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葉子花功效和作用

【出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YèZiHuā

【別名】寶巾、芳杜鵑、九重葛(《廣州植物誌》),三角花(《華北習見觀賞植物》),紫三角、紫亞蘭(《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紫茉莉科植物光葉子花的花。各地在開花時采下花朵,曬幹備用。

【原形態】攀援灌木。莖粗壯,有腋生直刺。葉互生,紙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3~6厘米,全緣,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面無毛或微生柔毛;葉柄長約1厘米。花頂生,常3朵簇生在苞片內,花梗與苞片的中脈合生;苞片3枚,葉狀,暗紅色或紫色,橢圓形,長3~5厘米,寬2~4厘米,全緣,紙質;花冠管狀,淡綠色,先端5齒裂。瘦果有5棱。

【生境分布】原產巴西;我國有栽培。廣州栽培的花期冬、春間,華北溫室盆栽的花期3~7月。

【性味】《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苦澀,溫。"

【功能主治】《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調和氣血。治婦女赤白帶下,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葉子花《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YèZiHuā

【別名】紫三角、紫亞蘭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茉莉科植物光葉子花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ugainvilleaglabraChioxy

采收和儲藏:冬、春季節開花時采收,曬幹備用。

【原形態】攀援灌木。莖粗壯,枝常下垂,有腋生直刺。葉互生;有柄,長約1-2.5cm;葉片紙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或闊卵形,長5-10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表面無毛,背面初時有短柔毛。花頂生,通常3朵簇牛在苞片內,花梗與苞片的中脈合生;苞片3枚,葉狀,暗紅色或紫色,長圓形成橢圓形,長3-5cm,寬2-4cm;花被筒長2cm,淡綠色,有短柔毛,頂端5淺裂;雄蕊6-8,內藏;子房上位,1心皮,1室,花柱側生,線狀,柱頭尖。瘦果有5棱。種子有胚乳。花期冬春間,華北溫室栽培的花期3-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各地公園溫室常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栽培】喜溫暖、濕潤和強光環境。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質的肥沃土壤。以扡插為主。從5~8月均可進行,而以5月成活率最高。選用充實的當年生半木質化的枝條作插穗,插後保持較高的濕度和28℃左右的溫度,20d即可生根,30d後移出栽種。入冬溫度維持在5~15℃。

【性狀】性狀鑒別花常3朵簇生在苞片內,花柄與苞片的中脈合生。苞片葉狀,暗紅色或紫色,橢圓形,長3-3.5cm,紙質。花被管長1.5-2cm,淡綠色,疏牛柔毛,有棱;雄蕊6-8,子房具5棱。

【化學成份】葉子花含C20-26長鏈飽和脂肪酸[1],2-葡萄糖基蕓香糖(2-g;ucosylrutinose)[2],甜菜花青素(betacyanin)[3];葉中含抗毒素的蛋白質BAP-1[4]、BAP-廣[5]。

【藥理作用】本植物葉中蛋白BAP-1,在10μg/ml濃度時對TMV病毒的抑制率為76.7%[1];本植物根所含阿魏酸(ferulicacid),在0.4~0.6mg/ml時能抑制ADP和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用氚標記的5-羥色胺(3H-5-HT)標記血小板,阿魏酸鈉1-2mg/ml時,對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並能抑制3H-5-HT從血小板釋放[2]。同屬植物B.spectabilis提取物有抗微生物作用[3],其葉中含有抗糖尿病作用的肌醇單甲基酯,在200mg/kg灌胃後12h使大鼠血糖水平降低38.20%[4]。

【性味】苦;澀;性溫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化溫止帶。主血瘀經閉;月經不調;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調和氣血。治婦女赤白帶下,月經不調。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葉子花相關圖片

葉子花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葉象花  下一个:夜關門>>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