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羊蹄葉功效和作用

【出處】《日華子本草》

【拼音名】YánɡTíYè

【來源】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葉片。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羊蹄"條。

【化學成份】羊蹄葉含槲皮甙,並含維生素C甚多。

【性味】《綱目》:"甘,滑,寒,無毒。"

【功能主治】

治腸風便秘,小兒疳積,目赤,舌腫,疥癬。

①《日華子本草》:"治小兒疳蟲,殺胡夷魚、蛙魚、檀胡魚毒,亦可作菜食。"(《綱目》:"胡夷、蛙魚,皆河豚名,檀胡未詳。")

②《滇南本草》:"貼熱毒紅腫,血風癬疥。"

③《滇南本草圖說》:"治腸風下血,大便秘結不通。""采葉貼太陽穴,治暴赤火眼疼痛。"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消傷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註意】

①《食療本草》:"不宜多食。"

②《本草圖經》:"多啖令人下氣。"

③《本草衍義補遺》:"多食亦令人大腑泄滑。"

【附方】

①治腸風痔瀉血:羊蹄根葉爛蒸一碗來食之。(《鬥門方》)

②治懸癰,咽中生息肉,舌腫:羊蹄草煮取汁口含之。(《千金方》)

③治對口瘡:鮮羊蹄葉適量,同冷飯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羊蹄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日華子本草》

【拼音名】YánɡTí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umexjaponicusHoutt.2.RumexnepalensisSpreng.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

1.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粗大,斷面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單葉互生,具柄;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基生葉較大,長16-22cm,寬4-9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微心形,邊緣微狀波皺褶。總狀花序頂生,每節花簇略下垂;花兩性,花被片6,淡綠色,外輪3片展開,內輪3片成果被;果被廣卵形,有明顯的網紋,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狀突起,其表面有細網紋,邊緣具不整齊的微齒;雄蕊6,成3對;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頭細裂。瘦果寬卵形,有3棱,先端尖,角棱銳利,長約2mm,黑褐色,光亮。花期4月,果期5月。

2.本品與羊蹄的區別在於:葉片卵狀長圓形,下部較寬,先端急尖或鈍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兩面的葉脈及葉緣均被白色短毛;結果時增大的內花被邊緣具7-10對針刺,針刺先瑞呈鉤狀彎曲。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山野、路旁、濕地。

2.生於溝谷、河岸及濕地。

資源分布:1.分布我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各地。

2.分布於西南及陜西、甘肅、青海、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葉枯綠色,皺縮。展平後基生葉具較長葉柄,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6-22cm,寬4-9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邊緣微波狀皺褶;莖生葉較小,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氣微,味苦澀。

【化學成份】羊蹄葉含槲皮甙(qrercitrin)[1]。

【藥理作用】羊蹄葉煎劑在試管內對炭疽植桿菌、白喉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痢疾桿菌等也有一定抗菌作用[1]。尼泊羊蹄葉的水和乙醇提取物能對抗組胺對離體豚鼠圓腸,乙酰膽堿及氯化氨甲酰膽堿對離體蛙腹直肌的興奮作用。以狗血壓為指標,尼泊爾羊蹄葉的水提取物能對抗組胺和擬膽堿藥及緩激肽對血壓的影響,而乙醇提取物僅能對抗組胺和擬膽堿藥對血壓的影響,表明兩者有抗組胺和抗堿作用。此外水提取物能使離體兔心收縮力減弱,心率減慢,冠脈血流量減少[2]。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通便;解毒消腫;殺蟲止癢。主腸風便血;便秘;小兒疳積癰瘡腫毒;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或敷水含漱。

【註意】

1.《食療本草》:不宜多食。

2.《本草圖經》:多啖令人下氣。

3.《本草衍義補遺》:多食亦令人大腑泄滑。

【各家論述】

1.《日華子本草》:治小兒疳蟲,殺胡夷魚、鮭魚、檀胡魚毒,亦可作菜食。(《綱目》:胡夷、鮭魚;皆河豚名,檀胡未詳。)2.《滇南本草》:貼熱毒紅腫,血風癬疥。

3.《滇南本草圖說》:治腸風下血,大便秘結不通。采葉貼太陽穴,治暴赤火眼疼痛。

4.《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消傷腫瘡毒。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羊蹄葉相關圖片

羊蹄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羊蹄實  下一个:羊外腎>>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