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牙疳藥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YáGānYào

【別名】對坐葉、葉上繡球、四稟關、節節花、骨葉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長節糙耳草HedyotisuncinellaHook.etArn.Var.scabrida[Oldenlandiauncinella(Hook.etArn.)O.Ktunzevar.scabrida(Franch.)Hand.-Mazz.],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曬幹。

【性味】甘、辛,涼。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健脾消積,清熱解毒。用於風濕關節痛,小兒疳積,久瀉,痢疾,牙疳;外用治皮膚瘙癢,結膜炎。

【用法用量】3~6錢,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牙疳藥《*辭典》

【出處】《南寧市藥物誌》

【拼音名】YáGānYào

【別名】節節花(《南寧市藥物誌》),對坐葉、酒藥草、野雞草(《雲南中草藥》),葉上繡球、小繡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粗糙鉤毛耳草的全草或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

粗糙鉤毛耳草,又名:糙葉長節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莖直立,四方形,全體被短毛。單葉對生,革質而租糙,長卵圓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全緣;葉具柄或近無柄。花輪狀簇生,密集,排成圓頭狀花序,腋生戌頂生,花無柄,淺紫紅色。蒴果,小,革質。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於林下草地或路邊草叢中。分布雲南、廣西等地。

【性味】

苦,涼。

①《南寧市藥物誌》:"甘,涼,無毒。"

②《雲南中草藥》:"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

清熱涼血,健脾除濕。治牙疳,小兒疳積,風濕痹痛,

①《南寧市藥物誌》:"清血熱,理牙疳,牙癰。治小兒疳積煩渴,跌打腫痛。"

②《廣西藥植名錄》:"葉:涼血。"

③《雲南中草藥》:"祛風濕,健脾胃。"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泡酒。外用:搗汁塗擦牙齦或含漱;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慢性頭暈痛:對坐葉全草五錢。燉雞服。

②治小兒疳積:對坐葉全草二錢。水煎服。

③治風濕性關節炎:對坐葉根三錢。水煎服或泡酒服。

④治結膜炎:對坐葉全草煎水洗眼。(選方出《雲南中草藥》)

【摘錄】《*辭典》

牙疳藥《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南寧市藥物誌》

【拼音名】YáGānYào

【英文名】all-grassofScabrousSmall-hookedHedyotis

【別名】節節花、對坐葉、酒藥草、野雞草、葉上繡球、小繡球、天麻、骨葉、黑頭草、一掃光、峰窩草、田波浪、白痧藥、蛇草、穿心草、四方梗、狗肝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粗糙鉤毛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edyotisuncindllaHook.etArn.[Oldenlandiauncinella(Hook.etArn.)O.Kuntze]2.Hedyotisuncinella(Hook.etArn.)O.Kuntzevar.scabrida(Franch.)ChunetHow]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碎曬幹。

【原形態】

1.長節耳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除花冠簡喉部和萼裂片有時被毛外,全部無毛。莖粗壯,銳四棱柱形,節間特長。葉對生,無柄或具短柄;托葉三角形,長12mm,基部合生,邊緣有疏離小齒或撕裂狀;葉片紙制裁,長圓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3.7-7.5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側脈4-5對,纖細。花序頂生或腑生,密集成頭狀,直徑12-16mm;無總花梗;花無梗或梗極短,萼簡倒圓錐形,長約1mm,先端4深裂,裂片長約3mm;花冠白色,簡狀,長約2mm;雄蕊著生於花冠簡喉部,內藏;柱頭2裂,粗糙。蒴果倒卵形,長2mm,直徑1.8-2mm,先端平,具宿存萼裂片,熟時2理解。種子有棱。花期夏季。

2.糙葉長節耳草多年生草本,高20-35cm。莖被短毛。葉對生;長卵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輪狀簇生,密集成圓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無柄,淺紫紅色。蒴果小,革質。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疏林下或幹燥曠地。

2.生於林下草地或路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1.分布於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2.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1)長節耳草莖略具四棱,節間長6-11cm。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者展平後呈矩圓狀披針形或矩圓狀卵形,長3-8cm,先端漸尖,基部下延或楔尖,側脈4-5對;托葉三角形,基部合生;葉柄短。花序頂生或腋生,密集成頭狀;花4數,萼簡倒圓錐形,裂片披針形,花冠類白色,裂片披針形,雄蕊著生於花冠簡喉部。蒴果倒卵形,開裂為2果瓣,具宿萼。氣微味淡。

(2)糙葉長節耳草與長節耳草的主要區別:莖有短毛;葉革質而粗糙;花淡紫色。

【性味】味辛;甘;微苦;性平

【歸經】胃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健脾消積。主牙疳;小兒疳積;風濕關節炎;泄瀉;痢疾;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泡灑。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南寧市藥物誌》:清血熱,理牙疳,牙癰。治小兒疳積煩渴,跌打腫痛。

2.《廣西藥植名錄》:葉:涼血。

3.《雲南中草藥》:祛風濕,健脾胃。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牙疳藥相關圖片

牙疳藥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鴨嘴癀  下一个:牙新淵>>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