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GōuJúYè
【別名】臭橘葉(《夏子益治奇疾方》)。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枸橘的葉片。
【化學成份】葉含枳屬甙、新枳屬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樹甙。花含枳屬甙。
【性味】《綱目》:"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
理氣,祛風,消腫,散結。
①《茶譜》:"嫩葉煎湯代茶,去風。"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行氣,消結,止嘔。治噎膈反胃,嘔吐,口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或炒研作散劑。
【附方】
①治下痢膿血,後重:枸橘葉、萆薢,等分,炒存性,研,每茶調下二錢服。又治喉瘺,消腫導毒。(《綱目》)
②治咽喉生瘡,層層如叠,不痛,日久有竅出臭氣,廢飲食:臭橘葉,煎湯連服。(《夏子益治奇疾方》)
【摘錄】《*辭典》
枸橘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GōuJúYè
【英文名】LeafofTrifoliate-orange
【別名】臭橘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tuifoliata(L.)Raf.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ncirustuifoliata(L.)Raf.[Citrustrifoliata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葉,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枸橘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無毛;分枝多,小枝呈扁壓狀。莖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長1-5cm,刺基部扁平。葉互生,三出復葉;葉柄長1-3cm,寬2-5mm;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6cm,寬0.7-3cm,先端微凹或圓,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明顯小鋸齒;側生小葉較小,橢圓狀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時在主脈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點。花白色,具短柄,單生或成對生於二年生枝條葉腋,常先葉開放,有香氣;萼片5,卵狀三角形,長5-6mm;花瓣5,倒卵狀匙形,長1.5-3cm,寬0.5-1.5cm;雄蕊8-20或更多,長短不等;雌蕊1,子房近球形,密被短柔毛,6-8室,每室具數枚胚珠,花柱粗短,柱頭頭狀。柑果球形,直徑2-5cm,熟時橙黃色,密被短柔毛,具很多油腺,芳香,柄粗短,宿存於枝上。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栽培於路旁、庭園作綠籬。
資源分布:陜西、甘肅、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葉多為三出復葉,小葉片卷曲,完整者展平後呈橢圓形至倒卵形,長1.5-5cm,寬1-3cm,先瑞圓或微凹,基部楔形,稍不對稱,邊緣有波形鋸齒,上面暗黃綠色,主脈被疏短柔毛,下面發黃綠色,對光透視有多數透明腺點;總葉柄長0.5-3cm,具翼,寬3-5mm。微革質而脆。有特異香氣,味辛辣、微苦。
【化學成份】葉含枳屬甙(poncirin),新枳屬甙(neoponcirin),柚皮甙(naringin)和野漆樹甙(rhoifolin)等黃酮化物。
【性味】辛;溫
【歸經】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理氣止嘔;消腫散結。主噎膈;反胃;嘔吐;梅核氣;疝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鮮品30g;或炒研末,第次3-6g。
【各家論述】
1.《茶譜》:嫩葉煎湯代茶,去風。
2.《上海常用中草藥》:行氣,消結,止嘔。治噎膈反胃,嘔吐,口瘡。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