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大樹跌打功效和作用

【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DàShùDiēDǎ

【來源】為大批科植物黃桐的樹皮及葉。全年采皮,夏、秋采葉,曬幹。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6~20米。樹皮茶褐色;嫩枝、花軸、苞片及托葉均被黃色星狀茸毛。葉常聚生於枝頂,脫落後留下顯著的葉底,葉片薄革質,近圓形至橢圓形或寬卵形,長10~20厘米,寬7~14厘米,兩面被裏狀茸毛,下面較密;葉柄有密星狀毛,長4~9厘米,近葉柄處具2枚凸起的黃色腺體。花單性,雌雄異株,無花瓣;組成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腋生;雄花花萼杯狀,頂端3~5波狀淺裂,雄蕊5~9,花藥4室;雌花花萼3~5波狀淺裂,密被星狀毛,子房2~3室,花柱2~3,極短。蒴果近圓球形,具短柄,直徑約1厘米,密被黃色星狀毛;種子3枚,呈略具三棱的長圓柱狀或狹長卵形,黃褐色。花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山坡叢林中,亦有栽培。分布雲南、廣東等地。

【性味】《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辛,熱,有毒。"

【功能主治】

①《廣西植物名錄》:"樹皮,治瘧疾。"

②《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祛瘀生新,消腫鎮痛,舒筋活絡。治骨折,跌打勞傷,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腰腿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本品多外用。研細後用棉花墊於患部包上此藥。以防刺激皮膚。內服:煎湯,0.5~1錢;或浸酒。

【註意】孕婦與體弱者忌服。

【附方】治跌打損傷:大樹跌打、野蘆子,吊吊香。水煎或酒引服。(《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大樹跌打《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DàShùDiēDǎ

【英文名】BarkofChineseEndospermum

【別名】黃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黃桐的樹皮及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ndospermumchinenseBent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皮,夏、秋采葉,曬幹。

【原形態】黃酮落葉喬木,高6-20m。樹皮茶褐色色;小枝粗厚,灰褐色,嫩枝、花序、葉柄及托葉均密被黃色星狀茸毛。葉互生,常聚生於枝頂,脫落後留下顯著的葉痕;葉柄長4-9cm,約與葉片等長,密被星狀毛,背面頂端近葉片處有兩枚黃色大腺體;托葉鉆形,長約3mm;葉片近圓形至橢圓形、闊卵形或多少倒卵形,長8-20cm,寬4-14cm,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渾圓、截平或闊楔形,全緣,兩面被星狀毛,上面近無毛,下面較密,側脈5-7對,在第二或第三對的末端又各具一枚黃色、凸起的腺體。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腋生;花單性異株,雄花序長16-20cm,腋生於枝近頂部;苞片肥厚,長1-1.5mm;萼杯狀,邊緣具3-4淺波狀圓齒,外面被黃色星狀毛;雄蕊5-8枚,著生於長約4mm的延長的花托上,花藥4室;雌花序長6-10cm;苞片闊三角形,肥厚;花萼杯狀,邊緣3-5波狀齒裂;子房圓球形,2-3室,花柱極短,合生成盤狀;花盤薄而扁平,具2-4枚三角狀裂齒。果近圓球形,具短柄,長約1cm,密被黃色星狀毛;種子3顆,略具三棱的長圓柱狀或呈狹長卵形,黃褐色。花、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資源分布:生於山脊、斜坡疏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葉寬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薄革質,棕綠色,長10-18cm,寬7-14cm,背面頂端近葉片處有2枚黃色大腺體。氣微,味苦澀。

【性味】味辛;性熱;有毒

【歸經】肺;腎經

【功能主治】祛瘀定痛;舒筋活絡;截瘧。主骨折;跌打勞傷;風寒濕痹;瘧疾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細後,用紗布先少墊於患處,然後再敷此藥。內服:煎湯,1-3g;或浸酒。

【註意】孕婦與體弱者忌服。

【各家論述】1.《廣西植物名錄》:樹皮,治瘧疾。2.《雲南思茅中草藥選》:祛瘀生新,消腫鎮痛,舒筋活絡。治骨折,跌打勞傷,風寒濕痹,關節疼痛,腰腿痛,四肢麻木。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大樹跌打相關圖片

大樹跌打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大石棗  下一个:大樹甘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