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川牛膝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ChuānNiúXī

【英文名】RADIXCYATHULAE

【別名】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龍牛膝

【來源】本品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officinalisKuan的幹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炕或曬至半幹,堆放回潤,再炕幹或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直立草本,高40~100厘米。主根長圓柱形,粗壯,直徑0.8~1.5厘米,土棕色,味微甘。莖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疏被糙毛,節處略膨大。葉油節部對生,近四棱形,具條紋或溝紋。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秋季頂生或腋生多數綠白色小花,密集圓頭狀。胞果長橢圓形,略壓扁,暗灰色。種子卵形,赤褐色。

【性狀】本品呈近圓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6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和多數橫向突起的皮孔。質韌,不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鑒別】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皮層窄。中柱大,三生維管束外韌型,斷續排列成4~11輪,內側維管束的束內形成層可見;木質部導管多單個,常徑向排列,木化;木纖維較發達,有的切向延伸或斷續連接成環。中央次生構造維管系統常分成2~9股,有的根中心可見稀疏導管分布。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方晶。

粉末棕色。草酸鈣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於薄壁細胞中。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0~80μm,紋孔圓形或橫向延長呈長圓形,互列,排列緊密,有的導管分子末端呈梭形。纖維長條形,彎曲,末端漸尖,直徑8~25μm,壁厚3~5μm,紋孔呈單斜紋孔或人字形,也可見具緣紋孔、紋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溝明顯,疏密不一。

【炮制】

川牛膝:除去雜質及蘆頭,洗凈,潤透,切薄片,幹燥。本品為圓形薄片,厚0.1~0.2cm,直徑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

酒川牛膝:取凈川牛膝片,照酒炙法(附錄ⅡD)炒幹。

【性味】甘、微苦,平。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用於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4.5~9g。

【註意】孕婦禁用。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川牛膝《*辭典》

【出處】《藥材資料匯編》

【拼音名】ChuānNiúXī

【來源】為莧科植物川牛膝或頭花蒽草的根。川牛膝的根,秋冬均可采挖,栽培品以生長3~4年者為好,挖得後,去凈泥砂,切去殘存的地上莖及須根。烘幹或曬至半幹時,經發汗後再曬至足幹。野生的多系陰幹或曬幹。

【原形態】

①川牛膝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主根圓柱形,直徑0.8~1.5厘米,外皮棕色。莖下部近圓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疏被糙毛,節處略膨六。刑討生,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3~13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上面密疊倒伏糙毛,下面密生長柔毛;葉柄長0.3~1.5厘米。花綠白色,頭狀花序數個於枝端排成穗狀;苞片卵形,長3~5毫米,幹膜質,先端具鉤狀芒刺;苞腋有花紋朵,能育花居中,不育花居兩側;不育花的花被退化為2~5枚鈞狀芒刺,能育花的花被5,2長3短;雄蕊5,花絲基部密被長柔毛;退化雄蕊5,長方形,狹細,長釣O.3~0.4毫米,寬O.1~0.2毫米。先端齒狀淺裂;雄蕊基部外側圍繞孑房叢生的長柔毛較退化雄蕊為長;雌蕊子房上位,1室,花柱細。胞果長橢圓狀倒卵形,長2~5毫米。種子卵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野生於林緣、草叢中或栽培。分布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②頭花蒽草

形態與川牛膝相似;其主要特征:葉呈廣卵形、倒卵形,亦有橢圓形者。頭狀花序近單生,或近中央頂生者有數個作短穗狀排列;退化雄蕊較粗大,長0.5~1毫米,先端深裂,常呈撕裂狀或流蘇狀,時有分枝;雄蕊基部外側叢生的柔毛較稀,且較退化雄蕊為短或等長。

野生或栽培。分布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

川牛膝商品有2種:一為川牛膝,一為麻牛膝:

①川牛膝

又名甜牛膝。為植物川牛藤的幹燥根,根條星圓柱狀,不扭曲或略扭曲;根頭部膨大,根下端漸細,或有少數細小側根,長約30~70厘米,直徑約1~2厘米。全體具縱皺紋及,側根去掉後的痕跡;表面棕黃色或黑灰色。質堅韌,不易折斷。切面灰黃色至暗棕色,可見許多色較淺淡的小點,並析出油質物,排列成環約3~8層,中心的一個較大。味甘或微苦,無香氣。"

