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GuìPí
【來源】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或川桂等的樹皮。冬季采取樹皮,陰幹。
【原形態】
①天竺桂(《海藥本草》),又名:山桂、月桂(《綱目》),土肉桂、土桂皮、野桂。
常綠喬木,高可17米。樹皮赭黑色,有香氣。單葉互生,近枝梢處交互對生;略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9~12厘米,寬3~5厘米,先端鈍,基部銳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稍淡;具離基3出脈,中央主脈於上部再分出1~2對側脈;葉柄平滑。花5~6朵,呈傘形花序,生於新枝的葉腋;花小,基部筒狀,花被6裂,2輪,廣橢圓形或橢圓形,內輪3片較長;發育雄蕊,9枚,3輪排列,外2輪花藥內向,花絲基部無腺體,第3輪花藥外向,花絲基部具2腺體,最內面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細小。漿果球形,暗紫色,基部有宿存萼筒,全緣。花期6月。果熟期12月。
生山野或培植於庭園。分布廣東、浙江、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桂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②陰香(《嶺南采藥錄》),詳"陰香皮"條。
③細葉香桂
常綠高大喬木。樹皮灰色;小枝密生絹狀毛。葉在新枝對生,在老枝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14厘米,寬1~6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密生絹狀短柔毛,具離基3出脈,在背面顯著隆起。圓錐花序腋生;總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短柔毛;花淡黃色,花被6裂,基部筒狀;雄蕊、雌蕊與前種相似。漿果橢圓形,基部具宿存萼筒,全緣。花期5~6月。果期6~12月。
生長於山林。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④川桂,又名:柴桂,臭馬桂。
常綠高大喬木。枝紫灰褐色,光滑。單葉互生鹹近對生;革質;卵形至長卵形,長8~15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而頂點鈍,基部楔狀或鈍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微被白粉,幼時有白色絹狀毛,後漸脫落;具離基3出脈,在下面不隆起。花小,白色,成圓錐花序或傘形花序;總花梗細長,長1~6厘米,光滑或微被毛,小花梗絲狀,先端漸粗,具細毛;花被6裂,內外皆疏生絹狀細毛;雄蕊與雌蕊均與前種相似。漿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簡,全緣。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長於山區的斜坡、山林中。分布四川、廣東、廣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等地。
【生境分布】主產福建、廣東、廣西、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此外雲南、安徽亦產。
【性狀】幹燥的樹皮,呈彎曲狀或半筒狀,或不整齊的塊片,長約30~60厘米,寬達9厘米,厚約1~9毫米。外皮黑棕色至黑褐色,有灰白色花斑,表面栓皮或呈魚鱗狀脫落而顯龜紋狀凹斑。內表面暗紅棕色至黑棕色。斷面外層灰褐色,內層紅棕色,間有黃棕色射線。氣清香而涼,似樟腦,味微甜辛。以皮薄、呈卷筒狀、香氣濃厚者為佳。
【化學成份】
天竺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中含水芹烯、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葉含揮發油約1%,中含黃樟醚約60%,丁香油酚約3%,1,8-按葉素等。
細葉香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鞣質12.8%。葉含揮發油約1%。種子含脂肪油40%。
【藥理作用】
桂皮中所含桂皮醛、丁香油酚的藥理見"肉桂"及"丁香"條。
一種品種未註明的桂皮在試管內對許蘭氏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共心性毛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劑比煎劑作用強,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劑作用強。故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揮發油類,是否即是丁香油酚未見報道。
【性味】
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②《四川中藥誌》:"性大熱,味辛甘,有小毒。"
【歸經】《四川中藥誌》:"入心、肝、脾、腎四經。"
【功能主治】
暖脾胃,散風寒,通血脈。治腹冷胸滿,嘔吐噎膈,風濕痹痛,跌損瘀滯,血痢腸風。
①《本草拾遺》:"治腹內諸冷,血氣脹痛。"
②《海藥本草》:"補暖腰腳,破產後惡血,治血痢腸風,功力與桂心同。"
③《四川中藥誌》:"益肝腎,通經脈,散風寒,除濕痹,暖腰膝,止嘔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亂嘔吐,噎膈胸滿,膀胱寒疝,腰膝現冷,風濕痹痛及跌損瘀滯等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註意】《四川中藥誌》:"陰虛有火者忌服。"
