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閩粵千裏光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MǐnYuèQiānLǐGuā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閩粵千裏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eneciostauntoniiD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紮把曬幹。

【原形態】閩粵千裏光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莖直立,常屈折,有開展分枝,無毛或被微毛。葉互生;基部葉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卵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1-4cm,無柄,基部有抱莖的圓耳,先端漸尖,邊緣有淺齒,有現狀中脈,兩面無毛或被微柔毛;上部葉小,常近全緣。頭狀花序,在枝端排列成疏散傘房狀,有長2-5cm的長便及條形苞葉;總苞近鐘狀,長約7mm;總苞片1層,約12個,近無毛,條形,先端尖,邊緣狹膜質;舌狀花6-7個,黃色;筒狀花多數。瘦果,圓柱形,有縱溝,被微短毛,長3mm;冠毛白色,長4-5mm。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田野、水邊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湖南、廣東。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止癢。主癰腫瘡癤;濕疹;疥癬;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塗;或研末調搽。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閩粵千裏光相關圖片

閩粵千裏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面頭葉  下一个:明黨參>>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