主產於四川的雅山、樂山、西昌。

②麻牛膝

為植物頭花蒽草的幹燥根,性狀與川牛膝相似,但根條較短,呈長圓錐形或圓柱狀錐形,兩端粗細相差較大,一般扭曲。質柔而易折斷(但較老的根亦不易折斷)。味甘,後極苦或麻。

主產四川涼山彜族自治州及雲南。

【炮制】

川牛膝:除去雜質及蘆頭,洗凈,潤透,切薄片,幹燥。本品為圓形薄片,厚0.1~0.2cm,直徑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黃色或棕黃色。可見多數黃色點狀維管束。

酒川牛膝:取川牛膝片,照酒炙法炒幹。

【性味】《四川中藥誌》:"性平,味甘微苦,無毒。"

【歸經】《四川中藥誌》:"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通經,活血。治風濕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癥瘕。用於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①《藥材資料匯編》:"治打撲刀傷,有緩和疼痛之效。"

②《中藥誌》:"破血下降。"

③《中藥材手冊》:"功多祛風利濕,其他和懷牛膝相同。"

④《四川中藥誌》:"祛風利濕,通經散血。治寒濕腰腿骨痛,足痿筋攣,婦女經閉及癥瘕,淋病,尿血,陰痿、失溺。"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浸酒或入丸、散。

【註意】《四川中藥誌》:"婦女月經過多,妊娠,夢遺滑精者忌用。"孕婦禁用。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防潮。

【摘錄】《*辭典》

川牛膝《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藥材資料匯編》

【拼音名】ChuānNiúXī

【別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龍牛膝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川牛膝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athulaofficinalisKuan.[C.capitataauct.nonMoq.;C.Tomentosaauct.Non(Roth)Moq.」

采收和儲藏:播種後3~4年收獲。於10~11月植株枯萎後挖掘根部,去掉泥土、蘆頭和須根,割下側根,使主根、側根成單支,紮成小把用微火烘炕或曝曬,半幹時堆積回潤後,再烘或曬至全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主根圓柱狀,皮近白色。莖略四棱,多分枝,疏生長糙毛。葉對生;葉柄長5-15mm;葉片橢圓形或狹橢圓形,少數倒卵形,長3-12cm,寬1.5-5.5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上面貼生長糙毛,下面毛較密。復聚傘花序密集成花球團;花球團多數,直徑1-1.5cm,淡綠色,平時近白色,在枝端花序軸上交互對生,密集或相距2-3cm;復聚傘花序3-6次分歧;聚傘花序兩性,花在中央,不育花在兩側;苞片卵形,長4-5mm,光亮,先端刺芒或鉤狀;不育花的花被片變成具鉤的堅硬芒刺;兩性花長3-5mm,花被片披針形,先端刺尖頭,內側3片較窄;花絲基部密生節狀束毛,退化雄蕊長方形,長0.3-0.4mm,寬約為長的1/2,先端齒狀淺裂;子房圓筒形或倒卵形,長1.3-1.8mm,花柱長約1.5mm,宿存,柱頭頭狀。胞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3mm,直徑1-2mm,淡黃色,包裹在宿存花被內。種子橢圓形,透鏡狀,長1.5-2mm,帶紅色,光亮。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m以上的地區。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涼爽、濕潮氣候。四川省多栽培於海拔1200~2400m的高寒山區。以1500~1800m的山區栽培為最好,根的品質、產量均高,宜向陽、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壤上栽培。忌連作。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應采收3-4年生植株的種子作種。春播3-4月;秋播9月。主產區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播種前用草木灰加入少量人畜糞水濕潤後與種子充分混合。穴播,按行株距各33-45cm開穴,穴要淺平,施肥後每穴撒拌灰種子一撮,約有種子10粒左右;條播行距33~40cm。每1hm2用種量7.5-11.25kg。

