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馬骨功效和作用

【出處】《食療本草》

【拼音名】MǎGǔ

【來源】馬科動物馬的骨頭。

【性味】

甘,涼。

①《別錄》:"頭骨:微寒。"

②《綱目》:"頭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頭瘡,耳瘡,陰瘡,瘭疽。

①《別錄》:"頭骨:主喜眠,令人不睡。"

②《食療本草》:"小兒患頭瘡,燒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瘡。"

③《日華子本草》:"頭骨燒灰,敷頭耳瘡佳。"

④《綱目》:"止邪瘧;燒灰和油,敷小兒耳瘡、頭瘡、陰瘡、瘭疽有漿如火灼。"

【用法用量】外用:燒灰研末調敷。內服:燒灰入丸、散。

【附方】

①治膽熱多眠:馬頭骨灰一兩,鐵粉一兩,朱砂半兩(研、水飛過),龍腦半分,上藥同研令勻,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竹葉溫湯下,食後服。(《聖惠方》)

②治臁瘡潰爛三四年:馬牙匡骨燒研(先以土窖過),搽之。(《綱目》)

【摘錄】《*辭典》

馬骨《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食療本草》

【拼音名】MǎGǔ

【英文名】Horsebon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科動物馬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quuscaballusorientalisNoack

采收和儲藏:宰殺後剝去皮,除去內臟及肉,留下骨骼,晾幹。

【原形態】馬,體格高大,骨骼肌發達,四肢強頸有力。體高1.27-1.60m,體重225-773kg。雌雄差異很大。馬頭面部狹長,耳小而尖,直立。鼻寬,眼大。從頭頂起沿頸背至肩胛,具有長毛即鬃毛。兩耳間垂向額部的長毛稱門鬃。身體余部皆被短而均勻的毛,毛部也有長的鬃毛。我國馬的品種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種,因品種不同,身體大小、毛色也有差異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馬屬草原動物,善奔馳,草食。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性味】味甘;性微寒

【歸經】脾;腎經

【功能主治】醒神;解毒斂瘡。主嗜睡;頭瘡;耳瘡;臁瘡;陰瘡;瘭疽

【用法用量】內服:燒灰,入丸、散,每次1-2g,每日3次。外用:適量,燒灰研末,調敷。

【註意】《本草經集註》:“馬骨傷人,有毒。”

【各家論述】

1.《別錄》:頭骨:主喜眠,令人不睡。

2.《食療本草》:小兒患頭瘡,燒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瘡。

3.《日華子本草》:頭骨燒灰,敷頭耳瘡佳。

4.《綱目》:止邪瘧:燒灰和油,敷小兒耳瘡、頭瘡、陰瘡、瘭疽有漿如火灼。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馬骨相關圖片

馬骨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馬肝  下一个:馬骨節>>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