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經》
【拼音名】JīChánɡ
【來源】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腸。
【功能主治】
治遺尿,遺精,白濁,痔漏。
①《本經》:"主遺溺。"
②《別錄》:"小便數不禁。"
③《綱目》:"止遺精,白濁,消渴。"
【附方】
①治小便數,虛冷:雞腸一具,治如常,炒作膳。暖酒和飲之.(《食醫心鏡》)
②治遺尿不禁:雄雞腸一具,炙黃,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漿水調下一錢。(《聖惠方》)
③治痔漏生管:雞腸子一掛(帶糞),棉花子半斤,地龍半斤。後藥裝入雞腸內,用陰陽瓦焙金黃色,研為細末,看藥面多少,外加槐花若幹,合勻。每服三錢,一日三次,白水送下。(《奇效良方》雞腸散)
【摘錄】《*辭典》
雞腸《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蜀本草》:凡雞腸以烏雄為良。
【拼音名】JīChánɡ
【英文名】Chickenintestin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腸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I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
采收和儲藏:宰殺時剖腹取出腸子,洗凈,鮮用或烘幹。
【原形態】家雞,家禽。嘴短而堅,略呈圓錐狀,上嘴稍彎曲。鼻孔裂狀,被有鱗狀瓣。眼有瞬膜。頭上有肉冠,喉部兩側有肉垂,通常呈褐紅色;肉冠以雄者為高大,雌者低小;肉垂亦以雄者為大。翼短;羽色雌、雄不同,雄者羽色較美,有長而鮮麗的尾羽;雌者尾羽甚短。足健壯,跗、跖及趾均被有鱗板;趾4,前3趾,後1趾,後趾短小,位略高,雄者跗跖部後方有距。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家雞因飼養雜交的關系,口種繁多,形體大小及毛色不一。食物主要為植物的種子、果實及昆蟲等。雄雞善啼。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化學成份】含血管活性腸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LP),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CCK),蛙皮素(bombesin),胰高糖素(glucagon)及P物質等。
【藥理作用】兔離體膀胱括約股肌和逼尿肌在37℃的樂氏液中多有自律性收縮。在40ml樂氏液內加入8%雞腸生理鹽水混懸液(雞腸液)5滴,可使2種平滑肌興奮,按肌肉收縮高度超出正常並持續5min以上者為陽性計算,則括約肌為陽性者14/18,逼尿肌陽性者6/14,即雞腸液使括約肌的興奮性強於逼尿肌。8mg/kg雞腸灌胃能顯著減少兔的尿量。2.4%雞腸液0.25ml/10g灌胃,對腹腔註射0.3%戊巴比妥鈉0.1mg/10g小鼠在10min內的入睡動物數及睡眠小鼠持續睡眠時間均顯著減少。表明有中樞興奮作用。上述作用能初步說明雞腸治療遺尿癥的道理。雞腸上述作用可能與腸內所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有關。如P物質可興奮平滑肌,促進抗利尿素釋放;蛙皮素對膀胱有強烈收縮作用並刺腎血管收縮,降低腎小球濾過率,從而有抗利尿作用;血管活性腸肽(VIP)和膽囊收縮素(CCK)有中樞興奮作用等均可能與雞腸的抗遺尿作用相關。
【性味】甘;平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益腎;固精;止遺。主遺尿;小便頻數;失禁;遺精;白濁;痔漏;消渴
【用法用量】內服:焙幹研末,3-6g;或煮食。
【各家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遺溺。
2.《名醫別錄》:小便數不禁。
3.《本草綱目》:止遺精,白濁,消渴。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