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鉆天楊功效和作用

【別名】筆楊、箭桿楊、白楊樹

【來源】楊柳科鉆天楊PopulusnigraL.var.italicaKoehne,以樹葉入藥。

【生境分布】各地栽培。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涼血解毒,祛風除濕。

主治風濕疼痛,腳氣腫:樹皮泡酒服。

高血壓:樹皮1兩,水煎服。

燒燙傷:枝適量,燒成灰,加冰片少量,用香油調勻,塗患處。

肝炎,痢疾,感冒:鮮樹皮2~4兩,水煎服。

疥癬禿瘡:樹皮燒炭,香油調搽,一日數次,或樹皮、花熬膏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鉆天楊《中華本草》

【拼音名】ZuānTiānYá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鉆天楊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pulusnigraL.var.italica(Moe-nch.)Koehne.[P.italicaMoench.;P.pyramidalisSa-lisb.]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收或結合栽培伐木采收,將剝取的樹皮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喬木,高達30m。樹皮暗灰褐色,老時溝裂;樹冠圓柱形。芽長卵形,先端長漸尖,淡紅色,富粘質。長枝葉扁三角形,通常寬大於長,長約7.5cm,先端短漸尖,基部截形或闊楔形,邊緣具鈍圓鋸齒;短枝葉菱狀三角形或菱狀卵圓形,長5-10cm,寬4-9cm;葉柄上部微扁,長2-4.5cm,先端無腺點。雄花序長4-8cm,雄蕊15-30;雌花序長10-15cm。蒴果2瓣裂,先端尖,果柄細長。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喜光、抗寒、抗旱,稍耐鹽堿及水濕。

資源分布:我國長江及黃河流域各地廣為栽培。

【性狀】

性狀鑒別樹皮呈板片狀。外表面暗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溝槽,除去外皮後顯黃白色或棕黃色,纖維性;內表面較平坦,黃白色或黃棕色,質輕。折斷面成片狀,纖維性。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樹皮橫切面:木栓層較寬,有多列木栓細胞。皮層較窄,散有眾多黃色石細胞群。中柱鞘部位有纖維束。韌皮部占皮的大部分,由切向排列的纖維束與篩管群及韌皮薄壁細胞交互排列呈環帶;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鞘纖維;石細胞偶見。韌皮射線1列細胞。近中柱鞘的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

【化學成份】皮層含鼠李素(rhamnetin)及鼠李檸檬素(rhamnocitrin)。花蕾含3,3-二甲基烯丙基-反-咖啡酸酯(3,3-dime-thylallyl-trans-caffeate),3,3-二甲基烯丙基-順-咖啡酸酯(3,3-dimethylallyl-cis-caffeate),3-異戊烯-順-咖啡酸酯(isopent-3-enyl-cis-caffeate),3-異戊烯-反-咖啡酸酯(isopent-3-enyl-trans-caffeate)。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祛風除濕。主感冒;肝炎;痢疾;風濕疼痛;腳氣腫;燒燙傷;疥癬禿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燒炭研末調搽;或熬膏塗。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鉆天楊相關圖片

鉆天楊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鉆石風  下一个:醉魂藤>>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