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ZhòuYèGǒuWěiCǎo
【別名】馬草、爛衣草
【來源】禾本科皺葉狗尾草Setariaplicata(Lam.)T.Cooke,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驅風。主治銅錢癬,丹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皺葉狗尾草《中華本草》
【拼音名】ZhòuYèGǒuWěiCǎo
【別名】爛衣草、馬草、扭葉草、風打草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皺葉狗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tariaplicata(Lam.)T.Cooke[PanicumplicatumLam.;Setariaexcurrems(Trin.)Miq.]
采收和儲藏:秋後采收,曬幹。
【原形態】皺葉狗尾草,多年生草本。稈直立或基部傾斜,高45-130cm,徑3-5mm。葉鞘的鞘口及邊緣常具纖毛;鞘節無毛或被短毛;葉舌退化成為l-2mm的纖毛;葉片較薄,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43cm,寬0.5-3cm,有縱向皺折,兩面或一面具疏疣毛。圓錐花序狹窄成圓柱狀,長15-33cm,分枝斜向上升,長1-13cm;小穗卵狀披針形,長3-4cm,部分小穗下托以1枚剛毛,小穗脫節於杯狀的小穗柄上;第1穎廣卵形,先端鈍圓,長為小穗的1/4-l/3,有3脈,第2穎長為小穗的1/2-3/4,先瑞尖或鈍,有5-7脈;第1小花通常中性,或具3雄蕊;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先端尖,有5脈,第1內稃膜質,具2脈;第2小花兩性,第2外稃等長或稍短於第1外稃,有明顯的橫皺紋;鱗被2;花柱基部聯合。穎果狹長卵形,先端有硬而小的尖頭。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林下、溝谷地陰濕處或路邊雜草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自華東經華中以至西南各地。
【性味】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主疥癬;丹毒;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