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SuānBùLiū
【別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來源】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陰幹。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1.5米。莖從基部開始生出很多叉狀分枝,形成半圓形的叢狀。葉互生,線狀披針形或長圓形,長15厘米,寬3厘米,全緣,有微毛;有短柄或無柄;托葉鞘膜質,褐色,開裂,無毛。圓錐花序頂生,擴展;花小,白色或淡黃色。小堅果橢圓形,具3銳棱。種子橢圓形。
本植物的根(酸不溜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沙丘、溝谷、丘陵坡地;分布遼寧、吉林、內蒙古、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新鮮葉含異槲皮甙。
【性味】酸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消積,散癭,止瀉。治大小腸積熱,癭瘤,熱瀉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0.5~1錢。
【附方】治熱瀉腹痛:㈠酸不溜。研末。日服三次,每次一錢,開水沖服。㈡酸不溜五錢,麥冬、茜草各三錢。研末。每服一錢,日服三次,開水沖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摘錄】《*辭典》
酸不溜《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拼音名】SuānBùLiū
【別名】酸姜、酸木漿、酸漿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divaricatumL.
采收和儲藏:夏、秋間采收,晾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1.5m。莖從基部開始生出很多叉狀分枝,形成半圓形的叢狀。葉互生;有短柄或近於無柄;托葉鞘膜質,褐色,開裂,無毛;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5cm,寬達3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微有毛。花序圓錐狀頂生,擴展;花小,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黃色。瘦果橢圓形,具3銳棱。種子橢圓形,黃褐色,光澤,長於花被。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沙丘、溝谷、丘陵坡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等地。
【化學成份】叉分蓼全草含金絲桃甙(hyperoside),槲皮甙(quercitrin)[1],山柰酚(kaempferol),楊梅樹皮素(myricetin)[2],其地上部分含左旋表沒食子兒茶精沒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olgallate),左旋表茶精沒食子酸酯(epicatecholgallate)[3],右旋兒茶精(catechin),左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萹蓄甙(avicularin),金絲桃甙(hyperin),柳皮甙和蕓香甙(rutin)[4],氨基酸[5]。
【性味】酸;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軟堅散結。主濕熱腹瀉;痢疾;癭瘤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每次2-3g。
【附方】治熱瀉腹痛:一、酸不溜。研末。日服三次,每次一錢,開水沖服。二、酸不溜五錢,麥冬、茜草各三錢。研末。每服一錢,日服三次,開水沖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