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佛手柑功效和作用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FóShǒuGān

【別名】佛手(《中饋錄)),佛手香櫞(《閩書》),蜜筩柑(《黔書》),蜜羅柑(《古州雜記》),福壽柑(《民間常用草藥匯編》),五指柑(曠西中藥誌》)。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秋季果實呈淺綠色或稍帶黃色時采收。摘下後晾3~5天,待水分大部蒸發,縱切5~10毫米厚的薄片,曬幹或陰幹,或以低溫烘幹,密閉貯存,防止香氣散失。

【原形態】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米。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時紫紅色。葉大,互生;長橢四形或矩圓形,長8~15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圓鈍,基部闊楔形,邊緣有鋸齒;葉柄短、無翼,圓錐花序或為腋生的花束;雄花較多,叢生,直徑3~4厘米,萼杯狀,先端5裂;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以上;雌花子房上部漸狹,10~13室,花柱有時宿存。柑果卵形或矩圓形,長10~25厘米,頂端分裂如拳,或張開如指,外皮鮮黃色,有乳狀突起,無肉瓤與種子。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栽培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四川、浙扛、安徽等地。

【性狀】

①鮮佛手

下部圓形,近柄處略窄,有殘留果柄或柄痕。上部分枝,為圓柱形,如手指狀,屈伸不一,長短參差,一般長12~16厘米,頂端稍尖或扭曲,外皮橙黃色或綠褐色,有縱橫不整的深皺,及稀疏的疣狀突起,較平坦的地方可見到細密的窩點,皮厚1.5~4毫米許,內面果肉類白色或黃白色,中心有兩條縱行筋絡狀條紋,直達頂端,質較軟而韌,氣芳香,味酸苦。

②佛手片

㈠川佛手,片小質厚,不平整,質較堅,易折斷,長4~6厘米,寬約3厘米,綠邊白肉,稍有黃色花紋,氣清香,濃郁。㈡廣佛手,片大質薄,多皺,長6~10厘米,寬3~6厘米,厚1~2毫米,黃邊白肉,花紋明顯,氣味較淡薄。以片大、綠皮白肉、香氣濃厚者為佳。

主產四川、廣東。此外,福建、浙江、安徽、雲南等地亦產。

【化學成份】幹的果實中含檸檬油素0.007%;還含痕量的香葉木甙和橙皮甙。

【藥理作用】醇提物對離體大鼠腸管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兔、貓在體腸管亦有同樣結果,對乙酰膽堿引起兔十二指腸痙攣有顯著的解痙作用,而對氯化鋇引起者,效力較差,故認為其抑制作用與膽堿能神經有關。貓靜脈註射,還有抑制心臟和降壓作用。高濃度醇浸物靜脈註射(1.5毫升/公斤),能迅速緩解氨甲酰膽堿所致胃和膽囊的張力增加。抑制平滑肌之成分,並非揮發油。

【炮制】揀去雜質,用水噴潤後,切碎,曬幹。

【性味】

辛苦酸,溫。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甘微辛。"

②《綱目》:"辛酸,無毒。"

⑧《本經逢原》:"辛苦甘,溫,無毒。"

【歸經】

入肝、胃經。

①《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經。"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能主治】

理氣,化痰。治胃痛,脅脹,嘔吐,噎膈,痰飲咳喘,並能解酒。

①《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②《綱目》:"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③《本經逢原》:"專破滯氣。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

④《本草再新》:"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癧。"

⑤《隨息居飲食譜》:"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3錢;或泡茶。

【註意】

陰虛有火,無氣滯癥狀者慎服。

《本經逢原》:"痢久氣虛,非其所宜。"

【附方】

①治痰氣咳嗽:陳佛手二至三錢。水煎飲。(《閩南民間草藥》)

②治鼓脹發腫:香櫞去瓤四兩,人中白三兩。共為末,空腹白湯下。(《嶺南采藥錄》)

