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葫蘆茶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HúLuCháGēn

【來源】為豆種植物葫蘆茶的根。夏、秋采集。

【性味】《貴州草藥》:"性平,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風熱咳嗽,肺癰,黃疸,癰腫,瘰癧,骨癆。

《貴州草藥》:"清熱,解毒,利濕,止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

①治風熱咳嗽、咯血:葫蘆茶根三至五錢。煨水兌蜂蜜服。(《貴州草藥》)

②治肺癰:葫蘆茶根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高燒或黃疸病:葫蘆茶根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④治癰腫:葫蘆茶鮮根、莖一至二兩。水煎服;另用鮮葉加冷飯少許,搗爛敷患處。

⑤治瘰癧、瓜藤癰:葫蘆茶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⑥治骨癆:葫蘆茶幹根一至二兩,南蛇藤、山芝麻、粗葉榕幹根各一兩。酌加豆腐,水煎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葫蘆茶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HúLuCháGēn

【英文名】RootofTriquetrousTadehagi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葫蘆茶.Tadehagitriquetum(L.)Ohashi及蔓莖葫蘆茶Tadehagitriquetrum(L.)Ohashisubsp.pseudotriquetrum(DC.)Ohashi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adehagitriquetum(L.)Ohashi[Desmodiumtriquetrum(L.)DC.;Pterolomatriquetrum(L.)Benth.]2.Tadehagitriquetrum(L.)Ohashisubsp.pseudotriquetrum(DC.)Ohashi[DesmodiumpseudotriquetrumD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根,除去泥土,洗凈,曬幹。

【原形態】

1.葫蘆茶落葉小灌木,高1-2m。直立,分枝。枝三棱形,棱上被粗毛,後變禿凈。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6-15cm,寬1-4cm,先端急尖,基部淺心形或圓形,上面無毛,背面中脈和側脈被長毛;葉柄具寬翅,形似葫蘆;托葉2枚,披針形,有縱脈。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長15-30cm;苞片小,錐尖狀;花萼鐘狀,長約3mm,下面裂齒線狀,有疏長毛;花冠紫紅色,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翼瓣倒卵形,基部有耳,龍骨瓣鐮刀壯彎曲,爪與瓣片近等長;雄蕊10(9+l),二體,下部合生;子房密生短柔毛,花柱內彎。莢果條狀長圓形,長2-5cm,有莢節5-8,禿凈或被毛,背縫線直,腹縫線呈波狀。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蔓莖葫蘆茶半灌木。全株伏地,多分枝。莖長達1m,三棱形,棱上疏被短硬毛。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披針形至卵形,長3-10cm,寬l-5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葉柄長0.7-3.2cm,具翅;托葉披針形,有縱脈。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筒短,5齒,稍長於萼筒,上面2齒合生,下面3齒呈披針形;花冠蝶形,紫色,長約7mm;雄蕊10,二體,下部合生。莢果條狀長圓形,長20-28mm,寬約5mm,8-9節,無毛,具明顯網狀脈,腹背縫被緣毛。花、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500-700m的荒地、低丘陵地草叢中。

2.生於向陽山坡疏林下、路邊及丘陵地帶。

資源分布:1.分布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2.分布於浙江、臺灣、廣西、四川、雲南。

【性味】味微苦;辛;性平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拔毒散結。主風熱咳嗽;肺癰;癰腫;瘰癧黃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附方】①治風熱咳嗽、咯血:葫蘆茶根三至五錢。煨水兌蜂蜜服。(《貴州草藥》)②治肺癰:葫蘆茶根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③治高燒或黃疸病:葫蘆茶根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④治癰腫:葫蘆茶鮮根、莖一至二兩。水煎服;另用鮮葉加冷飯少許,搗爛敷患處。⑤治瘰癧、瓜藤癰:葫蘆茶鮮根一至二兩。水煎服。⑥治骨癆:葫蘆茶幹根一至二兩,南蛇藤、山芝麻、粗葉熔幹根各一兩。酌加豆腐,水煎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葫蘆茶根相關圖片

葫蘆茶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葫蘆茶  下一个:葫蘆蘚>>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