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黃藥子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HuánɡYàoZǐ

【別名】黃獨、零余薯、金線吊蝦蟆、香芋、黃狗頭

【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黃獨DioscoreabulbiferaL.,的塊莖。冬前采挖塊莖,洗凈,切片曬幹。

【原形態】零余子:葉腋處的黃褐色珠芽,直徑約1厘米。

【性味】苦、辛,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化痰散結,涼血止血。用於甲狀腺腫大,淋巴結結核,咽喉腫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腫;外用治瘡癤。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搗爛或磨汁敷患處。

【備註】(1)本品塊莖和零余子,含有毒成分,服過量可引起口、舌、喉等處燒灼痛、流涎、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瞳孔縮小,嚴重的出現昏迷,呼吸困難和心臟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洗胃,導瀉,內服蛋清或葛粉糊及活性炭;飲糖水或靜脈滴註葡萄糖鹽水,亦有用綠豆湯內服;或用崗梅半斤,清水5碗煎至2碗飲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黃藥子《*辭典》

【出處】《本草圖經》

【拼音名】HuánɡYàoZǐ

【別名】黃藥(《日華子本草》),黃藥根(《開寶本草》),木藥子、大苦(《綱目》)。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黃獨的塊莖。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產者為佳。將塊莖挖出,去掉莖葉,洗凈泥土,橫切成厚約1~1.5厘米之片,曬幹。

【原形態】

黃獨(《唐本草》),又名:土卵(《唐本草》),金線吊蝦嫫、山慈姑(《植物名實圖考》),零余薯、黃蝦蟆、毛卵陀、鐵秤陀、黃金山藥、金絲吊蛋、薯瓜乳藤、黃座勒、土芋、板薯、淮山薯、苦茅薯、草蔸薯、土首烏、草蔸苕、雷公薯。

多年生草質纏繞藤本。塊莖單生,球形或圓錐形,直徑3~10厘米,外皮暗黑色,密生須根。莖圓柱形,長可達數米,綠色或紫色,光滑無毛;葉腋內有紫棕色的球形或卵形的珠芽。葉互生;葉片廣心狀卵形,長7~22厘米,寬7~8厘米,先端尾狀,基部寬心形,全緣,基出脈7~9條;葉柄扭曲,與葉等長成稍短。花單性,雌雄異株;小花多數,黃白色,呈穗狀花序,腋生;花基部均有苞片2,卵形,先端銳尖;雄花花被6片,披針形,雄蕊6,花絲很短;雌花花被6片,披針形,先端鈍尖,子房下位,3室,花柱3裂。蒴果下垂,長橢圓形,有3個膜質的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於山谷、河岸、路旁或雜林邊緣。分布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四川、臺灣等地。在河北、山東等地有栽培。主產湖北、湖南、江蘇。此外,河北、山東、浙江、安徽、四川、雲南、貴州、福建等地亦產。

【性狀】幹燥的塊莖為圓形或類圓形的片子,橫徑2.5~6厘米,長徑4~7厘米,厚0.5~1.5厘米。表面棕黑色,有皺紋,密布短小的支根及黃白色圓形的支根痕,微突起,直徑約2毫米,一部分栓皮脫落,脫落後顯露淡黃色而光滑的中心柱。切面淡黃色至黃棕色,平滑或呈顆粒狀的凹凸不平。質堅脆,易折斷,斷面子坦或呈顆粒狀。氣微,味苦。以身幹、片大、外皮灰黑色、斷面黃白色者為佳。

【化學成份】半幹燥塊莖含蔗糖約22.5%、還原糖0.69%、澱粉2.5%、皂甙、鞣質。還含黃獨素B,CB,C)與薯蕷皂甙元。野生的含黃獨素A,B,C。南京市售商品中不含薯蕷皂甙元但含一種熔點為285~288℃的結晶,含量0.2%。雲南師宗樣品含薯蕷皂甙元1.69%,楚雄、麗江、蒙自、車裏之樣品含量甚微。印度產黃獨只含痕跡的皂甙,而巴西產的塊莖含皂甙5.77%。

