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三葉木藍功效和作用

【別名】地藍根

【來源】豆科三葉木藍Indigoferatrifoliata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雲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消腫。主治急慢性咽喉炎。外用治乳腺炎。

【用法用量】根3~4錢,水煎服;外用全草適量,水煎外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三葉木藍《中華本草》

【出處】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

【拼音名】SānYèMùLán

【英文名】TrifoliolateIndigo

【別名】地藍、野藍。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三葉木藍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digoferatrifoliata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三葉木藍多年生草本。莖平臥或近直立,莖部木質;幼枝有平貼毛,不久即膠落近無行。葉互生;葉柄長6-10mm,纖細;托葉微小;三出羽狀或掌狀復葉,葉片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1-2.5cm,寬4-7mm,先端圓,具小尖,基部楔形,上面灰綠色,下面淡綠色而有暗褐色或紅色腺點,兩面均被緊貼的柔毛。花集成腋生的近似頭狀的總狀花序,花梗極短,花極小,有花6-12朵;花萼鐘狀,長約2.5mm,密生長硬毛,萼5裂,萼齒剛毛關;蝶形花冠紅色,長5-7.5mm。莢果線形,下垂,長1-1.6cm,北腹兩側縫線有明顯的隆脊,初時有毛,後漸變為無毛。種子6-8顆。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700m以上山坡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全草長30-60cm,上部草質,基部木質。小葉3個或脫落,倒長卵形或倒橢圓形,長1-2.5cm,寬4-7mm,先端圓,具小尖,基部楔形,兩面均被白色柔毛,下面可見暗褐色腺點。總狀花序腋生,萼鐘狀,密生長硬毛,花冠紅棕色,比萼長2-3倍。莢果條形,長1-1.6cm,種子6-8枚。

【化學成份】種子含有蛋白質(22%-31%),糖類(9.68%-11.80%),脂質(lipid)(1.61%-3.91%)。蛋白質中主要為球蛋白(globulin),清蛋白(albumin)。

【性味】苦;寒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咽喉腫痛;發熱頭痛;痄腮;乳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味苦,性寒。有清熱消腫。用於急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體炎,乳腺炎。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三葉木藍相關圖片

三葉木藍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三葉羅傘  下一个:三葉槭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