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山礬葉功效和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ShānFánYè

【來源】為山礬科植物山礬的葉。

【原形態】

山礬(《綱目》),又名:鄭花(《山谷內集》),蕓香、柘花、春桂、七裏香、玚花(《綱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黃仔葉柴、小元柴、田螺柴、十裏香。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2.5米。樹皮灰褐色,平滑不裂;小枝無毛。單葉互生;革質;闊披針形,長4~8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成尾狀,基部闊楔形,邊緣微鋸齒,光滑無毛,表面葉脈內凹,背面突起。總狀花序腋生,具毛,長3~5厘米;萼平滑無毛;花瓣白色,長3毫米。果實圓錐形,平滑無毛,萼齒宿存。花期3月。果期8月。

本植物的根(山礬根)、花(山礬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長山谷、溪邊灌叢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

【性味】《綱目》:"酸澀微甘,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收斂。治肺結核咯血,便血,久痢,急性扁桃體炎,急性中耳炎,爛弦風眼。

①《綱目》:"治久痢,止渴。"

②《江西草藥》:"清熱利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汁含漱、滴耳。

【附方】

①治直腸出血與肺結核咯血:山礬葉一至二兩,加入方中煎服,有收斂止血作用。(《衡山民間草藥》)

②治爛弦風眼:山礬葉三十片,老姜三片,浸水蒸熱,洗。(《綱目》)

③治急性中耳炎:鮮山礬葉搗爛,布包絞汁,滴耳。(《衡山民間草藥》)

④治急性扁桃體炎、鵝口瘡:鮮山礬葉適量,搗汁含漱。(《江西草藥》)

【摘錄】《*辭典》

山礬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山礬,結子大如椒,青色,熟則黃色,可食。其葉味澀,人取以漆黃及收豆腐或雜入茶中。

【拼音名】ShānFán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礬科植物山礬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mplocossumuntiaBuch.-Ham·exD·Don[S.CaudataWal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喬木。嫩枝褐色。葉互生;葉柄長0.5-1cm;葉片薄革質,卵形、狹倒卵形、倒披針狀橢圓形,長3.5-8cm,寬1.5-3cm,先端常呈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線具淺鋸齒或波狀齒,有的近全緣;中脈在葉面凹下,側脈和網脈在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4-6條。總狀花序長2.5-4cm,被展開的柔毛;苞片早落,闊卵形至倒卵形,長約1mm,密被柔毛;小苞片與苞片同形;花萼長2-2.5mm,萼筒倒圓錐形,無毛,裂片三角狀卵形,與萼筒等長或稍短於萼筒,背面有微柔毛;花冠白色,5深裂幾達基部,長4-4.5mm,裂片背面有微柔毛;雄蕊25-35,花絲基部稍合生;花盤環狀,無毛;子房3室。核果卵狀壇形,黃綠色,長7-10mm,外果皮薄而脆,朱端宿萼裂片直立,有時脫落。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1500m的山谷、溪邊灌叢中或山坡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葉片多皺縮破碎,棕褐色或黃褐色,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狹倒卵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4.8-6.Ocm,寬1.8-2.1cm,先端常呈尾狀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淺鋸齒或波狀齒,有時近全緣,中脈在上面部分凹下,側脈和網脈在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4-6條;葉柄長2-7mm。

葉薄革質。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同屬植物S.RacemosaRoxb.幹皮溶於丙酮部分對麻醉狗和脊髓貓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對家兔回腸則有抑制。其樹皮可治月經過多。

【性味】酸;澀;微甘;性平

【歸經】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主久痢;風火赤眼,扁桃體炎;中耳炎;咳血;便血,鵝口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含漱、滴耳。

【各家論述】1.《綱目》:治久痢,止渴。2.《江西草藥》:清熱利濕。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山礬葉相關圖片

山礬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山礬花  下一个:山峰西番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