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HǎiShēn
【別名】刺參、沙噀
【來源】棘皮動物門刺參科刺參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綠刺參(方柱參)StichopuschloronotusBrandt;花刺參(方參、黃肉、白刺參)S.variegatusSemper;梅花參Thelenotananas(Jaeger)與海參科糙參Holothuriascabrajaeger;棕環參H.fuscocinereajaeger;紅鞋參(紅參)Actinopygaechinites(Jaeger);石參(黃瓜參)A.lecanora(Jaeger);白底鞋參(靴海參、紅魚)A.mauritiana(QuoyetGaimard)。均同供藥用,以內臟入藥。
【生境分布】山東、河北沿海,南海西沙群島,廣東、海南島。
【化學成份】海參中所含粗海參毒素(holothurin)對小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功能主治】生肌止血。主治瘡癤。
【用法用量】研末,外用適量。
【備註】參體為優良食品。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海參《*辭典》
【出處】《本草從新》
【拼音名】HǎiShēn
【來源】為刺參科動物刺參或其他種海參的全體。海參捕得後,除去內臟,洗凈腔內泥沙,入適當的鹽水中燒煮約1小時,撈起放冷,經曝曬或烘焙至八、九成幹時,再入蓬葉液中略煮,至顏色轉黑時,取出曬幹。
【原形態】
刺參(《本草從新》),又名:沙噀、海鼠。
體長筒狀,長20~40厘米,寬3~6厘米,橫斷面略呈四角形。腹面平坦,黃褐色或赤褐色,管足沿腹面排列成3條不規則的縱帶。背面黃褐色或栗褐色,略隆起,具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狀肉刺。口在前端,偏於腹面,周緣圍生具分枝的觸指20個,觸指有觸指囊;觸指基部、口之背面有1乳突。生殖孔即位於乳突處。
生活於淺海中巖石底及細沙泥底、海藻繁茂、波流靜穩而無淡水註入處。以小型的動植物.如有孔蟲、腹足類、橈足類、矽藻類及混在泥沙中的有機質為食料。生殖期約在5~7月,產卵後即潛入巖間夏眠。
【生境分布】分布我國黃、渤海區。
【化學成份】
含甾醇、三萜醇,其中有海參毒素,產率8.7毫克%,是一種抗黴劑,在6.25~25微克/毫升的濃度能抑制多種黴菌。又含一種粘蛋白,含氮12.00%,其多糖部分氨基己糖、已糖醛酸和硫酸的分子比為2:1:1。另含一種糖蛋白,中含巖藻糖約60%。
食用幹海參含水分21.55%,粗蛋白質55.51%,粗脂肪1.85%,灰分21.09%。水浸海參含水分76%,蛋白質21.5%,脂肪0.3%,碳水化物1%,灰分1.1%,鈣118毫克%,磷22毫克%,鐵1.4毫克%。每公斤幹海參含碘6000微克。
【性味】
鹹,溫。
①《本草從新》:"甘鹹,溫。"
②《藥性考》:"鹹,寒。"
③《本草求原》:"甘鹹,微寒,滑,無毒。"
【歸經】
①《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少陰經。"
【功能主治】
補腎益精,養血淘燥。治精血虧損,虛弱勞怯,陽痿,夢遺,小便頻數,腸燥便艱。
①《本草從新》:"補腎益精,壯陽療痿。"
②《藥性考》:"降火滋腎,通腸潤燥,除勞怯癥。"
③《食物宜忌》:"補腎經,益精髓,消痰涎,攝小便,壯陽療痿,殺瘡蟲。"
④《綱目拾遺》:"生百脈血,治休息痢。"
⑤《本草求原》:"潤五臟,滋精利水。"
⑥《隨息居飲食譜》:"滋陰,補血,健陽,潤燥,調經,養胎,利產。凡產後、病後衰老尪孱,宜同火腿或豬羊肉煨食之。"
⑦《現代實用中藥》:"為滋養品。治肺結核,神經衰弱及血友病樣的易出血患者,用作止血劑。"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煮食或入丸劑。
【註意】
①《本草求原》:"瀉痢遺滑人忌之,宜配澀味而用。"
