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盤龍參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PánLónɡShēn

【別名】綬草、龍抱柱、盤龍草、雙瑚草

【來源】蘭科綬草屬植物綬草Spiranthesaustralis(R.Brown.)Lindl.,以根、全草入藥。秋季挖根,除去莖葉,洗凈曬幹。春夏采收全草,洗凈曬幹。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滋陰益氣,涼血解毒。用於病後體虛,神經衰弱,肺結核咯血,咽喉腫痛,小兒夏季熱,糖尿病,白帶;外用治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根或全草0.3~1兩;外用適量,鮮根或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盤龍參《*辭典》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PánLónɡShēn

【別名】鹝(《詩經》),綬草(《毛詩傳》),一線香(《質問本草》),豬鞭草、豬潦子(《分類草藥性》),豬遼參、龍抱柱(《天寶本草》),龍纏柱(《福建民間草藥》),豬牙參(《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扭蘭、勝杖草(《南寧市藥物誌》),盤龍棍、過水龍、紅龍盤柱(《江西民間草藥》),小豬獠參(《四川中藥誌》),盤龍箭(《陜西植藥調查》),海珠草、蛇崽草、一枝槍、一葉一枝花(《湖南藥物誌》),雙瑚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盤龍花(《江西草藥》),鐮刀草、大葉青(《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九龍蛇、笑天龍(《貴州

【來源】為蘭科植物盤龍參的根或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多年牛草本。根莖短,有簇生、粗厚的纖維根。莖高15~45厘米。葉數枚生於莖的基部,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度和寬度變化大,最長的可達15厘米,先端鈍尖,全緣,基部微抱莖,上部的葉退化而為鞘狀苞片。穗狀花序旋扭狀,長5~10厘米,總軸禿凈,花序密生腺毛;苞片卵狀矩圓形,比子房略長,漸尖;花白而帶粉紅;生於總軸的一側;花被線狀披針形,長3~4毫米;唇瓣矩圓形,有皺紋;花柱短,下部拱形,斜著於子房之頂,有一卵形的柱頭在前面和一直立的花藥在背面;花粉粉狀;子房下位,1室。蒴果橢圓形,有細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於田畔或濕潤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性味】

甘苦,平。

①《福建民間草藥》:"苦平,無毒。"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平。"

③《江西草藥》:"甘辛,涼。"

【功能主治】

益陰清熱,潤肺止咳。治病後虛弱,陰虛內熱,咳嗽吐血,頭暈,腰酸,遺精,淋濁帶下,瘡瘍癰腫。

①《分類草藥性》:"治蛇傷,腳氣。"

②《天寶本草》:"添精壯陽。治頭暈、腰疼酸軟。"

③《貴州民間方藥集》:"補病後虛弱。"

④《陸川本草》:"解毒。治爛瘡。"

⑤《南寧市藥物誌》:"清熱,潤肺。治熱咳。"

⑥《湖南藥物誌》:"止虛熱口渴,肺勞咳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1兩。外用:搗敷。

【註意】《四川中藥誌》:"有濕熱瘀滯者忌服。"

【附方】

①治虛熱咳嗽:綬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②病後虛弱滋補:盤龍參一兩,豇豆根五錢,蒸豬肉半斤或子雞一只內服,每三日一劑,連用三劑。(《貴陽民間藥草》)

③治糖尿病:盤龍參根一兩,豬胰一個,銀杏一兩。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④治淋濁帶下:盤龍參根一兩,豬小肚一至二個。水煎,加少許食鹽,分早晚二次服。(《福建民間草藥》)

⑤治老人大便墜脹帶血:小豬獠參三至五錢,鮮鯽魚二兩,煮熟,加白糖服。(《四川中藥誌》)

⑥治心胃痛:綬草二錢,雄黃三分,大蒜頭二枚,共搗爛,開水沖服。(《湖南藥物誌》)

⑦治癰腫:綬草根洗凈置瓶中,加入適量麻油封浸待用。用時取根杵爛,敷患處,一日一換。(《江西民間草藥》)

⑧治毒蛇咬傷:綬草根搗爛,再加入酒娘糟拌勻敷於傷處。或加雄黃末少許更好。(《江西民間草藥》)

⑨治扁桃體炎,夏季熱:盤龍參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⑩治帶狀皰疹:綬草根適量,曬幹研末,麻油調搽。(《江西草藥》)

⑾治湯火傷:盤龍箭一兩,蚯蚓五條,白糖少量。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一次。(《陜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盤龍參《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名實圖考》:盤龍參,袁州、衡州山坡皆有之。長葉如初生董草而脆肥,春時抽葶,發苞如辮繩斜糾,刑、粉紅花,大如小豆瓣,有細齒上翹,中吐白蕊,根有粘汁,其根似天門冬而微細,色黃。