【藥理作用】

①對甲狀腺的影響

將含2~10%的黃藥子飼料餵養正常大白鼠,4周後對體重及甲狀腺功能(基礎代謝、甲狀腺重量及其含碘量)均無影響;黃藥子對硫氧嘧啶與磺胺吡啶等抗甲狀腺藥物所造成的甲狀腺腫(體重、基礎代謝率、甲狀腺重量及含碘量、血清蛋白結合碘等指標)無影響,而對0.1%硫氰酸鉀造成的輕度甲狀腺腫有對抗作用,黃藥子對缺碘食物所致甲狀腺腫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表現在腫大的甲狀腺重量減輕、腺組織和血清蛋白結合碘增加,對大白鼠自發性甲狀腺腫亦能改善,黃藥子的此項治療作用可能是其中含碘所致。從湘西購得的黃藥子每公斤含碘量14.3毫克,若一個病人每日服黃藥子2錢,其中含碘約90微克,比人的日需量高些,無疑會增加甲狀腺聚碘,迅速合成甲狀腺素,血中甲狀腺素濃度增加,抑制垂體前葉分泌過多的促甲狀腺素,腫大的甲狀腺因之縮小。但用含碘量較高的紅藥子(與黃藥子同科)進行實驗,不能解除硫氰酸鉀的致甲狀腺腫作用。

②其他作用

黃藥子酊劑與煎劑對離體蛙心和在位蛙心均有抑制作用,對離體兔腸亦表現抑制,對未孕家兔與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出現強直性收縮與節律性收縮,對子宮的興奮作用,可被苯海拉明所取消。黃藥子上述作用酊劑較煎劑強而快。黃藥子根莖的丙酮提取物註射於大鼠腹腔,可抑制進食。幹的氣性球根含皂甙,對豚鼠血的溶血指數為1:30。

【炮制】揀凈雜質,剪去須毛,洗凈,潤透後切成小塊,曬幹。

【性味】

苦,平。

①《日華子本草》:"涼。"

②《開寶本草》:"苦,平,無毒。"

③《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歸經】《本草經疏》:"入手少陰、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

涼血,降火,消癭,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癭氣,瘡癰瘰癧。

①《開寶本草》:"主諸惡腫瘡瘺,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塗。"

②《綱目》:"涼血,降火,消虞,解毒。"

③《江蘇植藥誌》:"治腰酸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註意】《本草經疏》:"癰疽已潰不宜服,癰疽發時不焮腫、不渴、色淡、脾胃作泄者,此為陰癥,當以內補為急,解毒次之,藥子之類宜少服,止可外敷。"

【附方】

①治吐血不止:黃藥子(萬州者)一兩,搗碎,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熱服。(《聖濟總錄》黃藥湯)

②治吐血:真蒲黃,黃藥子等分。用生麻油調,以舌舐之。(《百一選方》)

③治鼻衄不止:黃藥子一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煎阿膠湯調下。良久,以新汲水調生面一匙投之。(《聖濟總錄》黃藥散)

④治瘡:黃藥子四兩,為末,以冷水調敷瘡上,幹而旋敷之。(《簡要濟眾方》)

⑤治天泡水瘡:黃藥子末搽之。(《瀕湖集簡方》)

⑥治縮腳腸癰,幹黃獨一兩,煎服。不可多用。(《浙江民間草藥》)

⑦治纏喉風,頤頷腫及胸膈有痰,湯水不下者:黃藥子一兩,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下。吐出頑痰。(《扁鵲心書》黃藥子散)

⑧治熱病、毒氣攻咽喉腫痛:黃藥一兩,地龍一兩(微炙),馬牙消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以蜜水調下一錢。(《聖惠方》)

⑨治癭氣:黃藥子一斤,浸洗凈,酒一鬥浸之。每日早晚常服一盞。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鬥門方》)

⑩降氣治胃痛:黃藥(炒過)、陳皮、蒼術、金錢草各二錢,土青木香一錢五分。研粉服或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⑾治魚口,腰膝疼痛:黃獨根五至八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⑿治睪丸炎:黃獨根三至五錢,豬瘦肉四兩。水燉,服湯食肉,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⒀治扭傷:黃獨根、七葉一枝花(均鮮用)各等量,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⒁治腹瀉:黃藥子研末,每次一錢,開水吞服。(《貴州草藥》)

⒂治疝氣、甲狀腺腫、化膿性炎癥:黃藥子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⒃治瘰癧:黃獨鮮塊莖二至三兩,鴨蛋1枚。水煎,調些酒服。(《福建中草藥》)

⒄治百日咳。黃藥子三至五錢。冰糖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黃藥根,解少陰之熱,相火自不妄動而喉痹瘳矣。蛇犬咬毒,亦血分受熱所傷故也,苦寒能涼血,得土氣之厚者,又能解百毒也。"

