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珊瑚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ShānHú

【來源】礬花科紅珊瑚屬Corallium動物紅珊瑚的石灰質骨骼。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鎮驚安神,明目。用於驚風,癲癇,角膜雲翳。

【用法用量】內服少量,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珊瑚《*辭典》

【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ShānHú

【來源】為磯花科動物桃色珊瑚等珊瑚蟲分泌骨胳。用網垂入海底以網采收。多取自制作工藝品的殘余碎塊作藥用。

【原形態】

水生群棲腔腸動物,群體呈樹枝狀。分枝擴展如扇,分歧甚細,其表面生有多數水媳體,稱為珊瑚蟲;蟲體呈半球狀,上有羽狀的觸手8條,觸手中央有口,蟲體能分泌石灰質而形成骨胳,即通常所稱的"珊瑚"。骨胳的表面紅色、瑩潤,中軸白色。質堅硬,很美觀。

著生於海底的巖礁上。各水媳體常以觸手捕食微生物或生物之殘片。營無性及有性生殖,而以營有性生殖者為多。

【生境分布】分布臺灣及南部沿海。主產福建、臺灣、廣東西沙群島等地。

【性狀】完整者如小樹。一般均已碎斷成短棒狀,長2~3厘米,直徑3~5毫米。有分枝或小突起,周圍有許多小孔,紅色,質堅硬如瓷,不易折斷。氣味均無。以內外皆紅、體重、堅脆而粗壯者為佳。

【化學成份】含碳酸鈣等。

【炮制】洗凈晾幹,研成細粉。

【性味】《唐本草》:"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去翳明目,安神鎮驚。治目生翳障,驚癇,吐衄。

①《唐本草》:"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

②《海藥本草》:"主消宿血、風癇等疾。"

③《日華子本草》:"鎮心,止驚,明目。"

④《綱目》:"點眼,去飛絲。"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2分。外用:研細末點眼。

【附方】

①治小兒眼有障翳:珊瑚,細研如粉。每點時,取如黍米大,納在翳上,日再點之。(《聖惠方》珊瑚散)

②去膚翳:珊瑚、貝子、真珠、琥珀、石蟹。為極細末,點入目中。(《本草經疏》)

③治心神昏冒,驚癇卒倒,或怔忡煩亂:大紅珊瑚、琥珀、真珠各一錢(研極細),人參、白術、當歸、膽星各三錢(共研末)。和珊瑚等末,每服一錢,燈心湯調下。(《方脈正宗》)

④治心肺郁熱,吐衄不止:大紅珊瑚,徐徐研極細如粉。每服二分,百合煮成糊,調服。(《彭氏家抄方》)

【摘錄】《*辭典》

珊瑚《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唐本草》。

1.《本草衍義》:珊瑚,有一等紅油色,有細縱紋,可愛;又一種如鉛丹色,無縱紋,為下。入藥用紅油色者。

2.《綱目》: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謂之珊瑚林。紅色者為上;亦有黑色者,不佳;碧色者亦良。昔人謂碧者為青瑯殲。

【拼音名】ShānHú

【英文名】Coral

【別名】大紅珊瑚、紅珊、火樹、紅珊瑚

【來源】

藥材基源:為紅珊瑚科動物紅珊瑚、日本紅珊瑚、巧紅珊瑚、皮滑紅珊瑚、瘦長紅珊瑚等多種紅珊瑚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oralliumrubrum(Linnaeus)2.Coralliumjaponicum3.Coralliumsecundum4.Coralliumkonojoi5.Coralliumelatius