③治婦女白帶:佛手五錢至一兩,豬小腸一尺。水煎服。(《閩南民間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小兒傳染性肝炎:1~3歲每日取陳佛手10~15克,3~5歲15~20克,5~7歲20~25克,7~10歲30克;加敗醬草每日每歲1克,10歲以上每2歲增加1克,水煎10~15分鐘,分3次服。7~10天為一療程。治療64例,平均4~5天黃疸消失,精神及食欲轉佳。

【摘錄】《*辭典》

佛手柑《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FóShǒuGān

【英文名】FingerCitron

【別名】佛手、佛手香櫞、蜜筩柑、蜜羅柑、福壽柑、五指柑、手柑。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

采收和儲藏:栽培4-5年開花結果,分批采收,多於晚秋果皮由綠變淺黃綠色時,用剪刀剪下,選晴天,將果實順切成4-7mm的薄片,曬幹或烘幹。

【原形態】佛手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老枝灰綠色,幼枝略帶紫紅色,有短而硬的刺。單葉互生;葉柄短,長3-6mm,無翼葉,無關節;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5-16cm,寬2.5-7cm,先端鈍,有時微凹,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淺波狀鈍鋸齒。花單生,簇生或為總狀花序;花萼杯狀,5淺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數;於房橢圓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分裂如拳狀,或張開似指尖,其裂數代表心皮數,表面橙黃色,粗糙,果肉淡黃色。種子數顆,卵形,先端尖,有時不完全發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熱帶、亞熱帶。

資源分布:我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嚴霜、幹旱,耐蔭、耐瘠、耐澇。最適生長溫度22-24℃,越冬溫度5℃以上,能忍受極端最低溫度-7--8℃。年降水量以1000-1200mm最適宜。喜陽光,年日照時數1200-1800h,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扡插、嫁接繁殖。扡插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扡插。選7-8年生植株。長江流域4-6月;華北5月;廣東3-4月或7-9月。硬枝扡插或軟枝扡插。硬枝扡插,選取成年植株上的1年生枝條,長15cm,帶3-5個芽,除去下部葉片,斜削成馬蹄形,上部留葉,可剪去一半,斜插於苗床或盆中,露出地面三分之一。露地扡插育苗,按行株距20cm×6cm扡插,扡插後要搭蔭棚。約培育2個月可成活,待生根發芽後,隨即除去蔭棚。苗期進行松土除草,澆水,追肥。冬季地面覆草防凍。扡插一年後移栽。嫁接繁殖:用切接法,砧木選用枳、紅橘、香櫞。檸檬的種子或扡插培育的幼苗。將砧木於早春未萌芽前離地面5-7cm處剪平,劈一切口,深2-3cm;接穗具有2-3個芽,下端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內,使兩者緊密結合,用繩縛紮牢,塗上黃泥,再用塑料帶緊包切口,使接穗頂芽露出,半月後可愈合抽芽生長,45-60d抽新梢,再除去包紮物。亦可用單芽腹接法、單芽切接法、靠接法等。嫁接苗成活後,培育1-3年移栽。定植,春季或秋季,以早春最為適宜。按行株距1m×1m開穴,呈三角形排列,穴徑50cm,深30cm,先施一層堆肥或廄肥,覆土一層,苗可帶上團或蘸泥漿後栽種,每穴1株,填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定植2-3年間,初期退缺株要補苗,並可與糧食、蔬菜、豆科植物間、套作。每年中耕除草、施肥2-3次。中耕除草前期宜深,後期宜淺。施肥,幼樹期宜少施低濃度肥,萌芽和抽枝前各施1次人糞尿,生長旺盛期施人糞尿和餅肥;亦可施尿素加過磷酸鈣的混合液進行根外追肥;結果植株在現蕾時可停止施肥,結果後每隔半月施肥1次。采果後要重施餅肥、糞肥、過磷酸鈣。整形修剪,樹冠修成自然圓頭形,先在主幹30cm處摘心,選留3-4個骨幹技,再進行摘心疏芽,經2-3年培育,使形成一定的樹冠。成年樹修剪,以輕剪為主,春、秋季要剪去枯枝、病枝、弱枝、徒長枝、密枝、刺等。開花時要除去多余的雌花和雄花,每1短枝留1-2朵花。結果太多的枝條要設立支架。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煤煙病,可摘除病葉,適當修剪,使通風透光良好,增施磷鉀肥。炭疽病,可噴1:1:15o倍波爾多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另有潰瘍病、瘡癡病為害。蟲害有柑橘金爪蟎,可噴20%雙甲瞇1000倍液;潛葉蛾幼蟲,食葉,可噴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吹綿介殼蟲,為害枝葉,可用天敵大紅瓢蟲防治,亦可噴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松脂合劑防治。蚜蟲、紅蜘蛛可用1:1:10倍煙草石灰水防治。蝸牛用蝸牛散或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噴射。吉丁蟲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噴射。另外還有柑橘鳳蝶、橘銹蟎、中華鰓金龜子等為害。