②《隨息居飲食譜》:"脾弱不運,痰多便滑,客邪未盡者,均不可食。"
【附方】
①治腰痛、夢遺、泄精:海參一斤,全當歸(酒炒)、巴戟肉、牛膝(鹽水炒)、破故紙、龜版、鹿角膠(烊化)、枸杞子各四兩,羊腎(去筋生打)十對,杜仲(鹽水炒)、菟絲子各八兩,胡桃肉一百個,豬脊髓十條(去筋)。共研細末,鹿角膠和丸。每服四錢,溫酒送下。(《中國醫學大辭典》海參丸)
②治虛火燥結:海參、木耳(切爛),入豬大腸煮食。(《藥性考》)
③治休息痢:海參每日煎湯服。(《綱目拾遺》)
【備註】此外,尚有幾種光參,是瓜參科動物,多產於福建、廣東沿海,品質較次。
【摘錄】《*辭典》
海參《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本草從新》1.《本草從新》:海參遼海產者良,有刺者名刺參,無刺者名光參。
2.《五雜沮》:海參,遼東海濱有之。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曰海參。
3.《閩小記》:閩中海參,色獨自,類撐以竹簽,大如掌,與膠州遼海所出異,味亦淡劣。
4.《百草鏡》:入滋補陰分藥,必須用遼東產者,亦可熬膏作膠用。
【拼音名】HǎiShēn
【英文名】Seacucumber,Trepang
【別名】遼參、海男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刺參科動物刺參、綠刺參、化刺參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StichopusjaponicusSelenka]2.StichopuschloronotusBrandt
采收和儲藏:潛水員下水捕撈多在春、秋季,也可以拖網捕撈,但對資源破壞大,多禁用。捕後除去內臟,洗凈腔內泥沙、血汙,在鹽水中煮約1h,撈起放冷。經曝曬或烘焙至八九成幹時,再加蓬葉汁中略者,至顏色轉黑時取出曬幹。
【原形態】
1.刺參,體呈圓柱狀,一般長20-40cm,寬3-6cm,背面隆起,具4-6行圓錐形大小不等的肉刺,腹面管足較密,排成不規則的縱帶。口在前端,後端為肛門。口偏於腹面,周圍具楯狀觸手20個。口背有一乳突,生殖孔即位於孔突處。皮內的骨片主要為桌形體,幼小個體的桌形體塔部細而高,底盤較大,周緣平滑,老年個體的桌形體塔部變低或消失,只剩下小形的穿孔盤。產卵季節在5月底到7月初。
2.綠刺參,體呈四廣柱形,一般長達30cm以上,沿身體的邊棱,各有兩行交互排列的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較多,排列成3縱帶,中央帶較寬。口稍偏於腹面,具觸手20個。淺層皮內的骨片,主要是略成方形的桌形體,上方稍向外擴張,頂上有小齒8-12個,最多可達16個;下方底盤小,有穿孔4-8個。深層皮內的骨片為小形的C形體。
3.花刺參,體稍呈方柱形,一般長30-40cm,最長可達95cm。背面散生多數圓錐形和排列不規則的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縱帶,喘帶較寬。觸手20個。皮的內片:第1種為桌形體,基塔部頂端具12個向外擴張的小齒,它的底盤小,略帶方形,中央常有4個大孔,周圍有4個或4個以上的小孔;底盤較大的桌形體,其周圍小孔也較多。第2種骨片是大小不等的C形體。第3種似為數個C形體連接組成的花紋樣體。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時體色變異很大,多為橄欖綠灰色,並間有灰黃、淺褐及濃綠等色的斑點或斑紋,肉刺末端有的帶紅色。多棲息於潮間帶珊瑚礁旁或巖石下,大形個體多在海水較深處。產卵季節在6月下旬。
資源分布:我國分布於海南及雷州半島、西沙群島等沿岸淺海。
【栽培】
