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大羽蘚功效和作用

【出處】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DàYǔXiǎn

【英文名】cymbifoliumThuidium

【來源】

藥材基源:為羽蘚科植物大羽蘚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uidiumcymbifolium(Doz.EtMolk.)Doz.etMolk.[HypnumcymbifoliumDoz.etMolk.;ThuidiumjaponicumDoz.etMolk.exLac.]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民間一般取本品烤幹備用。

【原形態】植物體交織成片,鮮綠色、黃綠色。莖匍匐,一般規則二至三回羽狀分枝。鱗毛多數,披針形至線形,分叉。莖葉三角狀卵圓形或闊三角形,具褶,先端延長成6-16枚細胞單列組成的長毛尖;邊緣具細齒;中肋粗壯,止於葉尖,背具刺疣;中部細胞卵菱形至長圓形,具單疣。枝葉凹,內彎,長卵形,短尖,邊具細齒。中肋達葉長度的2/3,中部細胞多角形、菱形。雌雄異株。蒴柄細長;孢蒴長卵形,彎曲;蒴蓋具斜喙;蒴帽兜形,平滑。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巖石表面、林地濕土面及樹幹上。

資源分布:產於陜西、江蘇、浙江、湖北、雲南、西藏等省區。

【性味】淡;涼

【歸經】心;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拔毒;生肌。主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加菜油調敷或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味淡,性涼。有清熱、拔毒、生肌等功能。用於治水火燙傷。民間一般取本品烤幹,研末,加菜子油外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大羽蘚相關圖片

大羽蘚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大羽鐵角蕨  下一个:大棗>>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