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刺果藤功效和作用

【別名】大膠藤、牛蹄麻、雞冠麻

【來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asperaColebr.,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雲南。

【性味】澀、微苦,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壯筋骨。主治產後筋骨痛,風濕骨痛,腰肌勞損。外用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服。鮮根搗爛,酒炒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刺果藤《中華本草》

【出處】始載於《廣東植物誌》。

【拼音名】CìGuǒTénɡ

【英文名】Scabrousbuttneria

【別名】大膠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刺果藤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yttneriaasperaColebr.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刺果藤木質大藤本。小枝的幼嫩部分略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8cm,被毛;葉寬卵形、心形或近圓形,長7-23cm,寬5.5-16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形,上面幾無毛,下面被白色星狀短柔毛;基生脈5條。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淡黃白色,內面略帶紫紅色;萼片卵形,長約2mm,被短柔毛,先端急尖;花瓣5,與萼片互生,先端2裂並有長條形的附屬體,約與萼片等長;雄蕊合生成筒,發育雄蕊和退化雄蕊各5;子房5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圓球形或卵狀圓球形,直徑3-4cm,生多數短粗刺和短柔毛。種子長圓形,長約12mm,成熟時黑色。花期春、夏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疏林中或山溪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味】味辛苦;辛;性微濕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強筋骨。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莖:有祛風濕,壯筋骨功能。用於產後筋骨痛,風濕骨痛,腰肌勞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刺果藤相關圖片

刺果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刺瓜米草  下一个:刺果衛矛>>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