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箬蒂功效和作用

【出處】出自《本經逢原》

【拼音名】RuòDì

【英文名】leafbaseofChequershapedIndocalamus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葉基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Indocalamustessellatus(Munro)Kengf.2.Indocalamuslatifolius(Keng)McClure[ArundinarialafitoliaKeng]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原形態】1.箬竹植株呈灌木狀。竿高0.5-2m,直徑4-7.5mm;節間長約25cm,最長可達32cm,。圓筒形,在分枝一側的基部微扁,多為綠色,節較平坦,竿環較籜環略隆起,節下方有紅棕色貼竿的毛環。籜鞘長於節間,上部寬松抱竿,無毛,下部緊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貼狀疣基刺毛,具縱肋;籜耳無,籜舌厚膜質,截形,高1-2mm。背部有伏貼微毛;籜片大小多變化;窄披針形,竿下部者較窄,竿上部者稍寬,易落。小技具2-4葉;葉鞘緊密抱竿,有縱助,背面無毛,或被微毛,無葉耳;葉舌高1-4mm,截形,葉片在成長植株上稍下彎,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6cm,寬4-10.8cm,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密被伏貼短柔毛;中脈兩側或僅一側生有一條氈毛,次脈8-16對;小橫脈明顯,形成方格狀,葉緣生有細鋸齒。圓錐花序長10-14cm,花序主軸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綠色帶紫,長2.3-2.5cm,幾呈圓柱形,含5-6朵小花,小穗柄長5.5-5.8mm;小德軸節間,被白色絨毛;穎有3片,紙質,脈上具微毛,第1穎長5-7mm,先端鈍,有5脈,第2穎長7-10.5mm,具7脈,第3穎長10-19mm,具9脈;第1外樣長11-13mm,背部具微毛;有11-13脈,基盤長0.5-1mm,其上有白色髯毛,第1內釋長約為外樣的1/3,背部有2脊,春間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齒和白色柔毛;花藥黃色。筍期4-5月,花期6-7月。2.闊葉箬竹灌木狀竹類。竿高可達2m,直徑0.5-1.5;節間長5-22cm,微有毛,尤以節下方為甚;竿算宿存,質堅硬,背部常有粗糙的棕色小刺毛,邊緣內卷,且有纖毛;籜舌截平,鞘口頂端有長1-3mm流蘇狀繸毛;小技頂端有1-3葉片;葉片長10-40cm,寬1.5-8cm;花序上葉片較小,表面無毛,翠綠色,近葉綠處有小刺毛,背面灰白色,略生微毛,小橫脈明顯,邊緣粗糙或一邊平滑。圓錐花序基部常為葉鞘包裹,長6-23cm,或有時退化為僅有4-5小穗的總狀花序;花序分校與主軸均密生微毛,小穗紫色或暗綠色,有5-9/小花,長2-4cm;內停稍短於外稃,稀有等長或較長於外稃,通常先端有2齒或有1凹頭,背部有2脊,脊或脊間向上生稀疏的微毛,鱗被3;雄蕊3,花藥大多紫色,穎果成熟後古銅色,狀如麥穗,長約1cm。筍期4-5月,花果期1-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箬竹生於海拔300-1400m的山坡路旁。2.闊葉箬竹生於林下或山坡。

資源分布:1.箬竹分布於浙江西天目山、衢縣、湖南零陵陽明山等地。2.闊葉箬竹分布於華東及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性味】甘;苦;涼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解毒。主胃熱呃逆;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煆存性研末調塗。

【各家論述】《本經逢原》:煎湯治胃熱呃逆,其性較柿蒂稍平。取灰以香油調塗湯火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箬蒂相關圖片

箬蒂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瑞香葉  下一个:箬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