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MǎDāo
【別名】長竹蟶、竹蟶子
【來源】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竹蟶科長竹蟶SolengouldiiConrad,以貝殼入藥。
【功能主治】清癭、止帶。主治癭氣,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1~3錢。(煆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馬刀《*辭典》
【出處】《本經》
【拼音名】MǎDāo
【別名】蜌(《爾雅,),單姥(《李當之藥錄》),齊蛤(《吳普本草》),馬蛤(《別錄》),竹蟶(《醫林纂要》)。
【來源】為竹蟶科動物長竹蟶的貝殼。全年均可捕捉。采集後洗凈,去肉,曬幹。
【原形態】貝殼2片,長形,質薄,兩殼相等。殼長5~11厘米,長度約為高度的6~7倍。殼頂位於貝殼的最前端,背腹緣幾乎平行,腹緣中部微凹,殼前端呈截形,後端圓,前端較後端略粗大。外韌帶黃褐色。貝殼表面光滑,被有黃褐色外皮,生長線明顯,後端有時形成褶襞。殼內面白色或淡黃色.鉸合部小,每殼各具1主齒。前閉殼肌痕極細長,後閉殼肌痕前後長略呈半圓形。外套痕明顯,前端向背緣凹入,外套竇半圓形。足發達,細長,呈柱狀。
【生境分布】生活於淺海泥沙灘。分布黃海、渤海、南海一帶。
【性味】
鹹,涼。
《本經》:"味辛,微寒。"
【功能主治】
散結消痰,通淋。治水癭,氣癭,痰飲,淋病,婦人赤白漏下。
①《本經》:"主漏下赤白,寒熱,破石淋。"
②《別錄》:"除五臟間熱,肌中鼠鼷,止煩滿,補中,去厥痹,利機關。"
③《綱目》:"消水癭,氣癭,痰飲。"
【摘錄】《*辭典》
馬刀《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神農本草經》。
1.陶弘景:馬刀長六七寸,(江)漢間人名為單姥、亦食其肉,肉似蚌。
2.《綱目》:馬刀似蚌而小,形狹而長,其類甚多,長短大小,厚薄邪正,雖有不同,但性味功用,大抵則一。
【拼音名】MǎDāo
【英文名】razorclamshell
【別名】蜌、單姥、齊蛤、馬蛤、焷岸岸
【來源】
藥材基源:為蚌科動物巨首楔蚌或短褐矛蚌及其近緣種的貝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uneopsiscapitata(Heude)2.Lanceolariagrayana(Lea)
采收和儲藏:秋季捕撈,去肉,取殼,洗凈,曬幹。
【原形態】
1.巨首楔蚌,楔蚌中較大的一種,一般殼長約70mm,殼高約35mm,殼寬約25mm。殼質厚而堅硬。貝殼前部極膨大,向後高度和寬度急劇縮小,因此外形呈長三角楔狀。貝殼前部之膨大處的後方有一凹陷,約位於殼中。殼頂位於背緣前端,高而膨大,常呈破蝕謄宙表面棕褐色,具有同心圓有生長線。鉸合部發達,左殼具2枚擬主齒和2枚側齒,前擬主齒呈片狀,後擬主齒呈三角錐狀,頂部有細的裂紋,2枚側齒細長而平行;右殼只有1枚三角錐狀的前擬主齒和1枚側齒,其後擬主齒只留有痕跡。
2.短褐矛蚌,殼長達170mm,殼高44mm,殼寬39mm。殼堅厚,略膨脹,兩側不對稱,狹長,呈長矛形。長度為高的4-5倍。殼頂部稍膨脹,低於背緣,常被腐蝕,靠近前端,在貝殼全長1/10處。前緣鈍圓,前背緣直,後背後緣在殼長1/2處漸向下斜,腹緣直,中部稍凹後緣略圓或銳角。小月面長形,發達。殼面灰褐色,生長紋細致。貝殼中部的生長紋間具有排列整齊的粗短顆粒形縱褐。並在殼頂處有鋸齒狀縱褐,故稱短褐矛蚌。鉸合部發達,左殼具有2枚略呈三角錐形的擬主齒,2枚長刃狀的側齒;右有2枚擬主齒,1枚側齒。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多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的湖泊或河流中,尤喜在急流水域中生活。以微小生物和植物碎屑為食料。2.棲息於泥底或泥沙底的河流、湖泊及池塘內。
資源分布:1.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於黑龍江、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味鹹;性涼
【歸經】肺;腎經
【功能主治】散結消痰;通淋除熱;涼血止血;平肝熄風。主癭瘤;痰飲;淋病;崩漏;吐血;衄血;眩暈;耳鳴
【用法用量】內服:煆研末,5-15g;或煎湯,15-50g。
【各家論述】
1.《本經》:主漏下赤白,寒熱,破石淋。
2.《別錄》:除五臟間熱,肌中鼠鼷,止煩滿,補中,去厥痹,利機關。
3.《綱目》:消水癭,氣癭,痰飲。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