質紋理。④葉肉組織中有草酸鈣砂晶、簇晶及方晶。此外,偶見頭部為2細胞,柄6-9細胞的腺毛,其基部細胞亦膨大呈錐狀。

【化學成份】含揮發油其中有:松香芹酮(pinocarvone),土荊芥酮(aritasone)[1]。葉含山柰酚-7-鼠李糖甙(kae-mpfrol-7-rhamnoside),土荊芥甙(ambroside)[2]。果含山柰酚3-鼠李糖-4’-木糖甙(kaempferol3-rhamnoside-4′-xyloside),山柰酚3-鼠李糖-7-木糖甙(kaempferol3-rhamno-side-7-xyloside),山柰酚(kaempferol),驅蛔素(ascaridole),異鼠李素(isorhamnatin),槲皮素(quercetin)[3,4],4-O-去甲相思子黃酮-7-O-α-L-鼠李糖-3′-O-β-D-吡喃木糖甙(4-O-demethylabrectorin7-O-α-L-rhamnoside-3′-O-β-D-ylopyranoside)[5]。

【藥理作用】

土荊芥油為一種殺腸蟲藥(主成分驅蛔素,其效較油強2倍),對蛔蟲先興奮,後麻痹,最後產生不可逆性強直;對鉤蟲也有效,但略差;對阿米巴痢疾亦有效,可用於慢性或帶蟲者;對絳蟲之效頗差。

土荊芥油在腸內易被吸收,吸收後一部分經肺排出,使呼氣中有特殊臭氣。本藥有劇烈刺激性。土荊芥油對鳥型結核桿菌在體內有很輕度的抑制作用;對真菌(如發癬菌)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弱於麝香草酚而強於水楊酸)。土荊芥油中所含驅蛔素對蛔蟲有先興奮後麻痹的驅蟲效果,對鉤蟲亦有驅除作用。

【毒性】對肝腎也有毒性。

【炮制】除去雜質及根,切細。

【性味】辛;苦;性微溫;大毒

【歸經】脾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殺蟲止癢;活血消腫。主鉤蟲病;蛔蟲病;蟯蟲病;頭虱;皮膚濕疹;疥癬;風濕痹痛;經閉;痛經;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鮮品15~24g,或入九、散;或提取土荊芥油,成人常用量0.8~1.2ml,極量1.5ml,兒童每歲0.05ml。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註意】虛弱、營養不良者應慎用或減量。小兒較成人敏感。有腎、心及肝臟疾病或消化道潰瘍者禁用。《福建民間草藥》:凡患神經衰弱、心臟病、腎病及孕婦等忌服。

【各家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祛風止痛,宜煎水洗,小兒麻痘脫靨後洗之,勝過蜆水。2.《嶺南采藥錄》:能除風熱,殺蟲,健胃,止痛。煎水洗皮膚疥癩。3.《貴州民間方藥集》:可驅腸中寄生蟲。外用治蛇蟲咬傷。4.《江西中藥》:適用於鉤蟲病,消化不良,胃腸充氣及月經閉止,痛經。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土荊芥相關圖片

土荊芥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土金耳環  下一个:土荊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