生活習性,海參多棲息於水深13-15m的海藻繁茂、風浪沖擊小、水流緩慢、透明度較大、無大量淡水註入的海區。生活生深自低潮線以下2-20m,幼小者生活在淺水底,個體較大者生活在深水底。夏眠從夏至開始約100天。當水溫下降到20℃以下時即解除夏眠。刺參具有很強的再生習性,當處在不良生活條件下,體壁強烈收縮,從肛門排出內臟,如消化管、中短波吸樹、生殖腺等,條件轉好時,再生新內臟。切去身體的一段仍可再生。以小型動植物為食,如腹足類、橈足類、軟體動物的幼貝和矽藻及有機質碎屑等。海參為雌雄異體,生殖腺5-6月成熟。體外受精。經數個變態幼蟲後發育成稚參,再進一步成長為成參。
養殖技術,可直接從產區捕野生稚參作苗。也可捕撈成年參作為親參繁殖、育苗。親參要求體長25cm左右、無損傷,一般為3齡以上。在蓄養池中一般3-7天即可產卵和排精。由於雌參有分批排卵的習性,應分批收集受精卵,放入孵化器中孵化。受精卵首先孵化為耳狀幼蟲,行浮遊生活,攝食浮遊生物,如矽藻類,以近逐步變為稚參。成參養殖目前主要是投石養殖法。即將石塊作為附著基在海底堆成2-3m的石堆,使稚參苗附著。人工可投入豆漿、蛋黃、酵母、海洋酵母等合成飼料,使稚參發育成為成年海參。
【化學成份】綠刺參幹皮膚含23ξ乙酰氧基-17脫氧-7,8-二氫海參甙元(23ζ-acetoxy-17-deoxy-7,8-dihydroholothurinogenin)。綠刺參甙(stichlorosides)A1、B1、C1、D1及A2、B2、C2。刺參甙(stichoposide)A、B、D、E,羊毛甾烷型皂甙(lanostane-typesaponins)和海holothrin參A,B,C等。刺參含酸性粘多糖(acidmucopolysaccharide)。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刺參提取液在終濃度為0.75-1.49mg/ml時,對體外培養人胃癌MGC、人肝癌7402、18肺腺癌、小鼠乳腺肉瘤EMT6及L-929細胞生長均有抑制作用,但對正常細胞無明顯影響。在1.49mg/ml時,對二倍體正常細胞有輕微的促進作用。在0.75mg/ml和5.94mg/ml時,對人宮頸癌(Hela)和801細胞有促進作,當濃度增大至11.88mg/ml時,才表現有抑制作用。低濃度(0.75mg/ml)刺參提取液對各種瘤細胞敏感性依次為MGC>EMT6>7402>18肺腺癌>HeLa>L929>二倍體>801。在高濃度(35mg/ml)時依次為L929>HeLa>801>二倍體>EMT6>MGC>18肺腺癌>7402。形態學觀察結果,刺參提取液對瘤細胞有明顯的殺傷作用,具體表現在腫瘤細胞圓縮、崩解。但對正常二倍體細胞毒性較弱,僅在高濃度(47.5mg/ml)時使細胞數減少,而細胞圓縮、崩解可見。小鼠腹腔註射刺參內臟酸性多糖(SJVP)40mg/kg,對小鼠MA-737乳腺癌和艾氏實體癌的抑制率分別為42.5%和48.5%,而腹腔註射另一種多糖SJVS30mg/kg,對上述瘤體的抑制率分別為24.5%和41.2%。腹腔註射SJVS400g/kg時,對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48.4%。小鼠腹腔註射或靜脈註射刺參粘多糖,對移植性腫瘤有較顯著的抑制作用,特別對MA-737乳腺癌的療效可達88%。小鼠接種肉瘤S180第5日後,腹腔註射給藥抑制率可達55%,若間隔4d大劑量沖擊給藥的抑制率可達61%。對淋巴肉瘤Lio-1和小鼠肉瘤S37,的抑制率分別為51%和49%。若在接種癌株前給藥,也可使轉移竈明顯減少,瘤體積縮小。別參粘多糖對高度惡性未分化的一種Lewis肺癌的抑制率可達66%,並具有抑制肺癌轉移和腫瘤生長的作用。刺參甙A當濃度為1.55-25.Oμg/ml、刺參式C濃度為0.39-25.0μg/ml時,對海膽卵細胞均有明顯的毒力作用。從海參中分離的各種三蒲式或其混合物,對小鼠肉瘤S37有抑制作用。從綠刻參提取的Stichostatinl,對白血病細胞P388的ED50為2.9μg/ml。
