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GānZhePí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皮。
【化學成份】甘蔗皮的蠟中含醛類、醇類、酸類和烴類等成分,還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
【功能主治】治小兒口疳,禿瘡,坐板瘡。
【用法用量】外用:煆存性研末撒或調敷。
【附方】
①治小兒口疳:蔗皮燒研摻之。(《簡便單方》)
②治鬎癧初起:紫甘蔗皮燒存性,香油調搽。(《百草鏡》)
③治坐板瘡:甘蔗皮燒存性,香油調塗。(《周益生家寶方》)
【摘錄】《*辭典》
甘蔗皮《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綱目》。
【拼音名】GānZhePí
【英文名】Sugarcanepeel.,Seweetcanepeel.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ccharumsinensisRoxb.
采收和儲藏:取甘蔗削下莖皮,曬幹。
【原形態】甘蔗,多年生草本。稈高約3m,粗2-5cm,綠色或棕紅色,稈在花序以下有白色絲狀毛。葉鞘長於節間,無毛,僅鞘口有毛;葉舌膜質,截平,長約2mm;葉片扁平,兩面無毛,具白色肥厚的主肪,長40-80cm,寬約20mm。花序大型,長達60cm,主軸具白色絲狀毛;穗軸節間長7-12mm,邊緣疏生長纖毛;無柄小穗披針形,長4.5-5mm,基盤有長於小穗2-3倍的絲狀毛;穎的上部膜質,邊緣有小毛,第1穎先端稍鈍,具2脊,4脈,第2穎舟形,具3脈,先端銳尖;第1外稃長圓狀披針形,有1脈,先端尖,第2外稃狹窄成線形,長約3mm,第2內稃披針形,長約2mm。有柄小穗和無柄小穗相似;小穗柄長3-4mm,無毛,先端稍膨大。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為我國南方各地常見有栽培植物。
資源分布:為我國南方各地常見有栽培植物。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小兒口疳;禿瘡;坐板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煆存性研末撒或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