【性狀】

性狀鑒別果實卵形或長圓形,先端裂瓣如拳或指狀,常皺縮或卷曲。外表面橙黃色、黃綠色或棕綠色,密布凹陷的窩點,有時可見細皺紋。內表面類白色,散有黃色點狀或縱橫交錯的維管束。質硬而脆,受潮後柔軟。氣芳香,果皮外部昧辛微辣,內部味甘而後苦。以皮黃肉白、香氣濃郁者為佳。

(1)川佛手片片小質厚,不平整。長4-6cm,寬約3cm,厚約3mm。綠邊白瓤,稍有黃色花紋。質較堅,易折斷。氣清香,味甜微苦。

(2)廣佛手片片大質薄,多抽皺。長6-10cm,寬3-6cm,厚1-2mm。黃邊白瓢,花紋明顯,質較柔。氣味較淡薄。

顯微鑒別果皮橫切面:外果壓力1列方形成長方形的或類圓形,近外果皮的2-3列細胞較小,壁略厚,內含草酸鈣棱晶,長10-26μm,寬6-16μm;外側有大型油定1(-2)列,橢圓形,或圓形,徑向270-600μm,切向180-450μm:中果皮內側散有較多的細小維管束,及橙皮甙結晶。果皮最內層為1列排列整齊的細小薄壁細胞,其內的組織多頹廢。果實頂端指尖分枝的橫切面,可見導管內或少數薄壁細胞中常含有黃色簇針狀橙皮甙結晶。

果皮粉末特征:①薄壁細胞及油室碎片較多。②外果皮細胞不規則多角形,細胞壁略厚,氣孔圓形,時可察見。③方晶或棱晶存在於多角形、壁略厚的薄壁細胞中。④梯紋、螺紋及環紋導管。⑤簇針狀橙皮甙結晶,黃色。

【化學成份】成熟佛手果實中含檸檬油素(citroptenlimettin),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marin),3,5,8-三羥基-4',7-二甲氧基黃酮門(3,5,8-tr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檸檬苦素(limonin),鬧米林(nomillin),胡蘿蔔甙(dau-co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對-羥基苯丙烯酸(p-hydroxyphenylpropeno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順式-頭-尾3,4,3’,4’-檸檬油素二聚體(cis-head-to-tail-limettindimer),順式-頭-頭-3,4,3’,4’-檸檬油素二聚體(cis-head-to-headh-limettindimer),3,5,6-三羥基-4’,7-二甲氧基黃酮(3,5,6-trihydroxy-4’,7-dimethoxyflavone)及3,5,6-三羥基-7,3’,4’-三甲氧基黃酮(3,5,6-trihydroxy-7,3’,4’-trimethoxyfla-vone),還含痕量的香葉木甙(diosmin)和橙皮甙(hesperidin)。

【藥理作用】

1.平喘、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檸檬內酯對組胺所致豚鼠離體氣管收縮,有對抗作用;在蛋清致敏的豚鼠離體回腸和離體氣管試驗表明有一定抗過敏活性。麻醉貓肺溢流試驗靜脈註射檸檬內酯5-10mg/kg有一定的抗組胺作用。

