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GuìYèSùXīn
【別名】大黑骨頭、嶺南茉莉
【來源】木犀科桂葉素馨JasminumlaurifoliumRoxb.,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消腫散瘀。主治痢疾,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水腫,跌打損傷,扭挫傷。
【用法用量】1~2兩,水煎服,外用鮮品搗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桂葉素馨《*辭典》
【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GuìYèSùXīn
【別名】嶺南茉莉(《中國樹木分類學》),大黑骨頭(《雲南思茅中草藥選》),鴨色蓋(傣名)。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桂葉素馨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幹。
【原形態】藤狀灌木,平滑無毛。老莖黑色,幼枝圓柱形。葉對生,卵圓形或線狀披針形,薄革質,長5~10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尖,暗綠色,基出三脈,葉柄短或幾無柄。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具總梗,有花3~5朵;花柄長1~2厘米,苞片線形,長5毫米,花萼管筒狀,萼齒5~6;花冠黃色,裂片線形,與花冠筒等長。漿果,成熟時黑色。
【生境分布】生於路旁、灌木叢中。分布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消腫散瘀。治痢疾,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跌打傷,扭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外用:搗敷。
【附方】治尿路感染:桂葉素馨、木通、海金沙、車前草。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桂葉素馨《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GuìYèSùXīn
【別名】大黑骨頭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枝葉秦馨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JasminumlaurifoliumRoxb.
采收和儲藏:全年或復、秋季采收,除去雜質,切片或段,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常綠纏繞藤本,高0.5-5m。小枝圓柱形,徑1-2mm。葉對生,單葉;葉柄長0.4-1.2cm,近基部具關節;葉片革質,線形、披針形、狹橢圓形或圓形,葉緣反卷。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有花1-8朵,花序梗長0.3-2.5cm;花梗細長,長0.7-2.3cm;小苞片線形,長2-5mm;花芳香;萼管長2-3mm,裂片4-12枚,線形;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管長1.6-2.4cm,徑1-1.5mm,裂片8-12枚,披針形或長劍形,開展。果卵狀長圓形,長0.8-2.2cm,徑0.4-1.1cm,呈黑色,光亮。花期5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叢林或巖坡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西藏。
【性狀】性狀鑒別莖圓柱形,長30-60cm,直徑約5mm,表面黃棕色,有細縱紋及枝痕;質硬,斷面有髓。葉片多皺縮或脫落,展平後呈條狀披針形,長3-12cm,寬1-3cm,上面綠色,下面暗綠色,有褐色小斑點,具明顯的三出脈。有時可見聚傘花序,花多皺縮成團,淡黃白色。氣清香,味微苦、澀。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消腫。主痢疾;熱淋;水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治尿路感染:桂葉素馨、木通、海金沙、車前草。水煎服。(《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