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經》
【拼音名】ShíLónɡChú
【別名】龍須、草續斷、龍珠(《本經》),龍蒭、龍鬢、龍木、草毒、龍華,懸菟(《吳普本草》),龍須草、縉雲草(崔豹《古今註》),龍修(《山海經》郭璞註),懸莞、方賓(《別錄》),席草(《本經逢原》),草龍蒭(汪連仕《采藥書》),胡須草、野席草(《浙江民間草藥》)。
【來源】為燈心草科植物石龍芻的全草。夏、秋采集,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余,根莖橫走。莖圓筒狀,細長,下部有茶褐色鱗片狀葉,聚傘花序側生於莖的一面。由多數小花綴成,花淡綠色,具短柄;花被6,排列為2輪;雄蕊6;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3枚。蒴果,內含種子多數。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根莖(石龍芻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長於水田中及潮濕地區。分布廣西、浙江等地。
【化學成份】
石龍芻含水分7.14%、蠟及脂肪質2.63%、果膠1.52%、半纖維素13.54%、木質素17%、纖維素52.18%、灰分1%、戊聚糖13.4%。
綠色的莖含赭樸吩1.07%、葡萄糖3.04%、戊聚糖20.09%、甲基戊聚糖1.5%。
葉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性味】
苦,涼。
①《本經》:"味苦,微寒。"
②《吳普本草》:"雷公:苦,無毒。扁鵲:辛,無毒。"
③《別錄》:"微溫,無毒。"
④《浙江民間草藥》:"味酸,性寒。"
【歸經】《得配本草》:"入手少陰、太陰經氣分。"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
①《本經》:"主心腹邪氣,小便不利,淋閉,風濕。"
②《別錄》:"補內虛不足,痞滿,身無潤澤,出汗,除莖中熱痛。又主療蛔蟲及不消食。"
③汪連仕《采藥書》:"散風火,大理濕熱。"
④《浙江民間草藥》:"利水通淋,清熱安神。"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燒存性研末。
【附方】
①通淋:胡須草、木通各三錢,車前草、甘草各二錢。煎服。
②治小兒夜啼:石龍芻(幹草),燒灰塗乳上飼小兒。
③治牙痛:胡須草三錢,煎服。(選方出《浙江民間草藥》)似龍須,但多節,似以為二物者非矣。"
【摘錄】《*辭典》
石龍芻《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1.《本經》。
2.《別錄》:石龍芻,九節多珠者良,生梁州山谷濕地。五月、七月采莖暴幹。
3.《綱目》:《本經》明言龍芻一名龍須,而陶弘景言龍芻似龍須,但多節,似以為二物者非矣。
【拼音名】ShíLónɡChú
【英文名】pithofCommonRush
【別名】龍須、草續斷、龍珠、龍鬢、龍木、草毒、龍華、懸菟、龍須草、縉雲草、龍修、懸莞、方賓、席草、草龍zou、胡須草、野席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燈心草科植物野燈心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JuncussetchuensisBuchen.[J.setchuensisBuchen.var.effusoidesBuche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去根,雜質,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石龍芻,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莖多短縮,須根較堅硬。莖細弱,直徑0.8-1.5mm,灰綠色,有縱條紋。葉多基生;葉鞘紅褐色至棕褐色,長2-5cm,上部有膜質邊緣;葉片退化為芒刺狀。花序假側生,聚傘花序,多花或僅有數朵;與莖貫連的苞片直或彎曲,長10-15cm;花被片6,卵狀披針形,長2-3mm,淡綠色,近等長,邊緣膜質,排列為2輪;雄蕊3,短於花被;子房上位,花柱極短,柱頭3。蒴果近球形,成熟時棕褐我,直徑約2mm,由於子房內隔膜發育不完全,故為1室。種子偏斜倒卵形,長約0.5mm。花、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溝、道旁的淺水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及陜西、、四川、雲南等地。
【栽培】生物學特性適應性較強,可利用溪溝邊、塘邊水淺處和低窪地的潮濕處栽培。栽培技術用分株繁殖法。四川地區在12月或1月栽種。耕翻土地,施土雜肥。先將老蔸挖起,分成小蔸,按行、株距各約30cm栽種。田間管理每年在3、5月各除草1次,除草後,各施人畜糞水1次。至9-10月收獲後,再除草1次,施以土雜肥過冬,並保持濕潤或淺水。
【性狀】性狀鑒別莖細長圓柱形,長30-50cm,直徑1-1.6mm,上部漸細尖,基部稍粗,表面淡黃綠色,光滑,具細縱直紋理。質堅韌,斷面黃白色,中央有髓,白色而疏松。莖上部無葉,側生淡紫色花序或果穗,基部葉鞘紅褐色至棕褐色。氣微,味淡。以身幹、細勻、色綠者為佳。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下皮纖維位於棱角處,非木化或微木化。維管束有限外韌型,有維管束鞘纖維;木質部呈“V”字形。髓部大,薄壁細胞5-7分枝,相邊成網狀,細胞間隙大。
【性味】苦;涼
【歸經】心;小腸經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泄熱;安神;涼血止血。主熱淋;腎炎水腫;心熱煩躁;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咽痛;齒痛;目赤腫痛;衄血;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內服:9-15g;煎服;或燒存性研末。
【註意】《飲片新參》:“溲多者勿用。”
【各家論述】
1.《本經》:主心腹邪氣,小便不利,淋閉,風濕。
2.《別錄》:補內虛不足,痞滿,身無潤澤,出汗,除莖中熱痛。又主療蛔蟲及不消食。
3.汪連仕《采藥書》:散風火,大理濕熱。
4.《浙江民間草藥》:利水通淋,清熱安神。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