②《本草匯言》:"黃藥子,解毒涼血最驗,古人於外科,血證兩方嘗用。今人不復用者,因久服有脫發之虞,知其為涼血、散血明矣。"

【臨床應用】

①治療甲狀腺腫

對各種類型的甲狀腺腫,均有一定效果。制劑用量各地不盡相同,觀察對象亦有差異。㈠用黃藥子半斤,水煎2次,濾液混合,再加白酒400毫升(不加亦有效),共成2400毫升.每次5毫升,每日2次,飯後服。或將黃藥子研粉,每日3分,分服或頓服。10天為一療程,停藥3~5日再行第二、三療程。治療Ⅰ~Ⅳ度的地方性甲狀腺腫127例,服藥月余後,全部患者頸圍都有不同程度的縮小,其中治愈率為67.8%。㈡用未經炮制的黃藥子燉服,每日5錢,連服5~8周。觀察25例甲狀腺腺瘤,治療後3例腺瘤完全消失,17例腫物顯著縮小,1例停藥後復發,但再次治療,仍有效果。部分病例服藥後訴口幹。㈢黃藥子漫酒(每升浸液含生藥200克),每日100毫升分3~4次服。一般腺瘤總量用至2升左右即足,腺癌應服3個月以上。治療甲狀腺腺瘤7例,甲狀腺癌2例,甲狀腺功能亢進2例,性質不明的甲狀腺腫2例,除3例無效外,其余均消退一半以上(平均頸圍直徑縮小25%以上),其中6例消退80%以上或完全消失。副反應:2例有消化道反應,惡心嚴重,影響服藥;2例因肝細胞損害出現黃疸,多因劑量過大所致。故服藥總量達3升時應停服10天,並檢查肝功能情況,若出現黃疸應立即停藥,及時處理。認為黃藥子酒對甲狀腺瘤似能部分代替手術摘除,對於甲狀腺癌,配合手術治療,可提高療效。㈣將黃藥子制成流浸膏,每日3~6毫升(每3毫升相當於原生藥1錢),分3次於食後服。治療甲狀腺中毒癥26例,4例臨床癥狀於用藥後2~3天消失。21例平均於用藥後4~6天顯著進步,1例無效。大部分病例基礎代謝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頸圍有不同程度的縮小。各地經驗均證明,療效與年齡、病程有關。年齡較輕、病程較短的,療效較好。

②治療百日咳

取鮮黃獨根塊或果實3~5錢(3~5歲小兒用量),加冰糖3錢燉服。日服1劑,治療50余例均痊愈。另有用黃藥子果(切片)3~5錢,加水400毫升,冰糖適量燉服,每日2次,用於鎮咳有良好效果。觀察78例咳嗽患者,痊愈69例。好轉7例,無效2例。一般服藥1~2天即可奏效,頑固性幹咳可連服4天。對炎癥明顯的咳嗽患者,宜酌情加用抗感染藥。。③治療食道癌、胃癌

取黃藥子10兩,以62度白酒浸泡。日服浸液50~100毫升。分數次服。治療食道癌及其他消化系統癌癥28例,用藥後18例自覺癥狀基本好轉,其余亦明顯好轉。個別服藥酒後,發現對肝臟有不良影響。又報道以黃藥子針劑治療食道癌、胃癌23例,對控制癥狀、改善病情有一定效果。

【備註】歷代《本草》關於黃藥子的原植物,記載不一,且與紅藥子混而不分。目前商品黃藥子,主要為上述品種,雖與多數《本草》所載不類,但與明代《本草原始》所載黃藥子之圖形及形態描述,完全一致。再證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藥用黃藥子之標本,亦即此種,可見其使用歷史已久。

【摘錄】《*辭典》

黃藥子《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1.《開寶本草》:黃藥根,藤生,高三、四尺,根及莖似小桑。生嶺南。

2.《本草圖經》:黃藥根,峽州郡及明、越、秦、隴州山中亦有之,以忠、萬州者為勝。十月采根。開州興元府又產一種苦藥子,大抵與黃藥相類,主五藏邪氣,治肺壓熱,除煩躁,亦入馬藥用,春采根曝幹。又有藥實根:生蜀郡山谷,蘇恭雲即藥子也,用其核人,《神農本草經》誤載根字,疑即黃藥之實。然雲生葉似否,花紅白色,子肉

【拼音名】HuánɡYàoZǐ

【英文名】AirpotatoYamRhizome

【別名】黃藥、黃藥根、苦藥子、山慈姑、金線吊蝦蟆、紅藥子、黃獨根、苦卡拉、蓑衣包、黃狗子、猴姜七、毛卵砣、金線吊葫蘆、金線吊蛋、黃金山藥、薯瓜乳藤、鐵秤砣、狗嗽、土芋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黃獨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bulbiferaL.

