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HuāMùXu
【別名】扁豆子、苜蓿草、野苜蓿
【來源】豆科花苜蓿TrigonellaruthenicaL.,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東北、華北、內蒙古、陜西、甘肅、四川。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止血。藏醫配其他藥物治療發燒,肺熱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花苜蓿《*辭典》
【出處】《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拼音名】HuāMùXu
【別名】奇爾克、納林-胡岑格(蒙名),布斯項(藏名)。
【來源】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6~7月采,洗凈,去殘葉、須根,晾幹。
【原形態】
花苜蓿,又名:扁豆子、野苜蓿。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較粗長。莖、枝四棱形,有白色柔毛。葉具3小葉,中間小葉卵形、狹卵形或倒卵形,長5~12毫米,寬3~7毫米,先端圓形或截形,微凹或有小尖頭,邊緣有鋸齒,側生小葉略小;葉柄長約5毫米,有白色柔毛;托葉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長12~20毫米,有花3~8朵;花小;花梗長約1毫米;萼簡鐘狀,長約4毫米,萼齒三角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黃色,有紫紋。莢果扁平,矩圓形,長7~10毫米,寬約5毫米,表面有橫紋,先端短尖。種子2~4個,矩形。黃褐色。
【生境分布】生於沙地、渠邊、路旁、田埂、山坡。分布遼寧、吉林、甘肅、陜西、青海、內蒙古、四川等地。
【性味】《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苦,寒。"
【功能主治】《青藏高原藥物圖鑒》:"退燒,消炎,止血。內服治肺熱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外用:熬膏塗。
【摘錄】《*辭典》
花苜蓿《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拼音名】HuāMùXu
【英文名】HerbofRussianFenugreek
【別名】奇爾克、納林-胡岑格、布斯項、扁豆子,野苜蓿。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igonellaruthenicaL.[MedicagoruthenicaLedeb.]
采收和儲藏:6-7月采收全草,洗凈,除去殘葉、須根,晾幹。
【原形態】花苜蓿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主根粗壯。莖上升或直立,四棱形,有白色柔毛。三出復葉;頂生小葉片卵形、狹卵形或倒卵形,長5-12mm,寬3-7mm;先端圓形或截形,微凹或有小尖頭,邊緣有鋸齒,側生小葉較小,葉柄長約5mm,有白色柔毛;托葉披針形,基部具牙齒或裂片,有伏毛。總狀花序膠生,長12-20mm,有花3-8朵,花小,花梗短,約1mm;花萼鐘狀,長約3mm,萼齒三角形,被白柔毛,花冠蝶形,黃色,具紫紋,旗瓣長圓狀倒卵形,先端微缺,翼瓣近長圓形,朱端圓而寬,基部具長爪和耳,龍骨瓣較短;雄蕊二體。莢果扁平,長圓形,長7-10mm,寬約5mm,表面有網紋,頂部有彎曲的短喙。種子2-6顆,黃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沙地、渠邊、路旁、田埂、山坡。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四川。
【性狀】性狀鑒別全草長20-80cm。主根粗壯,須根多已除去。莖多分枝,具四棱,有稀疏的類白色短柔毛。三出復葉;托葉披針形,基部有牙齒或裂片,有伏毛;小葉3,多皺縮或脫落,完整者展平後呈倒卵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0.5-1.5cm,寬1.5-4mm,邊緣具鋸齒,葉脈明顯,有短柄。氣微,味淡。
【性味】苦;寒
【歸經】肝;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止血。主發熱;咳嗽;痢疾;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熬膏塗。
【各家論述】《青藏高原藥物圖鑒》:退燒,消炎,止血。內服治肺熱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