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YīnɡGǔ
【別名】鷂婆骨(《陸川本草》)。
【來源】為鷹科動物蒼鷹的骨胳。
【原形態】
蒼鷹(魏淡《文集》),又名:黃鷹(魏淡《文集》),鷞鳩(《爾雅翼》),角鷹(《綱目》),鷂鷹。
體長約50厘米。嘴黑,基部帶暗藍色,蠟膜黃綠色。虹膜金黃色。前額以至後頸為暗石板灰色。羽基白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紋,羽軸黑色;耳羽黑;肩、背、腰及尾上覆羽均石板灰色,肩羽和尾上駁羽有白色橫斑;飛羽暗灰褐色,並有黑褐色的橫斑;內翈雜有灰白色的塊斑;尾羽灰褐,具寬闊的黑褐色橫斑,端緣灰白。下體灰白,喉有黑褐色細紋,胸、腹、兩脅與覆腿羽均雜以黑褐色橫斑,羽軸均為黑褐色;肛周及尾下覆羽白色,有稀少褐色橫斑。腳綠黃,爪銳利,黑色。
棲於山林間。飛行迅速,善能捕取野兔、野鼠、鶉類和野鴨等為食。
本動物的頭(鷹頭)、眼睛(鷹眼睛)、嘴和腳爪(鷹嘴爪)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布】繁殖在我國東北北部;河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等處為旅鳥和冬候鳥。
【性味】
①《醫林纂要》;"辛鹹,溫。"
②《陸川本草》:"鹹,微溫。"
【功能主治】
續筋骨,祛風濕。治損傷骨折,筋骨疼痛。
①《綱目》:"傷損,接骨。"
②《醫林纂要》;"壯筋骨,益氣力,除痹祛風,明目,去積,消雞骨鯁。"
③《陸川本草》:"續筋骨,祛風濕。治損傷,接骨,風濕骨痛。"
【用法用量】內服:酥炙燒存性,2~3錢酒調服;或浸酒飲。
【附方】治傷損,接骨:鷹骨燒灰,每服二錢,酒服,隨病上、下,食前、食後服。(《綱目》)
【摘錄】《*辭典》
鷹骨《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YīnɡGǔ
【英文名】Goshawkbone
【別名】鷂婆骨
【來源】
藥材基源:為鷹科動物蒼鷹的骨胳。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cipitergentilis(Linnaeus)
【原形態】蒼鷹,大型鳥類,體長約50cm。嘴黑色,基部帶暗藍色,蠟膜黃綠色。虹膜金黃色。前額以至後頸為石板灰色。羽基白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紋,羽軸黑色,耳羽黑色;上體為石板灰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白色橫斑;其余雜有灰白、黑褐色斑塊或橫斑。下體灰白。喉有黑褐色細紋,胸、腹、兩脅與覆腿羽均雜有黑褐色橫斑。羽軸均為黑褐色。腳綠黃,爪銳利,黑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山林間。飛行迅速,善能捕取野兔、野鼠等小動物為食。
資源分布:繁殖在我國東北北部;河北、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等處為旅鳥和冬候鳥。
【栽培】野生
【化學成份】骨含大量膠原(bonecollagen),鈣,磷,脂類(lipid)等。
【性味】味辛;鹹;性溫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續筋骨。主筋骨疼痛;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焙脆研末,5-10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