采收和儲藏:黃藥子栽種2-3年後在冬季采挖,把塊莖徑粗在30cm以上的加工作藥,其余的可繼續栽培1年。洗去泥土,剪去須根後,橫切成厚1cm的片,曬或炕幹,或鮮用。

【原形態】黃獨纏繞草質藤本。塊莖卵圓形至長圓形,近於土面,棕褐色,表面密生多數細長須根。莖圓柱形,左旋,無毛。單葉互生;葉柄較葉片稍短;葉片寬卵狀心形或卵狀心形,長5-16(-26)cm,寬2-14(-26)cm,先端尾狀漸尖,邊緣全緣或微波狀,兩面無毛;葉腋內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圓形珠芽(零余子),直徑1-3cm,外有圓形斑點。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穗狀下垂,常數個叢生於葉腋,有時基部花序延長排列成圓錐狀;雄花單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針形,新鮮時紫色;雄蕊6,著生於花被基部,花絲與花藥近等長;雌花序與雄花序相似,常2至數個叢生葉腋,長20-50cm,退化雄蕊6,長僅為花被片的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狀長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兩端圓形,成熟時淡黃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點。種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兩兩著生於每室中軸的頂端,種翅栗褐色,向種子上方延伸,呈長圓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灑谷邊、山谷陰溝或雜木林緣。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栽培】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蔭蔽。以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栽培技術用零余子繁殖。在冬季把落在地上的零余子揀回,放在木箱或竹簍裏,貯藏室內過冬。於3-4月栽種。田間管理苗高約30cm時,淺薅除草,重施人畜糞水,同時把莖藤理附在攀援物上。

【性狀】性狀鑒別多為橫切厚片,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5-7cm,厚0.5-1.5cm。表面棕黑色,皺縮,有眾多白色、點狀突起的須根痕,或有彎曲殘留的細根,栓皮易剝落;切面黃白色至黃棕色,平坦或凹凸不平。質堅脆,易折斷,斷面顆粒狀,並散有橙黃色麻點。氣微,味苦。以片大、外皮棕黑色、斷面黃白色者為佳。顯微鑒別塊莖橫切面:木栓細胞壁微木化,內側石細胞斷續排列成環。近外方的基本組織有分泌道。維管束外韌型,散在。粘液細胞多數,含草酸鈣針晶束。薄壁細胞含澱粉粒。粉末特征:①石細胞長棱形而兩端鈍圓,或不規則橢圓形、卵狀三角形,孔溝密集。②澱粉粒長圓形、卵形、貝殼形或不規則條形,短徑5-12μm,長徑15-21μm,臍點點狀。③粘液細胞類圓形,短徑95-160μm,長徑150-300μm,含草酸鈣針晶束,長50-117μm。④分泌道含樹脂狀物。

【化學成份】含黃藥子素(diosbulbin)A-H,8-表黃藥子素E乙酸酯(8-epidiosbulbinEacetate)。薯蕷皂甙元(diosgenin),D-山梨糖醇(D-sorbitol),2,4,6,7-四羥基-9-10-二氫菲(2,4,6,7-tetrahydr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4,5,6-四羥基菲(2,4,5,6-tetrahydroxyphenantyhrene),4-羥基-(2-反-3',7'-dimethylocta-2',6'-辛二烯基)-6-甲氧基苯乙酮[4-hydroxy(2-trans-3',7'-dimethylocta-2',6'-dienyl)-6-methoxyacetophenone],4,6-二羥基-2-O-(4'-羥丁基)苯乙酮[4,6-dihydroxy-2-O-(4'-hydroxybutyl)acetophenone],二氫薯蕷堿(dihydrodioscorine),蔗糖,還原糖,澱粉,皂甙,鞣質等。