2.抗凝血作用刺參提取液終濃度[mg(生藥)/ml]為8.33,25.0及50.0和刺參多糖終濃度[mg(生藥)/ml]為33.3,99.9及200時,均可明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具有抗凝血作用。刺參內臟酸性多糖SJVP及SJVS當濃度為0.025-5μg/ml時,均可明顯延長凝血酶時間,且隨劑量增加作用增強。刺參體壁酸性多糖蜀SjamP試管內濃度為0.12-3.80μg/ml時,可明顯延長凝血酶時間,且與劑量呈正相關,但SjamP抗凝血酶作用較肝素弱。Sjamp抗凝血酶作用既不依賴於抗凝血酶Ⅲ(AT-Ⅲ),又不被血小板第4因子(PF4)抑制,而肝素則與AT-Ⅲ和PF4均有關。因此,Sjamp的抗凝血作用機制可能不同於肝素。小鼠靜脈註射SjamP-B15mg/kg,創面滲血陽性率為55%,作用強度與肝素相似(50%)。SjamPB的作用似乎較SjampC(37.5%)為強。小鼠靜脈註射Sjamp2mg/kg時,其創面滲血陽性率無明顯增高,而免靜脈註射2ing/kg時有自發出血,可見Sjamp對動物止血功能的影響可能為種屬差異。兔靜脈註射Sjamp-C或Sjamp-B0.1mg/kg和0.25mg/kg後,對凝血酶原時間無明顯影響。兔靜脈註射Sjamp-C2mg/kg,可明顯延長凝血酶時間,5h後凝血酶時間恢復正常。0.25mg/kg劑量時,Sjamp-C仍可明顯延長凝血酶時間;0.1mg/kg時,對凝血酶時間無明顯影響。兔靜脈註射Sjamp-C0.25mg/kg,再鈣化時間顯著延長;而0.1mg/kg時,對再鈣化時間則無明顯影響。兔靜脈註射Sjamp-C0.25mg/kg,再靜脈註射魚精蛋白,可見小鼠創面滲血陽性率、凝血酶時間及再鈣化時間均可為後者糾正。海參提取液有溶解纖維蛋白的活性,並有激活纖維蛋白溶酶原的作用。海參中尚含有能增強尿激酶活性因子。海參中的生物活性物質主要是纖維蛋白溶酶樣纖溶酶,即對纖維蛋白具有直接分解活性的酶。且屬尿激酶型。
3.對血小板聚集的影響當刺參提取液的濃度為15mg(生藥)/ml和22.5mg(生藥)/ml時,對體外AN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刺參體壁酸性粘多糖SjamP在試管內終濃度為2μ/ml時,對血小板聚集無明顯影響;50μg/ml時,對最大聚集率及坡度無影響,但可明顯抑制血小板解聚。兔靜脈註射Sjamp-C0.25mg/kg,對血小板有明顯的促聚和抑制解聚作用;0.1mg/kg時,對最大聚集率無明顯影響,5min有效解聚率也僅在靜脈註射5h時稍有抑制作用;更低劑量時,則對聚集及解聚均無明顯影響。Sjamp-B作用似乎較Sjamp-C為小,在0.25mg/kg時,雖有促進血小板聚集的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對血小板解聚抑制作用與Sjamp-C近似,5h的有效解聚率由靜脈註射前70.9%降到27.2%。0.125mg/kg時,對血小板聚集和解集均無明顯作用。SjamP在體內(6.25μg/ml)對血小板的作用明顯大於試管內(50μg/ml),提示Sjamp對血小板聚集性的影響可能不是簡單的直接作用,而是通過其他途徑,尚待闡明。又Sjamp對血小板聚集性的影響與肝素不盡相同,因肝素在高濃度時有促進血小板聚集作用,低濃度時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SjamP低至0.mg/kg時,對血小板聚集無明顯影響。給免靜脈註射Sjamp-C2mg/kg血小板數明顯降低,由靜脈註射前的60×10(4)/μl降至3000/μl。靜脈註射後5h為36×10(4)/μl,仍低於靜脈註射前的水平;0.25mg/kg時,僅於靜脈註射後10min血小板數有下降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0.1mg/kg時則無明顯影響。兔靜脈註射Sjamp2mg/kg10min後,取血離心標本中上層血漿清亮,血小板極小,偶見小的血小板聚集體。而在離心後沈澱的紅細胞中可見部分紅細胞上粘附有血小板樣顆粒,偶見血小板聚集體。故提示Sjamp引起血小板數減少,可能系由於其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產生血小板自發性聚集,在血循環中的血小板聚集體不能通過臟器和組織中的毛細血管而被扣押以致出現血小板減少。