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LièTí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裂褐層孔菌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ructificatioPyropolyporiRimosi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收後曬幹。
【原形態】子實體多年生。木質,側生,無柄,半球形至蹄形,3-20cm×6-30cm,厚2-10cm。蓋面初期為灰褐色,漸變為暗褐色至黑褐色,幼時有絨毛,漸脫落至光滑,有較寬的同心環棱和環溝,老時龜裂,粗糙;蓋緣鈍,深褐色,有細小的龜裂,下側無子實層,淡土黃色。管口面暗黃色;管口圓形,小,每1mm間5-6個;菌管多層,層次不明顯,長每層2-5mm,黃褐至紅褐色,老的菌管中有白色菌絲充塞。菌肉與菌管同色,有絲狀光澤,有同心環紋,分層,厚0.5-3cm。孢子近球形,黃褐色,平滑,常含一油滴,(5-6)μm×(4-5)μm。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白樺等闊葉樹樹幹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吉林、山西、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子實體無柄。菌蓋馬蹄形或扁半球形,長徑6-25cm,短徑3-13cm,厚2-10cm。表面灰色、深褐色或黑色,有同心環棱紋,粗糙,龜裂,邊緣厚。管口面暗黃色,管口圓形,每lmm間4-6個,有的菌管中充塞有白色菌絲。木質。氣微,味淡。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化癥散結;止血止帶;健脾止瀉。主癥瘕積聚;崩漏;帶下;脾虛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研末,每次3g,每日2-3次。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