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沙生風毛菊功效和作用

【出處】始載於《甘肅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ShāShēnɡFēnɡMáoJú

【英文名】arenarialSaussure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沙生風毛菊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aussureaarenariaMaxim.

采收和儲藏:夏季開花時采收,洗凈,晾幹。

【原形態】沙生風毛菊多年生草本,高3-5cm。根莖頂端分枝,頸部被棕色的殘存葉柄鞘。莖極短,被白色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3.5-4cm,被腺毛;葉片狹長圓形,長超過花序,長4-7cm,寬1.2-1.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狹成柄,邊緣具深波狀齒,上面綠色,密被腺毛,中脈凹陷,下面密被白色絨毛,中脈突起。頭狀花序單生,直徑約1.5cm,總苞片形,長約2cm,總苞片5層,卵披針形,綠以,有的帶紫色,疏被白色絨毛,內層條形;和狀花深紫色,長約1.5cm。瘦果長3mm,具黑色花紋;冠毛汙白色,外層短,糙毛狀,內層羽毛狀。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300-4300m的山坡、砂地、幹河灘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青海、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的揮發油中主含β-芹子烯(β-selinene),含量達39.950%,還含二氫去氫木香內酯(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4-methyl-2,6-di-tert-butylphenol),6,10,14-三甲基-2-十五碳酮(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十八烷(octadecane),十九烷(nonadecane),1,1,4,7-四甲基1α,2,3,4,4α,5,6,7b-八氫-1H-環丙[e]薁[1,1,4,7-tetram-ethyl-1α,2,3,4,4α,5,6,7b-octahydro-1H-cycloprop[e]azulene],十五烷(pentadecane),4-甲氧基-1-叔丁氧基苯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表風熱;解毒;止血。主風熱感冒;瘡產怕癰腫;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能。用於感冒發燒,瘡瘍癰腫,食物中毒,外傷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沙生風毛菊相關圖片

沙生風毛菊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沙七  下一个:沙松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