2.對胃、腸道平滑肌的作用:本品醇提物對大鼠、兔離體腸管有明顯抑制作用,靜脈註射給藥對麻醉貓、兔在體腸管亦有同樣抑制作用。對乙酰膽堿引起的兔十二指腸痙攣有顯著解痙作用,而對氯化鋇引起的則不能完全對抗。醇提物2.25g/kg靜脈註射,能迅速緩解氨甲酰膽堿所致的麻醉貓胃、腸和膽囊的張力增加。

3.對中樞的抑制作用:小鼠1p佛手醇提物20g/kg,自發活動明顯減少並可維持2h。同劑量還可顯著延長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並能延長小鼠士的寧驚厥的致死時間和戊四氮或咖啡因引起的驚厥發生時間與致死時間,且能降低其死亡率。

4.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佛手醇提物能顯著增加豚鼠離體心臟的冠脈流量和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對大鼠因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並使豚鼠因結紮冠狀動脈引起的心電圖變化有所改善,對氯仿一腎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有預防作用。

5.抗炎、抗病毒作用:本品所含橙皮甙對豚鼠因缺乏維生素C而致的眼睛球結膜血管內血細胞凝聚及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有改善作用;它與栓塞(Thrombogenic)飼料或與致粥樣硬化飼料共同餵養大鼠,均可延長大鼠存活時間。能刺激缺乏維生素C豚鼠的生長速度。在加入小泡性口炎病毒前,將小鼠纖維細胞成於200?g/mL的橙皮甙中預先孵化,叮保護細胞不受病毒侵害約24h。用橙皮甙預先處理Hela細胞,能頂防流感病毒的感染。橙皮甙的抗病毒活性能被透明質酸酶所消除。本品所含的地奧明具有維生素P樣作用,能降低兔毛細血管滲透性作用,有維生素C2樣作用。能增強豚鼠毛細血管的抵抗力和減少腎上腺維生素C的排出。地奧明還有抗炎作用,對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腫有消腫作用,腹腔註射的ED50為100mg/kg。

6.其他作用:本品所含的香柑內酯對皮膚有光學活性,作用僅次於8-甲氧基補骨脂素。有殺軟體動物作用,主要用於殺滅釘螺。有一定對抗肝素的抗凝血和止血作用。對兔有一過性降血壓作用。還有抗微生物活性。橙皮甙有預防凍傷和抑制大鼠眼晶狀體的醛還原酶作用。

【毒性】檸檬內酯小鼠口服的LD50為3.95g/kg。地奧明小鼠口服的LD50為10g/kg,腹腔註射為4g/kg。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少許進行微量升華,可得黃色針狀或羽毛狀結晶。結晶加95%乙醇溶解後滴於濾紙上,於紫外光燈下(254nm)檢視有紫色熒光。(檢查香豆精類化合物)(2)取本品0.5g,加乙醇適量浸提,濾過,濾液加鎂粉少量,混勻,滴加濃鹽酸數滴,溶液呈橙色。(檢查黃酮類化合物)(3)取本品0.5已加5%冰醋酸適量浸提,濾過,濾液加溴水數滴,可見溴水褪色。(檢查內酯類化合物)

【炮制】揀去雜質,用水噴潤後,切碎,曬幹。

【性味】辛;苦;溫

【歸經】肝;胃;脾;肺經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和胃化痰。主肝氣郁結之脅痛、胸悶;肝胃不和、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暖氣、惡心;久咳痰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泡茶飲。

【註意】

1.

2.《本經逢原》:痢久氣虛,非其所宜。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補肝暖胃,止嘔吐,消胃寒痰,治胃氣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氣。

2.《本草綱目》:煮酒飲,治痰氣咳嗽。煎湯,治心下氣痛。

3.本經逢原》:專破滯氣。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氣舒肝,和胃化痰,破積,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癧。

5.《隨息居飲食譜》:醒胃豁痰,辟惡,解酲,消食止痛。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佛手柑相關圖片

佛手柑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佛葵  下一个:佛手柑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