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茶油粑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CháYóuBā

【別名】枯餅、茶枯、茶麩、茶子餅、茶子麩、茶油麩。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種子榨去脂肪油後的渣滓。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melliaolelferaAbel[C.oleosa(Lour.)Rehd.]

【原形態】油茶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4m,稀達8m。樹皮淡黃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7mm,有毛;葉片厚革質,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3.5-9cm,寬1.8-4.2c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亮綠色,無毛或中脈有硬毛,下面中脈基部有毛或無毛,側脈不明顯。花兩性,1-3朵生於枝頂或葉腋,直徑3-5cm,無梗;萼片通常5,近圓形,外被絹毛;花瓣5-7,白色,分離,倒卵形至披針形,長2.5-4.5cm,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數,無毛,外輪花絲僅基部連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絲狀絨毛,花柱先端三淺裂。蒴果近球形,直徑3-5cm,果皮厚,木質,室背2-3裂。種子背圓腹扁,長至2.5cm。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生境分布】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廣泛栽培,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化學成份】從茶油餅中分得山柰酚-3-O-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6→1)-O-α-L-rha-mnopyran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基[(2→1)葡萄糖基](6→1)鼠李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grancosyl-[(2→1)-O-β-D-glucopy-ranosy](6→1)-O-α-L-rhamnopyranoside]及蔗糖(sucmie)。

【藥理作用】油茶餅中所含油茶粗皂甙,在體外對玫瑰色毛癬菌、紅色毛癬菌和鐵銹色小孢子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濃度(MIC)分別為0.375%、5%和5%。茶子餅的提取物結晶I在試管內1mg/ml時,對石膏樣小孢子菌、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癬菌和堇色毛癬菌有殺菌作用。在含有血吸蟲卵的狗糞中加入1%、5%和10%茶子餅粉,置30℃作用24h,糞便孵化轉為陰性,或僅有極少數毛蚴,表明茶子餅有殺滅血吸蟲卵的作用。其他作用參見"油茶子"條。

【性味】辛;苦;澀;平;有小毒

【歸經】脾;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燥濕解毒;殺蟲去積;消腫止痛。主濕疹痛癢;蟲積腹痛;跌打傷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塗。內服:煆存性,研末,3-6g。

【註意】生品慎服,能催吐。《嶺南草藥誌》:"內服必須煆存性,否則有劇烈催吐作用。"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茶油粑相關圖片

茶油粑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茶油  下一个:茶子>>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