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JīJīCǎo
【別名】枳機草、席箕草
【來源】禾本科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Trin.)Nevski,以莖基部及花、根狀莖入藥。
【生境分布】吉林、遼寧、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
利尿清熱。
花:止血。主治尿道炎。芨芨草莖基部1兩,水煎服。
初生兒小便不利:芨芨花、車前草、小麥穗桿(去麥粒),各1錢,水煎服。
止血:芨芨花0.5~1兩,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芨芨草《*辭典》
【出處】《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JīJīCǎo
【別名】枳芨草(《內蒙古中草藥》),枳機草、席箕草(《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莖、花及種子。莖全年可采;夏、秋采花及種子,硒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0.5~2.5米。根粗而堅韌,外被沙套,徑達3毫米。莖直立,粗壯,堅硬,叢生,基部宿存黃褐色枯萎葉鞘。葉線形,長30~60厘米,縱向卷折,質堅韌,上面脈紋凸起,微粗糙,下面具凹溝多條,光滑無毛;葉鞘無毛,質堅韌,邊緣膜質;葉舌質較硬,漸尖,長5~7毫米(莖上部達1厘米)。圓錐花序,長40~60厘米,疏散呈塔形,集生於稈之一側。分枝細弱;小穗長4.5~6.5毫米,灰綠色或帶紫色或變草黃色;穎膜質,披針形兼橢圓形,第1穎短於第2顆;芒直立或微曲,但不扭轉而易斷落。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於微堿性草灘上、幹河床、湖邊、河邊、丘間低地。分布吉林、遼寧、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性味】《內蒙古中草藥》:"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
治尿路感染,尿閉。
①《內蒙古中草藥》:"利尿。治尿路感染,尿閉。"
②《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莖:利尿清熱。花:止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莖、花0.5~1兩。種子3~5錢。
【附方】
①治尿道炎:芨芨草莖基部一兩,水煎服。(《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②治尿閉:芨芨草子三錢,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③治初生兒小便不利:芨芨花、車前草、小麥穗稈(去麥粒)各一錢,水煎服。(《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④止血:芨芨花五錢至一兩,水煎服。(《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摘錄】《*辭典》
芨芨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JīJīCǎo
【英文名】StemofLovelyAchnatherum
【別名】枳芨草、枳機草、席箕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芨芨草的莖、根或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hnatherumsplendens(Trin.)Nevski
采收和儲藏:采收加工莖、根全年均可采,種子秋季采,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密叢生草本。植株具粗而堅韌外被沙套的須根。稈直立,堅硬,內具白色的髓,高50-250cm,徑3-5mm,節多聚於基部,具2-3節,平滑無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黃褐色葉鞘。葉鞘無毛,具膜質邊緣;葉舌三角形或尖披針形,長5-10(15)mm;葉片縱卷,質堅韌,長30-60cm,寬5-6mm,上面脈紋突起,微粗糙,下面光滑無毛。圓錐花序長(15-)30-60cm,開花時呈金字塔形開展,主軸平滑;或具角棱而微粗糙,分枝細弱,2-6枚簇生,平展斜向上升,長8-17cm,基部裸露;小穗長4.5-7mm(除芒)灰綠色,基部帶紫色,成熟後變成草黃色;穎膜質,披針形,頂端尖或銳尖,第1穎長4-5mm,具1脈,第2穎。第3穎長6-7mm,具3脈;外種長4-5mm,厚紙質,頂端具2微齒,背部密被柔毛,具5脈,基部鈍圓,具柔毛,長約0.5mm,芒自外種間抽出,直立或微彎,粗糙,不扭轉,長5-15mm,易斷落;內種長3-4mm,具2脈而無脊,脈間具柔毛;花藥長2.5-3.5mm,先端具毫毛。花、果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900-4500m之間的微堿性的草灘及沙土山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芨芨草適應性強,耐旱、耐寒。耐鹽堿。對土壤要求不嚴,荒山、陡崖均可栽種。
栽培技術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法。播種繁殖:春播和秋播均可,秋播於9月下旬來種,隨采隨播;春播於5月上旬進行。播後覆土約2cm。分株繁殖:3-4月或9-10月,將老珠挖起,分成數叢,按行殊距20cm×15cm開窩,栽前剪去莖稈和葉,栽後蓋上。
田間管理出苗後及時拔除雜草,並結合除草進行間苗。一般不行追肥。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尿路感染;尿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莖15-30g;種子,10-15g。
【各家論述】
1.《內蒙古中草藥》:利尿。治尿路感染,尿閉。
2.《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莖:利尿清熱。花:止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