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廣西中藥誌》
【拼音名】WǔSèMéiGēn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的根。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五色梅"條。
【化學成份】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苦,寒。"
【功能主治】
活血,祛風,利濕,清熱。治風濕痹痛,腳氣,感冒,痄腮,跌打損傷.
①《南寧市藥物誌》:"行氣行血,解毒。治腳氣,風濕骨痛及風腫。"
②《廣西中藥誌》:"活血,去風濕.治跌打風濕。"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退大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含漱。
【附方】
①治手腳痛風:取鮮五色梅根三至六錢(幹的酌減)。青殼鴨蛋一枚。和水酒(各半)適量,燉一小時服。(《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風火牙痛:五色梅根一兩,石膏一兩。煎水含漱,咽下少許。(《廣西中藥誌》)
③治流感,感冒,腮腺炎,高熱不退:馬纓丹幹根一至二兩,或鮮根二至四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暑天頭痛:馬纓丹鮮根一至二兩,搗爛煎水服。(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五色梅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誌》
【拼音名】WǔSèMéiGēn
【英文名】RootofCommonLantana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馬纓丹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tntanacamara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馬纓丹,直立或蔓性灌木。植株有臭味,高1-2m,有時呈藤狀,長可達4m。莖、枝均呈四方形,有糙毛,常有下彎的鉤刺或無刺。單葉對生;葉柄長約1cm;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3-9cm,寬1.5-5cm,基部楔形或心形,邊緣有鈍齒,先端漸尖或急尖,表面有粗糙的皺紋和短柔毛,背面具小剛毛,側脈約5對。頭狀花序腋生,花序直徑1.5-2.5cm;花序醒粗壯,長於順柄;苞片披針莆,長為花萼的1-3倍,有短柔毛;花萼筒狀,先端有極短的齒;花冠黃色、橙色、粉紅色至深紅色,花冠管長約1cm,兩面均有細短毛,直徑4-6cm;雄蕊4,內藏果實圓球形,成熟時紫黑色。全年開花。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常生於海拔80-1500m的沙灘、路邊及空曠地。我國庭園有栽培。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有逸生。
資源分布:原產美洲熱帶地區。
【化學成份】根含水蘇糖,毛蕊花糖(verbascose),筋骨草糖(ajugose),毛蕊花四糖(verbascotetraose),馬纓丹糖(lantanose)A、B,黃花夾竹桃臭蟻甙甲(theveside),黃花夾竹桃臭蟻甙乙(theveiridoside),都桷子甙(geniposide),8-表馬錢子甙(8-epiloganin),山梔甙甲酯(shanzhisidemethylester),馬纓丹酸(lantanolicacid),22β-O-當歸酰齊墩果酸(22β-O-angeloyl-oleanolicacid),22β-羥基齊墩果酸(22β-hydroxyoleanolicacid),19α-羥基熊果酸(19α-hydroxyoleanolicacid),馬纓丹熊果酸(lantaiursolicacid)即3β-異戊酰基-19α-羥其熊果酸(3β-isovaleroyl-19α-hydroxyursolicacid)牛膝葉馬纓丹二酮(diodantunezone),異牛膝葉馬纓丹二酮(isodiodantunezone),6-甲氧基牛膝葉馬纓丹二酮(6-methoxydiodantunezonje),7-甲氧基牛膝葉馬纓丹二酮(7-methoxydiodantunezone),6-甲氧基異牛膝葉馬纓贓二酮(6-methoxyisodiodantunezone),7-甲氧基異牛膝葉馬纓丹二酮(7-methoxyisodiodantunezone)等。
【藥理作用】1.抗炎作用灌胃給予五色梅根水煎濃縮液20g/(kg·d),40g/(kg·d),連續3-6d,能顯著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腫脹百分率;顯著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呈明顯的抗炎作用。2.鎮痛作用灌胃給予上述劑量的水煎濃縮液,顯著減少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次數;延長熱刺激所致小鼠痛覺反應潛伏期,呈一定的鎮痛作用。3.免疫作用灌胃給予上述劑量的水煎濃縮液,連續5d,可顯著增加幼齡小鼠的胸腺和脾臟重量,提示五色梅根可能有增強免疫功能作用。
【毒性】對小鼠有輕度毒性。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膀胱;肝;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解毒散結。主感冒發熱,傷暑頭痛;胃火牙痛;咽喉炎;痄腮;風濕痹痛;瘰癧痰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煎水含瀨。
【註意】本品有毒,內服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反應,必須掌握用量,防止不良反應。孕婦及體弱者忌用。
【各家論述】
1.《南寧市藥物誌》:行氣行血,解毒。治腳氣,風濕骨痛及風腫。
2.《廣西中藥誌》:活血,去風濕。治跌打風濕。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退大熱。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