上述Sjamp抑制血小板解聚集率及降低血小板數作用可為魚精蛋白所糾正.Sjsmp當濃度在0.3lμm/ml時即可直接引起人和兔血小板聚集,其聚集曲線與ADP引起者相似。Sjamp可誘導拘得酸鈉-PRP中的血小板聚集,但不能引起EDTANa2-PRP中的血小板聚集。另外,兔灌胃阿司匹林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明顯減低或消失,而Sjam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無明顯影響。已知EDTANa2可與血漿中的Ca2+絡合而使遊離的Ca2+減少,而阿司匹林能抑制花生四烯酸(AA)代謝,隨後其代謝的中間產物TXA2等受抑制,TXA2有促進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見,Sjamp誘導血小板聚集作用需要一定量的Ca2+參與,但與血小板的AA代謝途徑無關。肝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可被乙酸水楊酸所抑制,而Sjsmp則相反,說明Sjam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是通過不同於肝素的另一途徑。
4.鎮痛作用給小鼠腹腔註射20%刺參提取液7.5ml/kg,10.5ml/kg和15ml/kg,對醋酸所致扭體反應的ED50為2.17ml/kg,嗎啡註射液的ED50為2.17mg/kg。刺參提取液1ml的鎮痛作用約相當嗎啡1mg的鎮痛效果。
5.對平滑肌的作用海參素(holothrinAHL-A)在73×10(-6)mol/L時,對兔大動脈呈現依賴於濃度的持續性收縮作用。HL-A的此種作用能被維拉帕米(verapamil)及Mn(2+)顯著抑制,亦能被無Ca(2+)的溶液完全抑制;對豚鼠輸精管則呈現雙相作用,即先呈現迅速的收縮(收縮相成分),繼而呈現緩慢的持續性收縮(收縮增強成分)。HL-A的收縮增強成分能為酚妥拉明及維拉帕米所抑制,收縮相成分(PhasiccomPOnent)則不受影響。
此兩種成分均能為無Ca(2+)溶液完全抑制。提示HL-A可能系通過增加平滑肌細胞的Ca(2+)的通透性而引起收縮作用,輸精管的收縮增強成分亦與交感神經所遊離的去甲腎上腺素有關。認為收縮作用機制之一亦與對ATP酶的抑制作用有關。海參素對消化系統的作用比較明顯,海參素B在1.1×10(-4)mol/L時,可引起豚鼠回腸平滑肌的收縮,其作用不受阿托品3×10(-6)mol/L和六甲雙胺1.4×10(-6)mol/L的影響。但可被罌粟堿2.7×10(-5)mol/L。所阻斷。與橫紋肌不同的是這一作用不受普魯卡因0.5×1O(-5)mol/L的影響。這一直接興奮作用與Ca(2+)有密切關系。因當除去細胞外液中的Ca(2+),則海參素B的興奮作用即消失。提示其引起回腸平滑肌纖維的收縮效應可能與引起細胞外液中Ca(2+)的主動轉運有關。20%刺參提取液0.2ml或0.4ml,對小鼠十二指腸平滑肌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並能顯著對抗乙酸膽堿和氯化初所致平滑肌的興奮作用。
6.對橫紋肌作用海參素能不可逆地阻斷神經一肌肉的興奮傳導,而又直接興奮骨骼肌。取蛙腹直肌和縫匠肌制成肌張力制備,海多素B5.7×10(-5)mol/L時即能引起不可逆的雙峰收縮波。此作用不受運動神經阻滯劑d-簡箭毒的影響。但當將肌肉預先浸漬在甘油6×10mol/L內lh或肌松劑硝苯峽海因(dentrolene)2×10(-5)mol/L.或用局麻劑普魯卡因5×10(-5)mol/L處置後,海參素B的肌肉興奮作用則消失。海參素A能不可逆地阻斷膽堿能神經一肌肉的興奮傳導,並破壞神經節的興奮性,與海參素B一樣,也可直接興奮肌肉引起骨骼肌的攣縮。海參素B在2.52×10(-5)mol/L時,能不可逆地阻斷大鼠隔神經和肌肉電刺激所引起抽搐反應的興奮傳導。