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ZìXiāoRónɡ
【別名】十字珍珠草(《本草求原》),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換(《嶺南采藥錄》),通心蓉(《廣東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豬屎豆的莖葉。夏、秋季采收。
【原形態】
大豬屎豆,又名:凸尖野百合。
亞灌木狀草本,高1~2米。莖、枝被絹毛。單葉,大,質薄,矩圓形,有時為倒披針狀矩圓形,長5~12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有小尖頭,基部楔形,上面禿凈,下面有絹質短柔毛;托葉小,錐尖,宿存。總狀花序疏散,有花20~30朵,長達30厘米;小苞片2,線狀披針形;花柄與萼等長;萼長8~12毫米,被絹質柔毛,萼管短,5深裂,裂齒披針形;花冠蝶形,金黃色,長1.8厘米,旗瓣圓形,翼瓣較短,龍骨瓣與翼瓣等長,極內彎,有喙;雄蕊10,單體,花藥兩型;雌蕊1,花柱長。莢果矩圓形,長4~5厘米,禿凈,有柄。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本植物的根(自消容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我國南部有栽培。分布廣東、廣西、雲南、貴州、臺灣等地。產於廣東。
【性狀】幹燥的枝直徑約4~8毫米,有稍凸起之縱棱。葉多破碎,上面為灰褐色或灰綠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見到宿存的小托葉,色黃,貼伏於葉柄下兩旁。氣微,味淡。以葉多,完整,幹燥者為佳。
【化學成份】含野百合堿2~3%。
【藥理作用】
①抗腫瘤作用
野百合堿(參見"野百合"條)對小鼠肉瘤S-180、S-37及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的生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大葉豬屎青堿經各種檢查,可能即系野百合堿,對小鼠移植性腫瘤細胞具有較明顯的破壞作用,對瘤細胞的有絲核分裂或增殖發育有較明顯的抑制,主要在於破壞細胞的蛋白合成和代謝,從而促進其退行性變。
②對肝的損害及毒性
野百合喊對狗的亞急性毒性,主要表現為肝臟的嚴重損害,動物不進食,肝功能衰竭;毒性的潛伏期較長,常於停藥後方出現。小鼠的急性半數致死量,大葉豬屎青堿腹腔註射時為700±57.3毫克/公斤;亞急性半數致死量為341.7±17.8毫克/公斤。對小鼠及狗的各種檢查顯示,其主要毒性為對肝臟的損害,此與雙稠吡咯啶生物堿的性質是一致的。
【功能主治】
治咳嗽吐血,腫脹,牙痛,小兒頭瘡。
①《牛草藥性備要》:"治腫脹,敷大惡瘡。"
②《本草求原》:"消瘡毒,專治小兒頭瘡成堆,煎水洗,或為末用油搽。"
③《嶺南采藥錄》:"治牙痛,取其葉約十片,與鹹雞蛋一枚,同煎濃,加鹽少許飲之:外敷消腫脹,"
④《生草藥手冊》:"治熱咳吐血,水腫,小兒皮色黃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臨床應用】
①治療白血病
從大葉豬屎豆種子中分離出的生物堿-野百合堿,據分析與草藥農吉利中分離出的農吉利甲素性質相同(參見"野百合"條)。曾試治白血病26例,獲得暫時緩解者(血液中幼稚細胞消失,骨髓象恢復正常或好轉,臨床癥狀消失,全身情況明顯好轉)2例,暫時好轉者(血象明顯好轉,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全身情況好轉)4例,血象進步者(血液中幼稚細胞減少,癥狀減輕不明顯,全身情況維持原狀)8例。總有效率為56%。治療方法:一般每日用100~200毫克,一次或分二次靜滴或靜註,連續2星期左右。如血象不見進步,則停用野百合堿,改用其他藥物治療;如血象有所進步,或雖無明顯進步而全身情況尚好者,仍可繼續用藥。用藥時間最長者為30天,總量6.0克。但考慮到野百合堿有一定的毒性,故建議總療程不超過15天,總量不超過2.5克。據本組病例的觀察體會,有效病例在用藥後的5~7天,血象開始好轉,平均在12天時血象好轉最明顯;但有效時期較為短促,最短的僅3~5天,最長也不過1個多月。野百合堿對肝臟有毒性損害,但個體差異很大。肝臟受損的主要表現是血清谷丙轉氨酶的上升,且往往在用藥後1~2個月始表現出來。肝臟損害嚴重者甚至可以致死,故臨床應用必須十分慎重!