【臨床應用】治療白色念珠菌病:取桂皮(未註明品種)100克加乙醚500毫升,浸漬24小時,濾過,置溫水槽內蒸發,除去乙醚後,加蒸餾水100毫升,加溫振蕩,用濾紙過濾,濾液呈無色透明,調整pH為中性,裝安瓿高壓滅菌,即為桂皮素註射液。治療各型白色念珠菌病共37例,均經臨床檢查及黴菌培養確診。成人每日肌註2次,總量4~10毫升,兒童酌減。結果27例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培養轉陰),6例顯著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培養陽性,但菌落顯著減少),4例好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培養陽性,菌落減少)。其中以內臟念珠菌病療效較佳,一般在用藥2~5天後體溫即下降至正常,癥狀隨之好轉,培養轉陰;對皮膚及粘膜感染的療效較慢,一般在用藥3~7日後癥狀開始好轉,治療最短12天,最長119天(曾中斷治療)。值得註意的是,桂皮素如與廣譜抗菌素合用,有可能預防抗菌素所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備註】陜西、四川、雲南尚以柴樟的幹皮作桂皮。
【摘錄】《*辭典》
桂皮《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出處】
出自《本草經集註》。
1.《本草圖經》:天竺桂,生西胡。功用似桂,不過烈,今亦稀有。
2.《植物名實圖考長編》:按天竺桂生西胡,李時珍以為即今木犀之結子者。余在南康曾見木犀結實,長如蓮子,俗雲可治心痛,不聞取皮入藥,故兩存之。
【拼音名】GuìPí
【英文名】BarkofJapaneseCinnamon,BarkoWilsonCinnamon
【別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和川桂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innamomumjaponicumSieb.[C.pedunculatumNees;C.chekiangenseNakai]2.Cinnamomumburmannii(C.G.etTh.Nees)Bl.3.CinnamomumwilsoniiGamble[C.wilsoniiGamblevar.multiflorumGamble]
采收和儲藏:冬季采取樹皮,陰幹。
【原形態】
1.天竺桂常綠喬木,高可17m。樹皮赭黑色,有香氣。單葉互生,近枝梢處交互對生;略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形,長9-12cm,寬3-5cm,先端鈍,基部銳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稍淡;具離基3出脈,中央主脈於上部再分出1-2對側脈;葉柄平滑。花5-6朵,呈傘形花序,生於新枝的葉腋;花小,基部筒狀,花被6裂,2輪,廣橢圓形或橢圓形,內輪3片較長;發育雄蕊9枚,3輪排列,外2輪花藥內向,花絲基部無腺體,第3輪花藥外向,花絲基部具2腺體,最內面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細小。漿果球形,暗紫色,基部有宿存萼筒,全緣。花期6月。果熟期12月。
2.陰香,常綠喬木,高達20m。小枝赤褐色,無毛。葉近於對生或散生,革質,卵形或長橢圓形,長6-10cm,寬2-4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兩面均無毛,具離基3出脈,脈腋內無隆起的腺體;葉柄長8-12mm。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綠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長4-5mm,兩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輪,外面2輪花藥內向,第3輪花藥外向,花藥均為卵形,4室,瓣裂,花絲短,最內尚有1輪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細,柱頭小。漿果核果狀,卵形,長不及1cm,直徑約5mm,基部具肥厚杯狀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3.細葉香桂,常綠高大喬木。樹皮灰色,小枝密生絹狀毛。葉在新枝對生,在老枝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14cm,寬1-6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密生絹狀短柔毛,具離基3出脈,在背面顯著隆起。圓錐花序腋生;總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短柔毛;花淡黃色,花被6裂,基部筒狀;雄蕊、雌蕊與前種相似。漿果橢圓形,基部具宿存萼筒,全緣。花期5-6月。果期6-12月。
4.川桂,常綠高大喬木。枝紫灰褐色,光滑。單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卵形至長卵形,長8-15cm,寬3-5cm,先端漸尖而頂點鈍,基部楔狀或鈍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微被白粉,幼時有白色絹狀毛,後漸脫落;具離基3出脈,在下面不隆起。花小,白色,成圓錐花序或傘形花序;總花梗細長,長1-6cm,光滑或微被毛,小花梗絲狀,先端漸粗,具細毛;花被6裂,內外皆疏生絹狀細毛;雄蕊與雌蕊均與前種相似。漿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筒,全緣。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常綠闊葉林中。
2.生長於疏林中有陽光處;或為栽培。
3.生於山谷、山坡林中。
