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始載於《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JiānYèZiDǎChónɡYào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騰沖過路黃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machiatengyuchensisHand.Mazz.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草本。莖自匍匐生根的基部上升,長15-50cm,近圓柱形,基部以上稍增粗,直徑1.5-2mm,被淡黃色長達1mm的多細胞柔毛,主莖的節間疏離,長可達9cm。葉交互對生,很少3枚輪生或在莖上部互生,莖端的之對密集,常較莖下部的稍大;葉柄長2-10mm;葉片卵圓形,長11-37mm,寬7-25mm,先端銳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淡,略帶粉綠色,兩面均被淡黃色具節糙伏毛,下面較密,側脈2-3對,在下面稍明顯。花通常2-3朵生於莖端葉腋,密聚成頭狀花序狀或稍疏離,花梗長3-8mm,密被柔毛;花萼長7-10mm,5深裂近分離,線狀披針形,寬1.5-2mm,背面被淡黃褐色多細胞柔毛,兩面均有無色腺點;花冠黃色,內面基部橙紅色,長13-15mm,基部合生部分長3-4mm,先端5裂,裂片闊披針形,寬5-6mm,先端銳尖;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成高約2mm的筒,分離部分長約3mm,花藥長圓形,長約2mmm子房上位,密被多細胞柔毛,花柱長達8mm,被疏毛。蒴果近球形,直徑約4mm。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400m的溪旁灌叢中及稻田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西南部。
【功能主治】驅蟲。主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葉:驅蛔蟲。
【臨床應用】民間常用此藥驅蛔蟲。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