【藥理作用】

1.對甲狀腺的影響:將含2-10露的黃藥子飼料餵養正常大白鼠,4周後對體重及甲狀腺功能(基礎代謝、甲狀腺重量及其含碘量)均無影響;黃藥子對硫氧嘧啶與磺胺吡啶等抗甲狀腺藥物所造成的甲狀腺腫(體重、基礎代謝率、甲狀腺重量及含碘量、血清蛋白結合碘等指標)無影響,而對0.1%硫氰酸鉀造成的輕度甲狀腺腫有對抗作用,黃藥於對缺碘食物所致甲狀腺腫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表現在腆大的甲狀腺重量減輕、腺組織和血清蛋白結合碘增加,對大白鼠自發性甲狀腺腫亦能改善,黃藥子的此項治療作用可能是其中含碘所致。從湘西購得的黃藥子每公斤含碘量14.3mg,若一個病人每日服黃藥子2錢,其中含碘約90μg,比人的日需量高些,無疑會增加甲狀腺聚碘,迅速臺成甲狀腺素,血中甲狀腺素濃度增加,抑制垂體前葉分泌過多的促甲狀腺素,腫大的甲狀腺因之縮小。但用含碘量較高的紅藥於(與黃藥子同科)進行實驗,不能解除硫氰酸鉀的致甲狀腺腫作用。

2.其他作用:黃藥幹酊劑與煎劑對離體蛙心和在位蛙心均有抑制作用,對離體兔腸亦表現抑制,對末孕家兔與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出現強直性收縮與節律性收縮,對子宮的興奮作用,可被苯海拉明所取消。黃藥子上述作用酊劑較煎劑強而快。黃藥子根莖的丙酮提取物註射於大鼠腹腔,可抑制進食。幹的氣性球根含皂甙,對豚鼠血的溶血指數為1∶30。黃藥子提取物0.1mg/ml濃度滴眼,對實驗性兔單純皰疹毒角膜病變有一定療效。

【毒性】黃藥子對肝腎組織有一定毒性,而且與給藥劑量、時間有關,如長時間服用黃藥子,對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血清非蛋白氮都有一定毒性,而且與給藥劑量、時間有關,如長時間服用黃藥子,對血清谷丙轉氨酶和血清非蛋白氮都有一定影響。200%水煎劑半數致死量,口服為79.98g/kg,腹腔註射為25.49g/kg。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0.5g,加水5ml,振搖後,濾過。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鐵試液2滴,顯綠色,並產生絮狀沈澱。(檢查酚類和鞣質)(2)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熱浸約10min,濾過。取濾液滴在濾紙上,加1%香草醛鹽酸試液,顯淡紫色。(檢查萜類)(3)另取上述乙醇濾液,滴在濾紙上,加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加熱後顯粉紅色。(檢查萜類、內酯等)(4)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30ml,在水浴上回流提取2h,濾過。濾液濃縮後作供試液。另取黃藥子乙素作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矽膠G-CMC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無水乙醇-環已烷(20:1,5:1)展開,噴以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110℃烤10min,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櫻紅色斑點。

【炮制】揀凈雜質,剪去須毛,洗凈,潤透後切成小塊,曬幹。

【性味】苦;寒;小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散結消癭;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癭瘤;喉痹;癰腫瘡毒;毒蛇咬傷;腫瘤;吐血;衄血;咯血;百日咳;肺熱咳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浸酒;研末1-2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數;或磨汁塗。

【註意】內服劑量不宜過大。

【附方】①治吐血不止:黃藥子(萬州者)一兩,搗碎,用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熱服。(《聖濟總錄》黃藥湯)②治吐血:真蒲黃、黃藥子等分。用生麻油調,以舌舐之。(《百一選方》)③治鼻衄不止:黃藥子一兩,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煎阿膠湯調下。良久,以新汲水調生面一匙投之。(《聖濟總錄》黃藥散)④治瘡:黃藥子四兩,為末,以冷水調敷瘡上,幹而旋敷之。(《簡要濟眾方》)⑤治天泡水瘡:黃藥子末搽之。(《瀕湖集簡方》)⑥治縮腳腸癰:幹黃獨一兩,煎服。不可多用。(《浙江民間草藥》)⑦治纏喉風,頤頗腫及胸膈有痰,湯水不下者:黃藥子一兩,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湯下。吐出頑痰。(《扁鵲心書》黃藥子散)⑧治熱病、毒氣攻咽喉腫痛:黃藥一兩,地龍一兩(微炙),馬牙消半兩。上藥搗細羅為散,以蜜水調下一錢。(《聖惠方》)⑨治癭氣:黃藥子一斤,浸洗凈,酒一鬥浸之。每日早晚常服一盞。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鬥門方》)⑩降氣治胃痛:黃藥(炒過)、陳皮、蒼術、金錢草各二錢,土青本香一錢五分。研粉服或煎服。(《浙江民間草藥》)11.治魚口,腰膝疼痛:黃獨根五至八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12.治睪丸炎:黃獨根三至五錢,豬瘦肉四兩。水燉,服湯食肉,每日一劑。(《江西草藥》)13.治扭傷:黃獨根、七葉一枝花(均鮮用)各等量,搗爛外敷。(《江西草藥》)14.治腹瀉:黃藥子研末,每次一錢,開水吞服。(《貴州草藥》)15.治疝氣、甲狀腺腫、化膿性炎癥:黃藥子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16.治瘰癧:黃獨鮮塊莖二至三兩,鴨蛋1枚。水煎,調些酒服。(《福建中草藥》)17.治百日咳。黃藥子三至五錢。冰糖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黃藥根,解少陰之熱,相火自不妄動而喉痹瘳矣。蛇犬咬毒,亦血分受熱所傷故也。苦寒能涼血,得土氣之厚者,又能解百毒也。

