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馬鬐膏功效和作用

【出處】《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MǎQíGāo

【別名】馬膏(《靈樞》),馬鬐頭膏(《別錄》),馬脂(《丹房鑒源》)。

【來源】為馬科動物馬項上的皮下脂肪。

【性味】

①《別錄》:"平。"

②《綱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別錄》:"主生發。"

②《綱目》:"治面酐,手足皴粗,入脂澤,用療偏風口歪僻。"

【摘錄】《*辭典》

馬鬐膏《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MǎQíGāo

【英文名】Horsefat

【別名】馬膏、馬鬐頭膏、馬脂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科動物馬項上的皮下脂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quuscaballusorientalisNoack

采收和儲藏:宰殺後取頂上的皮下脂肪,煉油,冷卻。

【原形態】馬,體格高大,骨骼肌發達,四肢強頸有力。體高1.27-1.60m,體重225-773kg。雌雄差異很大。馬頭面部狹長,耳小而尖,直立。鼻寬,眼大。從頭頂起沿頸背至肩胛,具有長毛即鬃毛。兩耳間垂向額部的長毛稱門鬃。身體余部皆被短而均勻的毛,毛部也有長的鬃毛。我國馬的品種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種,因品種不同,身體大小、毛色也有差異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馬屬草原動物,善奔馳,草食。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脾;腎經

【功能主治】生發;潤膚;祛風。主脫發;白禿瘡;皮膚皸裂;偏風口㖞僻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塗搽。

【各家論述】

1.《綱目》:按《靈樞經》雲:卒口僻急者,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頰筋有熱,則縱緩不收,以桑鉤鉤之,以生桑灰置坎中坐之,以馬膏熨其急頰,以白酒和桂末塗其緩頰,且飲美酒,瞰炙肉,為之三拊而已。

2.《靈樞》無註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竊謂口頰喎僻乃風中血脈也。手足陽明之筋絡於口,會太陽之筋絡於目,寒則筋急而僻,熱則筋緩而縱,寒者急而熱者緩也。急者皮膚頑痹,營衛凝滯。治法,急者緩之,緩者急之,故用馬膏之甘平柔緩以摩其急,以潤其痹,以通其血脈,用桂酒之辛熱急束,以塗其緩,以和其營衛,以通其經絡,桑能治風痹,通節竅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飲美酒,啖炙肉雲。

3.《別錄》:主生發。

4.《綱目》:治手足皴粗,入脂澤,用療偏風口喎僻。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馬鬐膏相關圖片

馬鬐膏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馬皮  下一个:馬錢子>>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