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盤腸草功效和作用

【出處】《四川中藥誌》

【拼音名】PánChánɡCǎo

【別名】南瓜陰芽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果實內萌發的幼苗。秋後收集,鮮用或曬幹用。

【性味】性溫,味甘淡,無毒。

【功能主治】治小兒盤腸氣痛及驚風,感冒,風濕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搗爛炒熱熨。

【摘錄】《*辭典》

盤腸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誌》

【拼音名】PánChánɡCǎo

【英文名】seedlinginCushaw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南瓜成熟果實內種子所萌發的幼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ucurbitamoschataDuch.(Duch.ExLam.)Duch.ExPoir.

采收和儲藏:秋後收集,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條達2-5m。常節部生根,密被白色剛毛。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8-19cm,被剛毛;葉片寬卵形或卵圓形,有5角或5淺裂,長12-25cm,寬20-30cm,先端尖,基部深心形,上面綠色,下面淡綠以,兩面均被剛毛和茸毛,邊緣有小而密的細齒。卷須稍粗壯,被毛3-5歧。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萼筒腫鐘形,長5-6mm,裂片條形,長10-15mm,被柔毛,上部擴大成葉狀,花冠黃色,鐘狀,長約8cm,5中裂,裂片邊緣反卷,雄蕊3,花絲腺體狀,長5-8mm,花室折曲;雌花單生,子房1賽馬,花柱短,柱頭3,膨大,先端2裂,果梗粗壯,有棱槽,長5-7cm,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瓠果形狀多樣,外面常有縱溝。種子多數,長卵形或長圓形,灰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味甘;淡;性溫

【歸經】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主小兒盤腸氣痛;驚風;感冒;風濕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或炒熱慰。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盤腸草相關圖片

盤腸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排錢草根  下一个:盤龍參>>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