2.《本草匯言》:黃藥子,解毒涼血最驗,古人於外科、血證兩方嘗用。今入不復用者,因久服有脫發之虞,知其為涼血、散血陰矣。

3.《開寶本草》:主諸惡腫瘡瘺,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塗。

4.《綱目》:涼血,降火,消癭,解毒。

5.《江蘇植藥誌》:治腰酸痛。

【臨床應用】

1.治療甲狀腺腫:對各種類型的甲狀腺腫,均有一定效果。制劑用量各地不盡相同,觀察對象亦有差異。

1.1.用黃藥子半斤,水煎2次,濾液混合,再加白酒400ml(不加亦有效),共成2400ml。每次5ml,每日2次,飯後服。或將黃藥子研粉,每日3分,分服或頓服。10天為一療程,停藥3-5日再行第二、三療程。治療Ⅰ-Ⅳ度的地方性甲狀腺腫127例,服藥月余後,全部患者頸圍都有不同程度的縮小,其中治愈率為67.8%。

1.2.用未經炮制的黃藥子燉服,每日5錢,連服5-8周。觀察25例甲狀腺腺瘤,治療後3例腺瘤完全消失,17例腫物顯著縮小,1例停藥後復發,但再次治療,仍有效果。部分病例服藥後訴口幹。

1.3.黃藥子浸酒(每升浸液含生藥200g),每日100ml分3-4次服。一般腺瘤總量用至2升左右即足,腺癌應服3個月以上。治療甲狀源源瘤7例,甲狀腺癌2例,甲狀腺功能亢進2例,性質不明的甲狀腺腫2例,除3例無效外,其余均消退一半以上(平均頸圍直徑縮小25%以上),其中6例消退80%以上或完全消失。副反應:2例有消化道反應,惡心嚴重,影響服藥;2例因肝細胞損害出現黃疸,多因劑量過大所致。故服藥總量達3升時應停服10天,並檢查肝功能情況,若出現黃疸應立即停藥,及時處理。認為黃藥子酒對甲狀腺瘤似能部分代替手術摘除,對於甲狀腺癌,配合手術治療,可提高療效。

1.4.將黃藥子制成流浸膏,每日3-6ml(每3ml相當於原生藥1錢),分3次於食後服。治療甲狀腺中毒癥26例,女例臨床癥狀子用藥後2-3天消失,21例平均於用藥後4-6天顯著進步,1例無效。大部分病例基礎代謝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頸圍有不同程度的縮小。各地經驗均證明,療效與年齡、病程有關。年齡較輕、病程較短的,療效較好。

2.治療百日咳:取鮮黃獨根塊或果實3-5錢(3-5歲小兒用量),加冰糖3錢燉服。日服1劑,治療50余例均痊愈。另有用黃藥子果(切片)3-5錢,加水400ml,冰糖適量燉服,每日2次,用於鎮咳有良好效果。觀察78例咳嗽患者,痊愈69例,好轉7例,無效2例。一般服藥1-2天即可奏效,頑固性幹咳可連服4天。對炎癥明顯的咳嗽患者,宜酌情加用抗感染藥。

3.治療食道癌、胃癌:取黃藥子10兩,以62度白酒浸泡。日服浸液50-100ml。分數次服。治療食道癌及其他消化系統癌癥28例,用藥後18例自覺癥狀基本好轉,其余亦明顯好轉。個別服藥酒後,發觀對肝臟有不良影響。又報道以黃藥子針劑治療食道癌、胃癌23例,對控制癥狀、改善病情有一定效果。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黃藥子相關圖片

黃藥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黃楊葉  下一个:黃樟>>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