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海鷂魚功效和作用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HǎiYàoYú

【別名】蕃蹹魚(《魏武食制》),邵陽魚、石蠣(《本草拾遺》),少陽魚(寧原《食鑒本草》),荷魚、鱝魚、鯆魮魚(《綱目》),蒲魚(《本草求原》),鍋蓋魚(《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魟科動物赤魟等的肉。

【原形態】體平而扁,全長約35厘米。體盤亞圓形,中間微向前方略寬,後端略窄。吻寬而短,前端鈍。眼小,距吻端近。眼間隔不甚寬,中間平。噴水孔大,斜位於眼的緊後方。鼻孔大,有長方形的鼻瓣後伸至口。口甚小,口內下頜的底部有須狀突起3枚,中間突起細小,兩側較大。上下頜牙齒呈鋪石狀。鰓孔前4對等大,後1對較小,皮膚光滑,眼間隔後方粗糙。背鰭及臀鰭均無;胸鰭略寬,後緣長。腹鰭小,後緣直。尾棘1個,位於尾上,扁鋸齒狀,有毒。尾很長,約為體盤寬的1.5倍,前端粗,自尾棘向後漸呈鞭狀,尾棘前方兩側有側褶,後方上下面有皮褶。尾與體盤的中間為深褐色,周邊色淡。眼周圍和噴水孔內側及腹面均為橘黃色。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及其他魚類為食。卵胎生。

【生境分布】棲於近海海底。分布我國南海、東海及其他沿海地區。

【性味】

①寧原《食鑒本草》:"甘鹹,寒,無毒。"

②《綱目》:"甘鹹,平,無毒。"

【功能主治】寧原《食鑒本草》:"治男子白濁膏淋,玉莖澀痛。"

【備註】本動物的牙齒(海鷂魚齒)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辭典》

海鷂魚《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本草本草綱目拾遺》1.《本草拾遺》:海鵝魚,似鷗,有肉翅,齒如石版,生東海。邵陽魚,尾刺入者,有大毒,生南海,有肉翅,尾長二尺,刺在尾中,逢物以尾援之,食其肉而去其刺。

2.《本草綱目》:海鵝魚,海中頗多,江湖亦時有之,狀如攝及荷葉,大看圍七、八尺,無足無鱗,背青腹白,口在腹下,目在額上,尾長有節,整入甚毒。皮色肉味,俱同鮑魚,肉內皆骨,節節聯比,脆軟可食,吳人臘之。《魏武食制》雲,蓄

【拼音名】HǎiYàoYú

【英文名】Redstingray

【別名】蕃踏魚、邵陽魚、石礪、少陽魚、荷魚、鱝魚、蒲魚、鍋蓋魚、魟魚

【來源】

藥材基源:為魟科動物赤魟、花點魟及其近緣多種動物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Dasyatisakajei(MulleretHenle)2.Dasyatisuarnak(Forskal)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捕捉,捕殺後,取肉,洗凈,鮮用,或冷藏備用。

【原形態】

1.赤魟,體盤亞圓形,平扁,前緣斜直,與吻端約成60°。一般重1-2kg,大者可達10-20kg,體盤長達1m,盤寬比盤長約大1.2倍。吻短,稍突出。眼小,眼球紅與噴水孔等大。口小,波曲,口底具乳突5個,中間3個較大。外側乳突細小。牙細小平扁,鋪石狀排列。幼體較光滑,頭後正中有1個扁平結刺。成體自頭後至尾刺前有一縱行結刺,約20余枚,肩區外各具結刺一短行,紅1枚。眼後具一小群小刺,尾上幾個結刺較大而尖利。腹鰭後緣平直,前後角均鈍圓。尾細長,為體盤長2-2.7倍。上下方均具膜,上皮膜短而低,下皮膜明顯延長。體赤褐色或綠褐色,大者色較深,於眼前、眼下、噴水孔上側和後部及尾的兩側呈赤黃色;腹面白色,近邊緣外橙黃色。

2.花點魟,體盤寬達1.5m以上,重100余kg。吻頗尖,相當突出眼頗小,稍突起,眼球比噴水孔稍小。口小,波曲,口底乳突4-7個,近中部2個最顯著。牙細小,平扁,具橫突,上頜30多縱行。腹鰭頗狹長,在雌體較短寬,裏緣與後緣連合,外角圓鈍。鰭腳平扁,後端頗尖。尾鞭狀,很長,約為體盤長的3倍以上,上下皮膜幸免消失。具尾刺,在尾刺以前的尾部具一平扁鱗片狹帶,尾刺後的尾部密被尖細鱗片。體背黃褐色或灰褐色,密具黑褐色圓形或多邊形斑塊,大斑與眼球約同大。尾具暗青色橫環70余條。腹面淡白,邊區褐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暖水性底層魟類,棲息於近海沙泥質海底,主食貝類與甲殼類,冬季生活於深水處,夏季移棲於內灣淺水區,有時溯江而上,也可生活於淡水。

2.暖水性大型魟類,棲息於近海底層,卵胎生。

資源分布:1.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2.我辦發布於東海和南海。

【性味】味甘;鹹;性平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益腎;通淋。主男子白濁膏淋;陰莖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60-90g,鮮品150-250g;或熬油。

【各家論述】寧原《食鑒本草》:治男子白濁冒淋,玉莖澀痛。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海鷂魚相關圖片

海鷂魚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海燕  下一个:海鷂魚齒>>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