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金腰帶功效和作用

【出處】《湖南藥物誌》

【拼音名】JīnYāoDài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垂穗蕘花的花、根、莖皮。花在開放時采收;根、莖皮全年可采。

【原形態】

垂穗蕘花,又名:細軸蕘花、野棉花、地麻棉、野發麻。

小灌木,高1~2米。樹皮粗糙,小枝細瘦,披散,紅褐色,無毛。葉對生,膜質至紙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8.5厘米,寬1.5~2.5(~4)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白粉,葉脈在下面隆起,明顯;葉柄長0.1~0.2厘米。花黃綠色,4~8朵組成頂生近頭狀的總狀花序,總花梗極纖細,下垂,無毛,長5~15毫米;花被筒狀,長12~13毫米;無毛,裂片4,鈍頭;雄蕊8,2輪;花盤深裂成4枚方形鱗片;子房倒卵形,無毛。果橢圓形,熟時深紅色。

【生境分布】野生於疏林或灌木叢中。分布廣東、廣西、湖南、福建、臺灣等地。

【性味】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消堅破瘀,止血鎮痛。

【附方】

①治瘰癧初起:垂穗蕘花第二層皮、紅糖,共搗爛,外敷。

②治跌打損傷:垂穗蕘花五錢,當歸三錢,水煎對酒服。

【摘錄】《*辭典》

金腰帶《中華本草》

【拼音名】JīnYāoDài

【別名】金絲帶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梅衣科植物金絲帶的地衣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rmeliasaxatilis(L.)Ach.[LichensaxatilisL.]

采收和儲藏:四季可采,除去雜質,曬幹。

【原形態】本種與松蘿屬相似,但其果托表面不具纖毛狀小刺,衣體表面也不具乳頭狀突起。地衣體枝狀,較柔軟,懸垂,長10-20cm或超過。表面金黃色、橘紅色。幾乎等二叉式分枝,主枝和分枝呈曲線形卷曲,分枝明顯扁平,呈狹帶片狀,無光澤。主枝表面有棱脊呈縱向排列。無粉芽和裂芽。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生於高山帶的針、闊葉樹種的枝幹上及枯木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四川。

【性狀】

1.性狀鑒別地衣體絲狀,柔軟,呈扭曲圓柱形或扁圓柱形,基部汙灰白色,向上漸為赭黃色或淺黃褐色。主枝長約2mm,次生分枝不規則二叉式,一側單叉分枝或偶見三叉分枝。皮層稍具裂縫,無粉芽。中軸半透明棕色。

2.理化鑒別:地衣體加5%-10%氫氧化鉀溶液,呈紫紅色。

【化學成份】地衣體含黑茶漬素(atranorin),橘黃色素(canarionicacid),赤星衣酸乙酯(ethylhaematommate),β-苔黑酚酸甲酯(methylβ-orcinolcarboxylate),其中後兩者極可能為黑茶漬素的分解產物,也可能是其生物合成前體。

【性味】甘;苦;性平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益腎;明目;止血;利濕解毒。。主視物模糊;腰膝疼痛;吐血;崩漏;黃疸;瘡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撒敷。

【附方】地衣體金黃色,枝細如帶,故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金腰帶相關圖片

金腰帶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金星蕨  下一个:金腰箭>>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