海參素A在125μg/ml時,能阻斷蛙坐骨神經纖維郎飛結的興奮傳導。海參素在較低的濃度時,可降低蛙坐骨神經的興奮性,尚不降低其傳導速度;在2.52×10(-5)-10×1(-3)mol/L時,郎飛結神經纖維的動作電流減慢、興奮閾值升高;在1.95×10(-3)mol/L時,則產生不可逆的變化。當把神經節單纖維浸浴在海參素8.7×10(-6)mol/L中發生不可逆變化後,經組織學檢查,靠近郎飛結近端的軸索失去嗜堿性大分子物質。此外,海參素也可抑制心肌細胞的興奮傳導.7.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花刺參(SVS)醇提取物體外對鼻咽癌(NPC)患者T調節細胞亞群的T4和T8細胞均有明顯的誘導和激活作用,兩者細胞數量分別增加44.1%和29.1%,且T4細胞增加百分率較T8細胞為高。SVS提取物體外與NPC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混合培養第4日起,其T4和T8陽性細胞百分率均顯著升高,並隨培養時間的延長而T4和T8陽性細胞數逐漸增多。SVS提取物體外5-80mg/ml時,對誘導第4日時T4和T8陽性細胞數的變化與藥物濃度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8862和0.8225。SVS最小有效誘導劑量分別為20mg/ml和10mg/ml。NPC患者的免疫狀態主要表現為體液免疫功能亢進,並伴隨細胞免疫功能下降為特征。特別是NPC患者放療後,其細胞免疫功能進一步受到抑制,這往往是影響繼續治療和造成腫瘤患者惡性循環的重要因素。花刺參的上述作用對NPC患者的治療及預後有著重要的意義。進一步的實驗表明,SVS提取物誘導細胞對EB病毒(EBV)感染B細胞3H-TdR摻入量有明顯的降低作用,與誘導細胞組和無誘導細胞組比較,CPM分別減少19.2%和28.1%。SVS誘導細胞對EBV感染B細胞的EBV核抗原(EBNA)陽性細胞百分率亦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與上述兩個對照組比較,分別減少21.4%和36.8%,誘導細胞還可使EBV感染B細胞分泌IgA和IgG及IgM的含量明顯降低。表明自體T淋巴細胞SVS誘導後,具有抑制EBV感染B細胞的活化、增殖與分化過程的用。這可能與SVS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有關。已知T淋巴細胞在體外經SVS誘導後,T4和T8陽性細胞明顯增加,尤其是T4細胞(輔助性T細胞,Th)增加最顯著。故推測,SVS誘導細胞對EBV感染B細胞抑制作用的機制可能是被激活的Th能分泌某些可溶性生物大分子,如γ-幹擾素和IL-2等,或通過Th激活EBV感染的PBMC中其他殺傷細胞(主要包括NK,TC),從而達到對EBV感染B細胞產生直接或間接的抑制或殺傷作用間引。EB病毒是一種嗜人類B淋巴細胞病毒,它與NPC發生關系極為密切。SVS抑制EBV的作用,對NPC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8.抗真菌作用海參毒素(holotoxin)濃度為2.78-16.7pg/ml時,對星狀發癬菌。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則幾乎無抑制作用。臨床試用海參毒素治療真菌病87例,有效率達88.5%。綠刺參皂式在3-100μg/ml時,對白色念珠菌、熱帶假絲酵母(Candidatropicalis)、產脫假絲酵母(C.Utilis)、克魯斯假絲酵母(C.krusei)等均有較強的抗真菌作用。
9.抗放射性損傷刺參酸性粘多糖有防治急性放射性損傷作用,並可明顯促進實驗動物造血功能的恢復。刺參甙A也有很強的抗放射作用,尤其是從刺參的生殖腺和肝臟提得的刺參式的抗放射活性最強。
10.對蛋白質和血脂的影響刺參甙A1和A在10mg/ml濃度時,對蛋白質合成的抑制率分別為90%和70%。給小鼠灌胃刺參提取物25ml/kg,對triton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癥有明顯的降低作用。
