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竹魚功效和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ZhúYú

【別名】足魚(《醫林纂要》),野鯪魚(《中國經濟動物誌·淡水邊類》)。

【來源】為鯉科動物野鯪魚的肉。

【原形態】

體長,稍側扁,長約40厘米。吻端鈍圓,口下位,呈新月形,吻向前突出,吻皮向下包,與上唇邊緣相平,唇後溝完全,上頜吻皮的邊緣薄而平整,無缺刻,吻部具多數白色較大的珠星狀突起,近口角處的上唇有很密集細齒狀的波紋,上頜為上唇所包。下唇與下頜分離,下唇的邊緣亦呈細齒狀,其遊離部分的內緣有許多小突起。須2對,但吻須有時退化。下咽齒3行。鱗大,側線鱗43~46。背鯖Ⅲ10~13,無硬刺,起點在腹鯖之前。臀鰭Ⅲ5。體背部青黑色帶綠,背部及兩側鱗片均有紫綠色金屬閃光,並常雜有紅點,腹部白色帶黃,各鰭灰黑色。

一般棲息於水流較急的河流及山澗溪流中。主要以青苔、矽藻、絲狀藻等藻類為食,產卵期5~6月。

【生境分布】分布長江上遊和中遊的支流上遊,以及珠江上遊等處。

【性味】《醫林纂要)):"甘,溫。"

【功能主治】《綱目》:"和中益氣,除濕氣。"

【摘錄】《*辭典》

竹魚《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ZhúYú

【英文名】dace

【別名】足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野鯪魚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nilabeodecorusdecorus(Peters)[LabeodecorusPeters]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後,除去鱗片及內臟,洗凈,鮮用。

【原形態】野鯪魚,體長稍側扁,長約40cm。吻端鈍圓,口下位,呈新月形,吻向前突出,吻皮向下包,與上唇邊緣相平,唇後溝完全,上頜吻皮的邊緣薄而平整,無缺刻,吻部具較多白色較大的珠星狀突起,近口角處的上唇有很密集細齒狀的波紋。須2對,但吻須有時退化。下咽齒3行。鱗大。側線鱗43(7/6)46。背鰭3,10-13,無硬刺,起點在腹鰭之前。臀鰭3,5。體背青黑色,北及兩側鱗片有紫綠色閃光,並常雜有紅點。腹部白色帶黃,各鰭灰黑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水流較急的河流和溪流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長江上遊和中遊的支流上遊,以及珠江上遊等地。

【化學成份】

肌肉含核苷酸(nucleotide),次黃嘌呤(hypoxanthine),三甲胺(trimethylamine),17種氨基酸。

血液中含清蛋白(albumin),球蛋白(globulin),脂蛋白(lipoprotein),膽甾醇(cholesterol),磷,鈣,鐵等。

油含二十四碳五烯酸(tetracosapentaenoicacid),亞麻酸(linolenicacid),十六碳三烯酸(hexadecatrienoicacid)及其他不飽和酸。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益氣;除濕。主久病體虛;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100-200g。

【各家論述】《綱目》:和中益氣,除濕氣。竹魚,出桂林、汀、漓諸江中。狀如青魚,大而少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愛,鱗下間以朱點。味如鱖魚肉,為廣南珍品。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竹魚相關圖片

竹魚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竹葉子  下一个:竹芋>>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