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鯉魚膽功效和作用

【出處】《本經》

【拼音名】LǐYúDǎn

【來源】為鯉科動物鯉魚的膽。

【化學成份】除膽汁一般常有的膽汁酸、膽汁色素、脂類等外,尚含鯉甾醇;又證明在鯉體中,膽甾醇可變為鯉甾醇。還含別鵝脫氧膽酸。

【性味】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無毒。"

【歸經】

①《本草經疏》:"走厥陰。"

②《本草求真》:"入心、脾。"

【功能主治】

清熱明目,散翳消腫。治目赤腫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

①《本經》:"主目熱赤痛,青盲,明目。"

②《肘後方》:"點雀目燥痛。"

③《藥性論》:"點眼,治赤腫翳痛;小兒熱腫塗之。"

④《本草拾遺》:"主耳聾,滴耳中。"

⑤《陸川本草》:"清肝,明目,治白喉。"

【用法用量】內服:和藥作丸。外用:取汁點塗。

【註意】《藥性論》:"蜀漆為使。"

【附方】

①治眼飛血赤脈及痛:鯉魚膽五枚,黃連(去須,搗為末)半兩。上二味,取膽汁調黃連末,納瓷合盛,於飯上蒸一次,取出,如幹,即入少許蜜,調似膏。日五、七度,塗敷目眥。(《聖濟總錄》魚膽敷眼膏)

②治眼睛上生暈,不問久新:鯉魚一頭,長一尺二寸者,取膽用,刺破,滴汁在銅照上,鑰幹,用竹刀子刮下,為細末。每用少許,時時點眼。(《聖濟總錄》光明散)

③治小兒喉痹腫:魚膽二七枚,(取汁)以和竈底土塗之,瘥止。(《千金方》)

④治陰痿:雄雞肝一具,鯉魚膽四枚。上二味,陰幹百日,末之,雀卵和,吞小豆大一丸。(《千金方》)

【各家論述】《本草經疏》:"凡膽皆苦寒,走厥陰,故鯉魚膽亦主明目及目熱赤痛青盲也。"

【摘錄】《*辭典》

鯉魚膽《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拼音名】LǐYúDǎn

【英文名】Carpgallbladder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鯉的膽囊。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prinuscarpio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將鯉魚殺死後,取出膽囊,晾幹或鮮用。

【原形態】鯉魚,體呈紡錘形,側扁,腹部圓。吻鈍。口端位,呈馬蹄形。須2對。眼小,位於頭縱軸的上方。下咽齒3行,內側的齒呈臼齒形。鱗大,側線鱗33-39。鰓耙一般為18-22。背鰭3,15-21,第3硬刺堅強,後緣有鋸齒。臀鰭3,5。第3硬刺後緣也有鋸齒。身體背問號純黑色,側線的下方近金黃色,腹部淡白色。背、尾鰭基部微黑,雄魚尾鰭和臀鰭橙紅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松軟底層和水草叢生處。

資源分布:除西藏以外,各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

【化學成份】除膽汁一般常有的膽汁酸(Bileacid)、膽汁色素(Bilepigment)、脂類等外,尚含鯉甾醇(Cyprinol);又證明在鯉體中,膽甾醇可變為鯉甾醇。還含別鵝脫氧膽酸。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歸經】肝;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明目;退翳消腫;利咽。主目赤腫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1-2.5g。外用:適量,汁點、塗。

【附方】①治眼飛血赤脈及痛:鯉魚膽五枚,黃連(去須,搗為未)半兩。上二味,取膽汁調黃連未,納瓷合盛,於飯上蒸一次,取出,如幹,即人少許蜜,調似膏。日五、七度,塗敷目眥。(《聖濟總錄》魚膽敷眼膏)②治眼睛上生暈,不問久新:鯉魚一頭,長一尺二勺者,取膽用,刺破,滴汁在銅照上,陰幹,用竹刀子刮下,為細未。每用少許,時時點眼。(《聖濟總錄》光明散)③治小兒喉痹腫:魚膽二七枚,(取汁)以和竈底土塗之,搓止。(《千金方》)④治陰痿:雄雞肝一具,鯉魚膽四枚。上二味,陰千百日,未之,雀卵和,吞小豆大一丸。(《千金方》)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凡膽皆苦寒,走厥陰,故鯉魚膽亦主明目及口熱赤痛青盲也。

2.《本經》:主目熱赤痛,青盲,明目。

3.《肘後方》:點雀日燥痛。

4.《藥性論》:點眼,治亦腫翳痛;小兒熱腫塗之。

5.《本草拾遺》:主耳聾,滴耳中。

6.《陸川本草》:清肝,明目,治白喉。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鯉魚膽相關圖片

鯉魚膽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鯉魚齒  下一个:鯉魚鱗>>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