11.細胞毒作用海參類皂式和其他皂甙一樣,是一種強表面活性劑,無論在體內或體外都能使紅細胞溶血,在0.040-0.20mg/ml時,即能使兔紅細胞懸浮液發生50%-100%的溶血。海參素體外的溶血活性比皂質樹皂甙(qullaiasaponarins)的活性還強。海參素還對一些動物和植物細胞具有廣泛的毒性,特別是對原蟲的作用尤為明顯,其可與原蟲體內的蛋白質結合,能使蛋白質和核酸發生水解最終殺死原蟲。給大鼠接種錐體蟲(Ttwnosomes)前或同時給藥,均能減少血中央體。多數海參體內的毒素都能影響海膽卵的正常發育,使之不能形成胚囊,使細胞漿過度堆積而發生形態學變化或影響細胞蛋白質的合成。海參素A對海膽卵細胞的毒力最強,而海星鹹毒性較低,刺參素C比A為強。海參類皂甙能影響或抑制動、植物細胞的生R可能是由於其抑制蛋白質合成和含有抗有絲分裂因子的關系。海參中的抗有絲分裂因子(antimitoticfactors),有抑制細胞增殖的作用。0.1%的海參提取物即能完全抑制人宮頸癌(HeLa)細胞、中國倉鼠肺(CHL)細胞及HE12TMR細胞培養的細胞增殖.12.其他作用給小鼠灌胃刺參提取液16g/kg對東莨菪堿引起的小鼠記憶障礙有明顯的改善作用,8g/kg時則無顯著影響。灌胃刺參提取液25ml/kg或刺參多糖1g/kg,對小鼠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給幼大鼠餵飼刺參28d,體重增加明顯,但刺參無論在消化吸收還是在儲留利用上都不如扇貝和貽貝。復方刺參口服液(內含刺參、龜板、杜仲等)能明顯促進大鼠生長,並能增強電刺激耐,增加動物攝食量。
13.毒性小鼠腹腔註射刺參多糖的LD50為340mg/kg。大鼠腹腔註射刺參多糖75mg/kg,連續14d出現腹腔大量滲血,肝脾貧血,白細胞升高,停藥後可恢復正常。腹腔註射100mg/kg,連續10d,除上述癥狀進一步加重外,還出現血紅素及紅細胞下降。白細胞上升、精神委靡,有的呈現瀕死狀態。犬腹腔註射刺參多糖50mg/kg,連續5-6d,出現精神委靡、食欲下降、排暗紅色血便、ALT及NPN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停藥後可恢復。故認為該多糖在治療劑量範圍內比較安全,對肝腎無毒。
【炮制】《本草害利》:“以水瀹胖,剖去肚雜泥沙用。”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切厚片或段,幹燥。
【性味】味甘;鹹;性平
【歸經】腎;肺經
【功能主治】補腎益精;養血潤燥;止血。主精血虧損;虛弱勞怯;陽痿;夢遺;腸燥便秘;肺虛咳嗽咯血,腸風便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煮食,15-30g;9-15g。外用:適量,研末敷。
【註意】脾虛不運、外邪未盡者禁服。
【附方】①治腰痛、夢遺、泄精:海參一斤,全當歸(酒炒)、巴戟肉、牛膝(鹽水炒)、破故紙、龜版、鹿角膠(佯化)、拘棍子各四兩,羊腎(去筋生打)十對,杜仲(鹽水炒)、菟絲子各八兩,胡桃肉一百個,豬脊髓十條(去筋)。共研細末,鹿角膠和丸。每服四錢,溫酒送下。(《中國醫學大辭典》海參丸)②治虛火燥結:海參、木耳(切爛),入豬大腸煮食。(《藥性考》)③治休息痢:海參每日煎湯服。(《綱目拾遺》)
【各家論述】
1.《本草從新》:補腎益精,壯陽療痿。
2.《藥性考》:降火滋腎,通腸潤燥,除勞怯癥。
3.《食物宜忌》:補腎經,益精髓,消痰涎,攝小便,壯陽療痿,殺瘡蟲。
4.《綱目拾遺》:生百脈血,治休息痢。
5.《本草求原》:潤五臟,滋精利水。
6.《隨息居飲食譜》:滋陰,補血,健陽,潤燥,調經,養胎,利產。凡產後、病後衰老尪孱,宜同火腿或豬羊肉煨食。
7.《現代實用中藥》:為滋養品。治肺結核,神經衰弱及血友病樣的易出血患者,用作止血劑。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