采收和儲藏:垂網入海底采撈。除去雜質,洗凈。

【原形態】1.紅珊瑚,群體灌木狀分枝,最大群體高度約45cm,分枝不在一個面上,各個面上的分枝表面生有多數水螅體,即稱珊瑚蟲,其珊瑚萼呈半球形,疣狀,上有羽狀觸手8條,觸手中央有口,蟲體所分泌的石灰質形成的骨骼,即通稱為“珊瑚”。骨骼的表面和中軸均為殷紅色(或稱牛血紅色)。中軸硬,皮層薄,其皮層骨針呈對稱輻射狀多瘤突絞盤形,大小約6.6-10μm,為其鑒別特征。2.日本紅珊瑚,群體分枝擴展如扇,分歧較細,皮層有6-,7-,8--輻射突和十字形骨針。外表面為公牛鮮血紅色。3.巧紅珊瑚,群體分枝擴展在一個面上,最大高度可達75cm。正面的小枝瘦長而多。水螅體疣均勻分布,不呈叢狀(小枝頂端除外),皮上乳突密。皮層有雙茄形8-輻射突骨針。4.皮滑紅珊瑚,群體分枝擴展在一個面上。水螅體疣成群成叢。皮光滑,皮層無8-輻射突骨針。小枝末端厚。5.瘦長紅珊瑚,群體分枝擴展在一個面上。水螅體疣均勻分布,不成群。皮上有乳突,皮層無8-輻射突風針。小枝末端瘦長。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紅珊瑚一般均生長於深水區,不論在大西洋-地中海區系或印度-太平洋區系都產於深海。地中海的紅珊瑚幼體在5-60m深處經常能發現,成體一般均生長在60-300m深處。生境條件:要求硬底,無沈積物,水清,流急,低光照,低溫(8-20℃)。生長速度慢,成體每年夏季產卵,其浮浪幼蟲是負趨旋旋旋光性,從幼蟲附著後,生長12年開始性成熟,年生長率為0.5-2cm,平均壽命為75年。2.生長於太平洋區海域。水深100-400m範圍內是成體(指商業產品)生長豐富的區域,近年來新發現的紅珊瑚產地為水深1000-1500m。本種主產於日本海、小笠原群島、琉球群島、中途島。3.生境、分布與日本紅珊瑚相似。4.生境、分布與日本紅珊瑚相似。5.生境、分布與日本紅珊瑚相似。

資源分布:1.分布於地中海、波斯灣,古來從波斯等地進口至我國。2.我國分布於臺灣東部、北部海域,及澎湖列島和南沙群島的南威島等海域。3.生境、分布與日本紅珊瑚相似。4.生境、分布與日本紅珊瑚相似。5.生境、分布與日本紅珊瑚相似。

【性狀】性狀鑒別日本紅珊瑚呈斷碎的樹枝狀或短棒狀,長1-1.5cm,直徑2-6cm。表面紅色而油潤,部分呈黃色,具瓷樣光澤,並有明顯的細蜜蜂縱溝,有的可見散在的小突起和小孔。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中心部多呈黃色,粗大者呈空心筒狀,細小者平坦無孔。氣味均無。顯微鑒別生物顯微鏡下,粉末呈半透明的具棱角狀的顆粒,並可見少量的珊瑚蟲觸手殘段。偏光鏡下,可見顆粒狀及纖維狀日粒,並有薄片狀晶粒,其大小和排列方式不同,均為明顯的正或負突起,明顯的雙折射和高級白的幹涉色。

【化學成份】含碳酸鈣等。

【鑒別】理化鑒別(1)取粉末少許置載玻片上,滴加2mol/L鹽酸1滴,1mol/L硫酸1滴,在顯微鏡下觀察,有針狀、針簇狀或片狀結晶。(檢查碳酸鈣)(2)本品熱著分析,吸熱為165℃(寬),930℃(大);放熱335℃(小),20-200℃增重1%,200-940℃失重44.5%。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研成細粉,再水飛制成極細粉,幹燥。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去翳明目;安神鎮驚;斂瘡止血。主目生翳障;驚癇;吐衄;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3-0.6g。外用:適量,研細末點眼虞調敷。

【附方】①治小兒眼有障翳:珊瑚,細研如粉。每點時,取如黍米大,納在翳上,日再點之。(《聖惠方》珊瑚散)②去膚翳:珊瑚、貝子、真珠、琥珀、石蟹。為極細末,點入目中。(《本草經疏》)③治心神昏冒,驚癇卒倒,或怔忡煩亂:大紅珊瑚、琥珀、真珠各一錢(研極細),人參、白術、當歸、膽星各三錢(共研末)。和珊瑚等末,每服一錢,燈心湯調下。(《方脈正宗》)④治心肺郁熱,吐衄不止:大紅珊瑚,徐徐研極細如粉。每服二分,百合煮成糊,調服。(《彭氏家抄方》)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

2.《海藥本草》:主消宿血、風癇等疾。

3.《綱目》:點眼,去飛絲。

4.《日華子本草》:鎮心,止驚,明目。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珊瑚相關圖片

珊瑚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杉子  下一个:珊瑚草花>>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