【拼音名】PánLónɡShēn

【英文名】ChineseLadiestressesRootorHerb

【別名】鹝、(艹鹝)綬、一線香、豬鞭草、豬潦子、豬遼參、龍抱柱、龍纏柱、豬牙參、扭蘭、勝杖草、盤龍棍、過水龍、紅龍盤柱、小豬獠參、海珠草、蛇崽草、一枝槍、一葉一枝花、雙瑚草、盤龍花、鐮刀草、大葉青、九龍蛇、笑天龍、馬牙七、盤龍箭、鯉魚草、反皮索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綬草的根和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iranthessinensis(Pers.)Ames[NeottiasinensisPers.]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綬草,陸生植物,高15-50cm。莖直立,基部簇生數條粗厚、肉質的根,近基部生2-4枚葉。葉條狀倒披針形或條形,長10-20cm,寬4-10mm。花序頂生,長10-20cm,具多數密生的小花,似穗狀;花白色或淡紅色,螺旋狀排列;花苞片卵形,長漸尖;中萼片條形,先端鈍,長約5mm,寬約1.3mm,側萼片等長,較狹;花瓣和中萼片等長但較薄,先端極鈍,唇瓣近長圓形,長4-5mm,寬約2.5mm,先端極鈍,伸展,基部至中部邊緣全緣,中部以上呈強烈的皺波狀嚙齒,在中部以上的表面具皺波狀長硬毛,基部稍凹陷,呈淺囊狀,囊內具2枚突起。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3500m的山坡林下、灌叢下、草地、路邊或溝邊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幾遍全國。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莖圓柱形,具縱條紋,基部簇生數條小紡綞形塊根,具縱皺紋,表面灰白色。葉條形,數枚基生,展平後呈條狀披針形。有的可見穗狀花序,呈螺旋狀扭轉。氣微,味淡微甘。

【化學成份】根含二氫菲類化合物:盤龍參酚(spiranthol)A、B、C,盤龍參新酚(spirasineol)A、B,盤龍參醌(sprianthoquinone),盤龍參二聚菲酚(spiranthesol),紅門蘭酚(orchinol);甾醇類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阿魏酸酯成分:阿魏酸十九醇酯(nonadec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醇酯(eicos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一醇酯(heneicos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三醇酯(tricos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四醇酯(tetracos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五醇酯(pentacos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六醇酯(hexacos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七醇酯(heptacosylferulate),阿魏酸二十八醇酯(octacosylferulate);其他成分:對-羥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對-羥基芐醇(p-hydroxybenzylalcohol)。

【性味】甘;苦;平

【歸經】心;肺經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清熱解毒。主病後虛弱;陰虛內熱;咳嗽吐血;頭暈;腰痛酸軟;糖尿病;遺精;淋濁帶下;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燙火傷;瘡瘍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全草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註意】《四川中藥誌》:有濕熱瘀滯者忌服。

【附方】①治虛熱咳嗽:經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②病後虛弱滋補:盤龍參一兩,肛豆根五錢,蒸豬肉半斤或子雞一只內服,每三日一劑,連用三劑。(《貴陽民間藥草》)③治糖尿病:盤龍參根一兩,豬胰一個,銀杏一兩。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④治淋濁帶下:盤尤參根一兩,豬小肚一至二個。水煎,加少許食鹽,分早晚二次服。(《福建民間草藥》)⑤治老人大便墜脹帶血:小豬痂參三至五錢,鮮鯽魚二兩,煮熟,加白糖服〕(《四川中藥誌》)⑥治心胃痛:經草二錢,雄黃三分,大蒜頭二枚,共搗爛,開水沖服。(《湖南藥物誌》)⑦治癰腫:經草根洗凈置瓶中,加入適量麻油封浸持用。用時取根桿爛,敷患處,一日一換。(《江西民間草藥》)⑧洽毒蛇咬傷:經草根搗爛,再加入酒娘糟拌勻敷於傷處。或加雄黃未少許更好。(《江西民間草藥》)⑨治扁桃體炎,夏季熱:盤龍參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⑩治帶狀疤疹:綬草根適量,曬幹研未,麻油調搽。(《江西草藥》)11.治湯火傷:盤龍箭一兩,蚯蚓五條,白糖少量。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一次。(《陜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治蛇傷,腳氣。

2.《天寶本草》:添精壯陽。治頭暈、腰疼酸軟。

3.《貴州民間方藥集》:補病後虛弱。

4.《陸川本草》:解毒。治爛瘡。

5.《南寧市藥物誌》:清熱,潤肺。治熱咳。

6.《湖南藥物誌》:止虛熱口渴,肺勞咳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盤龍參相關圖片

盤龍參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盤腸草  下一个:盤龍七>>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