田間管理出苗後,待苗高5~6cm和10cm時,各間苗1次,每穴定苗2~4株。條播按株距10cm定苗。第1年中耕除草3~5次,以後每年2~3次。每年結合中耕追肥2~3次,第1、2次施人畜糞水,或腐熟油餅;第3次施人畜糞水、草木灰,也可以施氮磷鉀復合肥料、尿素等,並培土根部防凍。病蟲害防治白銹病,發病初期可噴1:1:120波爾多液防治。根結線蟲病為害,防治應忌連作,選用無病地。大猿葉蟲為害,可用敵百蟲1000倍液毒殺。

【性狀】

性狀鑒別根圓柱形,稍彎曲,略有分枝,長25-6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有稍扭曲的縱皺紋及側根痕,並有明顯橫長突起的皮孔;報上部殘留木質根莖。質韌,不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斷續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以條粗壯、質柔韌、分枝少、斷面淺黃色者為佳。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木栓細胞。皮層狹窄。中柱大,異常維管束斷續排列成4-11輪,外輪維管束較小,向內漸大。木質部有導管及纖維。中央次生構造分成2-9股。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理化鑒別本品斷面置紫外光燈下觀察,顯淡綠黃色熒光,滴加1%氫氧化銨後顯綠黃色熒光。

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版規定:本品水浸出物不得少於65.0%。

商品規格一等:根上中部直徑1.8cm以上;二等:上中部直徑1cm以上;三等:中部直徑1-0.4cm,長短不限。

【化學成份】根含β-蛻皮甾酮(β-ecdysterone)[1]及微量元素鈦(Ti)(12.5μg/g)等[2]。

【藥理作用】

1.蛋白質同化作用本品所含昆蟲變態甾體激素具有強的蛋肉質合成促進作用,給小鼠ig或ipl次羥基促脫皮甾酮後2小時左右,即可見小鼠肝臟細胞核、線粒體以及微粒體中氨基酸前體摻入增多,4小時時作用更強,其作用強度與4-氯睪丸酮效果相似。同時在腎臟中也可見蛋白質合成增強現象,但於4小時後回復原有水平。杯莧甾酮亦有類似作用,每日給小鼠僅5mcg,即可見明顯效果而無任何毒性反應。

2.抗生育作用本品的3種提取物,即苯提取物(A),乙酸乙酯提取物(B)和醇提取物(C)具有對小鼠抗生育和抗著床作用。(A)250mg/kg劑量對雌鼠有明顯的抗生育作用,有效率達100%,(B)250mg/kg有效率達63.7%,而500mg/kg劑量有效率達90%以上,(C)500mg/kg抗生育效果為40-54%。抗著床實驗表明,A500mg/kg有效率達100%,B500mg/kg有效率為66.7%,C500mg/kg有效率為40%,其中以A的作用最為顯著。

3.其它作用本品所含的杯莧甾酮具有雌激素活性,未成熟大鼠pol0或500mg/(kg·d),共3日,子宮重量增加,但對卵巢重量影響不大。流浸膏對未孕貓的子宮有弛緩作用。但對已孕子宮則有強力的收縮作用。

【鑒別】理化鑒定:1.本品的斷面,置紫外燈下觀察,顯淡黃綠色熒光;滴加1%氫氧化銨後,顯綠黃色熒光。2.按懷牛膝項下進行皂甙的泡沫試驗與溶血試驗均呈陰性反應。

【性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風利濕。主血瘀經閉;難產;胞衣不下;產後瘀血腹痛;熱淋;石淋;痛經;風濕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g;或入丸、散;或泡酒。

【註意】《四川中藥誌》:婦女月經過多,妊娠,夢遺滑精者忌用。

【各家論述】1.《藥材資料匯編》:治打撲刀傷,有緩和疼痛之效。2.《中藥誌》:破血下降。3.《中藥材手冊》:功多祛風利濕,其他和懷牛膝相同。4.《四川中藥誌》:祛風利濕,通經散血。治寒濕腰腿骨痛,足痿筋攣,婦女經閉及癥瘕,淋病,尿血,陰痿、失溺。配當歸、赤芍、桃仁、紅花等治婦女經閉;配狗脊、寄生、杜仲、威靈仙等治腰膝骨痛;配羌活、桂枝、蒼術、秦艽、防風等治風濕關節痛;配當歸、曲麥、木通、滑石、冬葵子等治產婦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川牛膝相關圖片

川牛膝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川木香  下一个:川黔鴨腳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