②治療惡性腫瘤
曾用野百合堿治療21例,其中皮膚癌4例,基底細胞癌3例,宮頸癌4例,惡性淋巴瘤3例,頭頸部腫瘤4例,食道癌1例,肺癌1例,縱隔腫瘤1例。結果顯效2例,有效1例。顯效標準是癥狀基本緩解或大部分緩解,腫瘤縮小一半以上;有效是癥狀有所改善,腫瘤縮小一半以下。治療方法及劑量:㈠外敷粉劑,15~80毫克/天,總量最小765毫克,最大1520毫克;㈡局部瘤內註射,30~100毫克/天,總量最小165毫克,最大2000毫克;㈢肌肉註射,15~50毫克/天,總量600毫克;㈣靜脈註射或滴註,100~200毫克/天,總量一般在3000毫克左右;㈤動脈插管推註,多數為200毫克/天,總量一般在3000毫克左右。根據病變的不同,分別采用上述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方法,療程一般為2~3周。毒性反應:可影響肝、腎及造血功能;一般副作用有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無力、頭暈、頭痛等。
【摘錄】《*辭典》
自消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ZìXiāoRónɡ
【英文名】StemandleafofAssanCrotalaria
【別名】十字珍珠草、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換、通心容、豬鈴豆、響鈴豆、野靛葉、牙益路之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大豬屎豆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otalariaassamicaBent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去凈雜質,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大豬屎豆直立灌木狀草本,高1-2m。莖和枝均有絲光質短柔毛。單葉互生,膜質;葉柄長2-3mm;托葉小,鉆形,宿存;葉片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5-12cm,寬2-2.5cm,先端鈍,有小尖頭,基部楔形,上面無毛,下面有絹質短柔毛。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疏生,有花20-30朵,花梗長約1cm;小苞片2,線狀披針形;花萼長12-16mm,5深裂,裂片披針形,長約12-15mm;蝶形花冠,金黃色,伸出萼外,長達2cm;雄蕊10,單體,花藥異型;雌蕊1,花柱長,彎曲。莢果長圓形,上部寬大,下部較狹,長約5cm,寬1.5-2cm。種子多數。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分布於臺灣、湖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多栽培於我國南部。
【性狀】莖枝直徑4-8mm,有稍凸起之縱棱。葉多破碎,上面灰褐色或灰綠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見到宿存的小托葉,色黃,貼伏於葉柄下兩旁。氣微,味淡。以葉多、完整、幹燥者為佳。
【化學成份】莖葉含野百合堿(monocrotaline)。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野百合堿(參見野百合條)對小鼠肉瘤S-180、S-37及淋巴肉瘤1號腹水型的生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大葉豬屎青堿經各種檢查,可能即系野百合堿,對小鼠移植性腫瘤細胞具有較明顯的破壞作用,對瘤細胞的有絲核分裂或增殖發育有較明顯的抑制,主要在於破壞細胞的蛋白合成和代謝,從而促進其退行性變。
【毒性】
1.野百合堿對狗的亞急性毒性,主要表現為肝臟的嚴重損害,動物不進食,肝功能衰竭;毒性的潛伏期較長,常於停藥後方出現。
2.小鼠的急性半數致死量,大葉豬屎青堿腹腔註射時為700土57.3mg/kg;亞急性半數致死量為341.7±17.8mg/kg。對小鼠及狗的各種檢查顯示,其主要毒性為對肝臟的損害,此與雙稠吡咯啶生物堿的性質是一致的。
【性味】淡;寒;有毒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水消腫。主小兒頭瘡,口瘡,牙痛,肺熱咳嗽咯血,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水腫,腎結石,膀胱炎,風濕骨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或搗爛敷。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腫脹,敷大惡瘡。
2.《本草求原》:消瘡毒,專治小兒頭瘡成堆,煎水洗,或為末用油搽。
3.《嶺南采藥錄》:治牙痛,取其葉約十片,與鹹雞蛋一枚,同煎濃,加鹽少許飲之;外敷消腫脹。
4.《生草藥手冊》:治熱咳吐血,水腫,小兒皮色黃瘦。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