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牦牛角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MáoNiúJiǎo

【別名】毛犀、牦牛、旄牛

【來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grunniens(L.)[BosgrunniensL.],以角入藥。

【生境分布】西藏、青海、甘肅、四川。

【性味】酸、鹹,涼。

【功能主治】清心,解熱,鎮靜,鎮痙。主治高熱神昏,驚狂譫妄及熱毒入血分、營分,斑疹,癰瘍吐血,衄血等癥。

【用法用量】0.6~1錢,水煎服或磨水沖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牦牛角《*辭典》

【出處】《綱目》

【拼音名】MáoNiúJiǎo

【來源】為牛科動物牦牛的角。

【原形態】

牦牛(《山海經》),又名:旄牛(《山海經》),犣牛(《爾推》),毛犀(《廣誌》),貓牛(《漢書》顏師古註),竹牛(《昨夢錄》),毛牛(《水東日記》)。

體形大而粗壯,成年雄獸長達3.6米,肩高可至1.6米,體重500公斤以上。肩部有凸起的隆肉。耳小。四肢短而粗。雄性角大,角基略扁,二角距離很大,角先直升,再向外,復向上彎曲,角尖又有向後彎的趨勢。被毛暗褐色,頭和背部的毛短而光滑,體側、頸、腹、胸、尾部均具長毛。吻部、鼻部稍呈白色。年老時,頭部的毛色較灰,背部帶棕紅色。尾下垂至踵部。家養的牦牛體形較小,毛色或有變化。繁殖期在秋季,懷孕期8~9月。

【生境分布】野生者棲息於高山峻嶺。能耐寒冷而畏熱。常數十成群。分布青、藏高原。

【性味】《綱目》:"酸鹹,涼,無毒。"

【功能主治】《綱目》:"治驚癇,熱毒,諸血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摘錄】《*辭典》

牦牛角《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1.《山經經》郭璞傳:牦牛,牛屬也,黑色,出西南。

2.《本草綱目》:牦牛,出甘肅臨洮及西南,野牛也,人多畜養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鬥,亦自愛護,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毛雜白色者,以茜染紅色。《昨夢錄》雲,西夏竹牛,重數百斤,角甚長,而黃黑相間,制弓極勁,彼人

【拼音名】MáoNiúJiǎo

【英文名】Yakhorn

【別名】牦牛、旄牛、犣牛、毛犀、貓牛、竹牛、毛牛

【來源】

藥材基源:為牛科動物牦牛的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sgrunniens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宰殺牦牛時鋸下牛角,陰幹或低溫烘幹。

【原形態】牦牛,狀如牛,體粗大,重在500kg以上,頭及軀體背面的毛短而光滑。肩部有突起這隆肉。體側、頸、胸、腹、尾、頜、喉部均被下垂的長毛,尤以尾毛為甚。通體暗褐黑色,吻部、鼻部稍雜白以。四肢短粗;雄獸角大,而雌蓋角小,角基略扁,二角分離甚遠,角先向上,再向外,近末端復向內向上,角尖略向後彎。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青藏高原的荒涼之處,怕熱而不畏冰雪。喜遊蕩,常數十成群,以高原山谷的粗草為食。

資源分布:分布於青藏高原,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西段,東至四川西北部,南達西藏境內。在青藏高原地區。牦牛已馴為家畜。

【性味】味酸;鹹;性涼

【歸經】心;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熄風。主高熱驚癇;血熱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不湯,15-30g。

【各家論述】《本草綱目》:治驚癇,熱毒,諸血病。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牦牛角相關圖片

牦牛角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毛足鐵線蕨  下一个:茅草箭>>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