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菊花苗功效和作用

【出處】《得配本草》

【拼音名】JúHuāMiáo

【別名】玉英(《金匱玉函方》)

【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莖葉。初夏采,陰幹。

【性味】《本草求原》:"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治頭風眩暈,目翳。

《本草求原》:"清肝膽熱,益肝氣,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棗、杞子更妙)治頭風眩暈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

【附方】

①治久患頭風眩悶,頭發幹落,胸中痰結:白菊苗,搗末。先灸兩風池各二七壯,後空腹取藥一方寸匕,和無灰酒服之,日再,漸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飲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天寶單方圖》)

②清目寧心:甘菊斬長嫩頭叢生葉,摘末洗凈,細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遵生八箋》菊苗粥)

③治女人陰腫:甘菊苗搗爛煎湯,先熏後洗。(《世醫得效方》)

【摘錄】《*辭典》

菊花苗《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得配本草》

【拼音名】JúHuāMiáo

【英文名】SeedingofChrysanthemum

【別名】玉英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菊的幼嫩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Tzvel.

采收和儲藏:春季或夏初采收,陰幹或鮮用。

【原形態】菊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5-15cm,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頭狀花序直徑2.5-20cm,大小不一,單個或數個集生於莖枝頂端;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瘦果不發育。花期9-11。

【化學成份】莖含赤坶素(gibberellins),細胞激肽(cy-tokinins)[1]。

【性味】味甘;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主關風眩暈;止生翳膜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附方】①久患頭風眩悶,頭發幹落,胸中痰結:白菊苗,搗未。先灸兩風池各二七壯,後空腹取藥一方寸匕,和無灰酒服之,日再,漸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飲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天寶單方圖》)②清目寧心:甘菊新長嫩頭叢生葉,摘未洗凈,細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遵生八箋》菊苗粥)③治女人陰腫:甘菊苗搗爛煎湯,先熏後洗。(《世醫得效方》)

【各家論述】《本草求原》:清肝膽熱,益肝氣,明目去翳;同花浸酒(加南棗、杞子更妙)治頭風眩暈欲倒。作羹、煮粥亦可。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菊花苗相關圖片

菊花苗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菊花根  下一个:菊花腦>>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