4.生長於山區的斜坡、山林中。
資源分布:1.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
2.分布廣東、廣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3.分布於陜西秦嶺以南、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
4.分布四川、廣東、廣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1.性狀鑒別(1)天竺桂皮樹皮為筒狀或不整齊的塊片,大小不等,一般長30-60cm,厚2-4mm。外皮灰褐色,密生不明顯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內表面紅棕色或灰紅色,光滑,有不明顯的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氣清香而涼略似樟腦,味微甜辛。
(2)陰香參見“陰香皮”條。
(3)川桂皮不規則塊片,厚1-3mm。外皮褐色或棕褐色,粗糙,皮孔呈點狀或橢圓形突起,或有灰棕色花斑;內表面灰棕色或棕色。質硬,斷面淺棕色或棕色。香氣弱,微有樟及氣,味辛涼、微辣。
以皮薄、呈卷筒狀,香氣濃郁者為佳。
2.顯微鑒別樹皮楓切面:(1)天竺桂皮層細胞稍小,排列不整齊,壁普厚,類方形,內含小方晶;中柱鞘部位石細胞2-10成群稀疏散在,不連成環,石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28-40μm,壁多數較薄,厚約6-8(-12)μm。韌皮部石細胞少,有分泌細胞及含棕色內含物細胞散在;射線細胞含小方晶及砂晶。
(2)陰香參見“陰香皮”條。
(3)川桂皮層細胞較小,方形或類三角形,排列整齊,壁增厚或內壁增厚,有紋孔,含棕色內含物及草酸鈣小方晶;有石細胞群散在,石細胞類圓形者,直徑20-40μm,橢圓形者長24-72μm,寬20-30μm,壁厚6-10(-14)μm。中柱鞘部位石細胞少。韌皮部石細胞類圓形。射線細胞含草酸鈣方晶,直徑4-6μm,長方形結晶,寬4-12μm,長達28μm。
【化學成份】
天竺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中含水芹烯(Phellandrene)、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葉含揮發油約1%,中含黃樟醚(Safrole)約60%,丁香油酚約3%,1,8-案葉素(Cineole)等。
細葉香桂的樹皮含揮發油約1%,鞣質12.8%。葉含揮發油約l%。種子含脂肪油40%。
【藥理作用】桂皮中所含桂皮醛、丁香油酚的藥理見肉桂及丁香條。一種品種未註明的桂皮在試管內對許蘭氏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共心性毛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水浸劑比煎劑作用強,醚及醇浸出液比水浸劑作用強。故其有效成分可能是揮發油類,是否即是丁香油酚未見報道。
【鑒別】薄層層析: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密塞,時時振搖,冷浸2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液。另取桂皮醛加乙醇制成每毫升含1μl的對照品溶液,吸取供試液10-15μl,對照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展開,取出晾幹,噴0.1%2,4-二硝基苯肼試液。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液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辛;甘;性溫
【歸經】脾;胃;肝;腎
【功能主治】溫脾胃;暖肝腎;祛寒止痛;散瘀消腫。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腰膝酸冷;寒疝腹痛;寒濕痹痛;瘀滯痛經;血痢;腸風;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研末用水或酒調敷。
【註意】《四川中藥誌》:陰虛有火者忌服。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治腹內諸冷,血氣脹痛。
2.《海藥本草》:補暖腰腳,破產後惡血,治血痢腸風,功力與桂心同。
3.《四川中藥誌》:益肝腎,通經脈,散風寒,除濕痹,暖腰膝,止嘔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亂嘔吐,噎膈胸滿,膀胱寒疝,腰膝現冷,風濕痹痛及跌損瘀滯等癥。
【臨床應用】治療白色念珠菌病。取桂皮(未註明品種)100g加乙醚500ml,浸漬24小時,濾過,置溫水槽內蒸發,除去乙醚後,加蒸餾水100ml,加溫振蕩,用濾紙過濾,濾液呈無色透明,調整PH為中性,裝安瓿高壓滅菌,即為桂皮素註射液。治療各型白色念珠菌病共37例,均經臨床檢查及黴菌培養確診。成人每日肌註2次,總量4-10ml,兒童酌減。結果27例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培養轉陰),6例顯著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培養陽性,但菌落顯著減少),4例好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培養陽性,菌落減少)。其中以內臟念珠菌病療效較佳,一般在用藥2-5天後體溫即下降至正常,癥狀隨之好轉,培養轉陰;對皮膚及粘膜感染的療效較慢,一般在用藥3-7日後癥狀開始好轉,治療最短12天,最長119天(曾中斷治療)。值得註意的是,桂皮素如與廣譜抗菌素合用,有可能預防抗菌素所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